槐米速溶茶的研制

时间:2022-06-26 01:07:58

摘 要:以槐米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槐米速溶茶的加工工艺,具体对槐米速溶茶的最佳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感官评定试验及因子对比法可知,取槐米浸膏25 g、红茶粉2 g、葡萄糖150 g混合均匀、制粒、烘干。可得到口感甘醇、风味独特的槐米速溶茶。

关键词:槐米 速溶茶 茶品

中图分类号:TS2;S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50-02

槐米广义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干燥后称为“槐米”,可药用也可食用[1-2],符合现代人的养生需求。槐米为常用中药,味苦,微寒,含有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8种氨基酸,其有效成分有抗癌防癌、抗血小板聚集、镇痛、抗菌、抗病毒等多种活性,对改善心肌循环、清热解毒、降血脂、软化血管有良好的防治作用[3]。

1 材料与设备

材料:槐米(购于重庆市中药材市场)、葡萄糖粉剂、红茶粉。

仪器与设备:恒温水浴锅、蒸发皿、鼓风干燥机、筛网、封口机等。

2 工艺流程

槐米―清洗―浸泡―浸提―静置―过滤―浓缩―调配―制粒―干燥一冷却一检验一包装。

3 操作要点

3.1 挑选

挑选花蕾足状,花冠色黄自、整齐,没有硬枝及其他杂质的优质槐米。

3.2 清洗

将槐米投入足量自来水中充分搅拌,待槐米静止并漂浮在水面上,将上层槐米与下层杂质分开捞出。

3.3 浸泡

将清洗干净的槐米加入定量的水中,浸泡30 min。

3.4 浸提

将水煮沸之后,温度控制在80 ℃,继续浸提。浸提时间为4 h(槐米500 g)。连续浸提3次,最后两次浸提时间分别为3 h和2.5 h。

3.5 静置、过滤

静置2 h后过滤溶液。

3.6 浓缩

浓缩过滤后的溶液,制得槐米浸膏。

3.7 制粒

将槐米浸膏、葡萄糖粉剂、红茶粉混合均匀,制粒。

3.8 干燥

50 ℃下鼓风干燥5 h。

3.9 冷却、检验、包装

室温下自然冷却,过筛去除结块产品。将合格产品密封分袋包装。

4 结果与讨论

4.1 槐米速溶茶配方的确定

为使速溶茶口感更好,适合人们饮用,添加红茶粉、葡萄糖,并与槐米浸膏充分混合。以感官评分为标准,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邀请实验室15位同事对其进行品尝、评价并打分。确定了槐米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三因素对速溶茶口感影响次序为A>B>C,即槐米浸膏添加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红茶粉添加量和葡萄糖添加量。最佳组合为A3B1C3。因素水平表见表1、正交结果评价见表2。

4.2 感观指标评定结果

从溶解速度、色泽、香味、滋味及杂质有无等方面对槐米速溶茶进行感官指标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

4.3 理化指标测定

水分低于6%、蛋白质高于3%。

4.4 微生物指标测定

根据GB4789.2―1994检测产品中细菌总数:根据GB4789.3―1994检测产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结果:未检出大肠杆菌;细菌总数≤100 CFU/mL,符合国家标准。

5 结语

该试验通过采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试验对以槐米为原料,制作槐米速溶茶的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槐米速溶茶配方进行优化以确保得到口感更好的茶品。试验结果表明,槐米浸膏25 g,红茶粉2 g,葡萄糖150 g,可制得口感甘醇,风味独特的一款茶品。

参考文献

[1] 马国刚,王建中.槐米芦丁提取技术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6):5-8.

[2] 李兴泰,姜波,王艳颖.槐米、芦丁清除超氧阴离子及保护线粒体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7,24(6):66-68.

[3] 谭长征.发酵型槐米低糖酸奶工艺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6,33(1):37-38.

上一篇:科研能力培养在临床医生成长中的作用与地位 下一篇:日本高职院校的技术伦理教育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