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三自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时间:2022-06-25 11:48:55

例谈“三自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三自式”学习,可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宽度,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引导,能给予学生“三自式”学习以有力支持,对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二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5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单凭课堂学习难以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学力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拓宽学习宽度,利用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等形式,提升自身的学力。“三二六教学模式”推崇的“三自式”学习“教师课前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预习、课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后督促学生展开自主训练”,可以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质。

一、课前自主预习,教师适度介入引导

数学课堂预习非常必要。通过自主预习,学生不仅熟悉了学习内容,拉近了与新知识的距离,还能够搜集相关信息材料,为课堂学习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在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适度介入,其介入方式需要根据预习内容实际进行选择。

例如,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因为学生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有一定认知基础,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预习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各种图示,看懂各种图解;实际操作“试一试”“练一练”,总结学习发现;搜集生活中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相关的案例,整理后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在课堂展示前,教师先让学生对照教材解读相关图示,有学生解读:帆船向右平移9个格,主要是看帆船的某一个部位,如船头或船尾;观察金鱼时也是这样,可以看金鱼的头、尾等,数一数会发现金鱼的每一个部位都向右移动了7个格。在展示环节,学生列举了汽车、轮船、飞机、云彩、时钟、电扇、地板等多种涉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应用案例。

从课堂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预习时应有明确的方向性,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预习活动,其学习效果是显著的。

二、课中自主探究,注重合作互动推进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始终。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互动学习,让学生在自主讨论、探索、归纳、整合等活动中,总结学习规律,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用计算器计算”的内容很简单,学生很快就可以掌握操作方法。为了提升学生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教师可以设计小组竞赛活动:学习小组间展开对抗赛,小组全员参与,以用时少、正确率高为胜。竞赛内容由教师当场公布,涉及加减乘除的算法。任务给出之后,各个小组迅速展开准备工作,小组成员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小组长辅导操作较差的学生。

计算器应用方法很简单,但要达到熟练应用还是比较困难的。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目的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熟悉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属性。

三、课后自主训练,关注数学实践应用

自主性训练是学生课后展开的学习活动,大多以家庭作业形式介入。学生自主训练要体现自主性,教师应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形成学习认知。教师可以给出方向性的引导,包括数学实践活动、学结、社会调查、生活案例列举、数学信息搜集等,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后,教师给出课后学习任务:根据课堂学习掌握的认知,自行设计一份检测题,要求所有题例都出自生活实践应用,不得抄袭、复制、参考其他训练题型。学生课后搜集相关信息,并根据课堂学习认知编制检测题。课堂展示时,教师随意抽出一份检测题,展示到大屏幕上,先推敲其生活应用的真实性,然后选取检测的题目对学生展开学习巩固检测。

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检测题,而且规定不得抄袭和参考,这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学生要深入到生活中,搜集相关信息和材料,然后结合课堂学习认知展开题型设计。这个设计本身就是数学生活应用的理论性总结,带有自主训练色彩,对塑造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缺少敏感性,教常常布置这样的自主训练任务,给学生提供实践感知体验的机会,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认知的成长创造条件。

“三自式”的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凸显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教师适度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相应帮助和引导,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之中。

(责编 李琪琦)

上一篇:体验新加坡零耗能酒店 下一篇:几何直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