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和婴儿沟通

时间:2022-06-25 08:58:31

用音乐和婴儿沟通

很多新手爸爸在面对小婴儿时,都感到困惑:我该如何和这个小家伙交流、沟通呢?他好像什么也听不懂耶!别着急,选择抱着他一起听听音乐吧!不久你就会发现,只要晚上他躺在你的臂弯里听到熟悉的音乐声时,就会停止一切哭闹和烦躁的情绪,世界一下子变得美好了。

如何选择音乐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通过节拍、旋律、音色、和声、调式、音响等诸种因素,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音乐是一个互相推进,彼此协调的运动过程。在音乐的混响中,旋律始终处于最外层,它最先被人的听觉所接受。所以,要选择旋律优美和明晰的音乐,这类音乐能很快引起婴儿的注意。

情绪幽静、旋律清淡、节拍徐缓

推荐曲目:班得瑞的《初雪》《梦中的雪》

《初雪》为纯电钢乐曲,节奏清雅、节拍在每分钟70左右,这与人的心跳大致相吻合,让人感觉安宁、舒适。

《梦中的雪》情调与初雪相近,所不同的是这首乐曲的第一遍为钢琴,第二遍为双簧管,色彩对比造就了乐曲更加生动。双簧管在乐队中属于木管乐器,音色嘶哑,最擅长描写宁静的清晨和优美的湖面等景致,自然也能给小婴儿带来非常美好的听觉感受。

节拍较欢快

推荐曲目: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G大调小步舞曲》这首乐曲属于宫廷音乐。小步舞曲原为欧洲上流社会跳舞时伴奏的一种音乐,乐曲高贵典雅。欣赏这样的乐曲时,完全可以抱着宝宝一起起舞。并不需要多么纯熟的舞步,只要能让小家伙感受到节奏和动作的和谐一致就非常美妙了。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乐曲原是麦当娜为电影《贝隆夫人》演唱的一首主题歌曲,后经过改编成为了钢琴与乐队不同的演奏版本,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也曾演奏过这首乐曲。音乐采用4/4节拍,左手伴奏音型清淡,右手旋律雅致,极富歌唱性。很多孩子听的时候会跟着发出咿呀声。

儿歌声乐作品

这类歌曲除了旋律简洁,曲调明快以外,还可以让婴儿听到一种与自己一样的声音,感受到人声的真切和实在。推荐曲目:《小兔子乖乖》《花园里的洋娃娃》《小蝌蚪找妈妈》

选择什么时候一起听

和小家伙一起听音乐的时间得当,他会高兴、平静;时间不恰当,他不仅不买账,说不定还会号啕大哭。

吃饱喝足

最好在小家伙吃了奶,小屁屁也很干爽的情况下听。其实成人也会如此,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想方设法填补精神上的空缺了。有时候妈妈会发愁:怎么宝宝的吃喝拉撒睡都被满足了之后,还是哭闹呢?嗯,那也许是他真的正有点无聊,需要老爸来抱他听音乐会呢!这个时候,轻慢的音乐能使婴儿的精神得到放松,再伴随着爸爸温暖怀抱的摇曳、晃动,他会很快进入梦乡。

其实,所谓摇篮曲,就是这样来的。舒伯特、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都是为襁褓中的婴儿所写,说明音乐确实有能使小婴儿安静下来的作用。

刚刚醒来

婴儿从蒙眬中醒来,大脑和身体都处在飘飘然中,此时播放音乐会让他的心率和精神浸润在美妙的乐音之中,愉悦地清醒。但一定要选择柔和、节奏不快的曲目,音响也要加以控制,声音的位置应该离孩子的耳朵远点,最好在房间内形成环绕感,不要让孩子感到声音刺耳和来得突兀。习惯了一醒来就听见音乐的孩子,就不会再用哭声表达依恋,他会舒展自己的身体,东看看西看看,把部分的注意力分散在音乐上,有更好的探索性。

观察宝宝的反应

每个孩子对音乐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也许你喜欢的乐曲他不喜欢;也许一首无意中播放的乐曲却让他狂喜。可是,可怜的小家伙还不能自如地表达自己想再听一遍的需求,需要爸爸悉心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动作,才能找到他喜欢的乐曲,共享美好的音乐时光。来看看小家伙听到自己喜欢的乐曲时会是什么样子。

表情

两眼发光,面部略带悦色。眉毛自然弯曲,嘴巴微微张开,舌头自然放松,口中充满口水,偶尔还能听见咿咿呀呀的话语声,口水也不时从口中溢出。

动作

双腿朝上蹬,两拳紧握在空中,并伴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摆动。

音乐是人生情绪的一种调节剂,在婴儿期就已经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了。所以,新手爸爸不妨选择用音乐的方式,让小婴儿感受到父亲的爱,和父亲做更深层次的感情链接。也可以学会使用音乐来帮小家伙平稳情绪,帮他打发无聊的时光。

上一篇:辽宁省重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在培养大学生“终... 下一篇:幼儿园,一面用资源,一面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