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情故事”里走来的艾丽.麦古奥

时间:2022-06-25 08:10:24

从“爱情故事”里走来的艾丽.麦古奥

电影《爱情故事》令她尝到了成功与喜悦,但真实的爱情更浪漫,更疯狂,也伴随着激情与痛苦。

年轻观众对艾丽・麦古奥的名字可能感到陌生。她今年72岁了,成名作是《再见,哥伦布》,根据大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作品改编,得过奥斯卡提名。但真正令艾丽・麦古奥这个名字广为公众所知的,恐怕是另一部影片――《爱情故事》。熟悉老译制片的中国观众都记得它,情节催人泪下,主题歌更是脍炙人口。片中有句经典对白:爱就意味着不用说抱歉,还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经典对白的第13名。

自1997年之后,艾丽・麦古奥逐渐淡出银幕,只偶尔在慈善活动上露面。不过最近,她又重新受到关注。2010年3月,美国《名利场》杂志登载了一篇长文,讲述她与好莱坞两个传奇人物罗伯特・埃文斯和史蒂夫・麦奎因的爱情和婚姻。与电影相比,艾丽・麦古奥真实的爱情更浪漫,也更疯狂,可说是激情与痛苦的结合体。

时尚偶像

很多人把《爱情故事》中自信独立的詹妮佛视为艾丽的化身,这倒是事实,她演过的所有角色,只有詹妮佛最接近她的本色。詹妮佛是个音乐系的高材生,举手投足都有一种艺术气质。对艾丽来说,这个角色当然能愉快胜任。因为她在大学主修艺术史,而且念的还是名校:卫斯理女子学院,和宋美龄、希拉里・克林顿是校友。

大学毕业后,她在纽约找到了一份“学以致用”的差事:在《时尚芭莎》杂志做著名时装编辑戴安娜・维兰德的助理,周薪54美元。半年后,时尚摄影师梅尔文看到维兰德“有个这么漂亮能干的助理,还长了一双”,马上高薪把她挖走了。他对《名利场》的记者说:“我不知道艾丽从哪儿学来的工作信条。她每天8点上班,而我半夜1点回到办公室,她居然还在工作。”

艾丽的办事能力尤其让他记忆犹新。有一次,他要拍一组照片,背景是废弃的火车。当时租一节车厢的费用是9万美元。于是艾丽穿上一条紫色的迷你裙,到公司跟老板软磨硬泡,硬是以1.6万美元的价格租下了车厢。

艾丽跟着梅尔文干了6年,从助理到模特。在时尚圈的这些年,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品味。她那种率性的中分直发、深色肌肤和不羁的衣裙形象随着《爱情故事》的成功深入人心,她所创造的随性外表成了美国年轻人自由精神的象征。这种风格,既体现了女孩的细腻敏感,又凸现了女人独有的妩媚性感。这是过去几十年中最值得纪念的一种潮流,她无疑是开创这种潮流的先驱。

活在爱情故事中

1967年,艾丽离开纽约的时尚圈到了好莱坞。1969年是她事业走向成功的幸运年,她拍了浪漫喜剧《再见,哥伦布》,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她也得到金球奖最佳新人奖的鼓励。更重要的是,她引起了罗伯特・埃文斯的注意。

埃文斯当时是派拉蒙电影公司的副总裁,掌管制片业务,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此人结过七次婚,跟很多名人都有来往,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还跟黑社会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是演员出身,最著名的角色是《太阳照常升起》里的斗牛士佩德罗・罗梅洛。1966年他被任命为派拉蒙副总裁,他把该公司从奄奄一息的困境中拯救出来,成为好莱坞制片公司的老大。他直接或间接监制出品的影片达200多部,其中知名的有《爱情故事》《魔鬼怪婴》《唐人街》《棉花俱乐部》《教父》系列等。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过两人相识的时候,埃文斯已经是呼风唤雨的人物确是真的。他听说艾丽看中了一个哈佛大学教拉丁文学的教授写的剧本,讲两个年轻人相爱的故事。艾丽至死不渝地相信这个故事蕴藏着永恒的意义。但当时最卖座的是新好莱坞片,像《邦妮与克莱德》《毕业生》《逍遥骑士》《午夜牛郎》,没人认为爱情片会有市场。“看过的人都说这故事很乏味,很滥情”,埃文斯回忆。但爱情会让人变傻。自从见到艾丽之后,埃文斯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不但同意买下剧本,还成功说服她放弃旅行计划,到他的贝弗利山豪宅度周末。那是一幢被树木和玫瑰花墙环绕的梦幻庄园。埃文斯为艾丽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蓝图:他要请好莱坞最有名的男演员和她搭戏,为她物色最好的角色,让她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埃文斯没有食言,几乎找遍了当时所有的男明星,迈克尔・道格拉斯、迈克尔・约克、彼得・方达、杰夫・布里奇斯、乔恩・沃伊特……邀请他们出演《爱情故事》男主角,并提议给10%的票房分红,可都遭到拒绝。最终,雷恩・奥尼尔得到了这个角色。

1969年10月24日,艾丽没能抵挡住埃文斯用梦想和狂热发起的爱情攻势,《爱情故事》还未开拍,她就成了埃文斯太太。两天之后,她同摄制组一起飞往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开始在哈佛大学校园拍摄主要外景。

电影于1970年圣诞节正式上映,爱情的火苗传遍了美国各个城市。谁都没有想到,这部成本仅有200万美元、遭到好莱坞所有制片公司拒拍的“次品”,却唤醒了大众沉睡的情感,而且还改变了整个业界的制作理念。一种被遗忘的类型重新回到公众眼中。影片票房创下历史新高,艾丽登上了1971年首期《时代周刊》的封面。当年的奥斯卡奖,《爱情故事》获得7项提名,包括男女主角和最佳影片。艾丽则捧得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

逃不出爱的困惑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艾丽・麦古奥,那么,她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1972年,电影《亡命大煞星》正在筹备。当时美国片酬最高的男演员史蒂夫・麦奎因出演男主角,而他指定要“《爱情故事》里的那个女孩”出演女主角。一开始,艾丽并不想接这个片子,因为她不想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分开。丈夫埃文斯鼓励她接拍该片,认为这个角色可以拓宽她的戏路。

不久,史蒂夫到埃文斯家做客,讨论影片的前期筹备。“这听起来有点陈词滥调,但是我记得我当时坐在放映室,看见了史蒂夫那双不可思议的蓝眼睛,我被电到了。太可怕了。”史蒂夫离开后,艾丽给她的前老板梅尔文打了个电话:“我遇到麻烦了。”

与出生于艺术家庭的艾丽相比,史蒂夫・麦奎因的人生有着很多问题。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酗酒,常常把少年时的史蒂夫留在亲戚家后就消失了。银幕上的史蒂夫是孤胆英雄,私底下却是一个“坏男孩”――他加入黑社会,扒火车,作赌博经纪人的助理。当然,他还是一个赛车手。

拍摄的3个月时间里,艾丽和史蒂夫疯狂地爱恋着对方。因为爱情的滋润,艾丽在电影中美到让人惊叹,史蒂夫的演出亦是激情四溢。拍摄结束后,两人已经难舍难分。这段恋情没多久就成了全美国公开的秘密。埃文斯后来承认,因忙于制作《教父》,他冷落了娇妻,连儿子出生他都没能陪在妻子身边。又不顾艾丽反对,接下了《亡命大煞星》,落得如此结局,也是命中注定。1972年,艾丽与埃文斯离了婚,一年之后,与史蒂夫结婚。

从1973年到1978年,艾丽再次被爱情淹没,正在事业巅峰的她完全离开了银幕,做起了全职太太。因为史蒂夫性格孤僻,不喜欢抛头露面,她甚至很少出席社交活动。然而,无论爱情发生时是如何的电闪雷鸣,个性的差异使两个人终是无法携手走完全部人生。艾丽始终是受过卫斯理精英教育的天之娇女,而史蒂夫是“飞车党”兼小混混出身。“那段婚姻从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它与其说是一段婚姻,不如说是人生中一段甜蜜的插曲。”无法再忍受丈夫每天抱着一罐又一罐啤酒的生活,1978年,他们签署了离婚协议。

两年后,史蒂夫・麦奎因死于肺癌。据他生前好友说,艾丽是史蒂夫一生的挚爱,他爱她超过了任何人。离婚以后,艾丽一直过着独身生活。同时,她和前夫埃文斯的关系维持得相当融洽,两人仍经常一起出席各种活动。

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艾丽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美女,把她的照片摆在同时期金发红唇的明星中间,她的麦色皮肤和黑色长发显得格外突兀。但也正是她与众不同的长相,给了她更值得品味的异域风情。“我从不觉得自己美,只是比较有自己的风格罢了。”艾丽如是评说自己。《名利场》杂志给她的评价则是“聪慧慷慨、充满能量、性感迷人”,这也许能说明为什么在美国,举国上下都爱这个从《爱情故事》里走出的女孩。

上一篇:影视批评须挣脱“四不得”锁链 /新《三国》偏... 下一篇:高希希:《三国》“整容不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