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呼唤导课的艺术性

时间:2022-06-25 02:00:35

新教材呼唤导课的艺术性

[摘要]“以人为本”是贯穿新教材的一根“红线”。因此,任课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不能象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而应当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课堂教学方式要由过去的“教学”转变为“导学”。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万事开头难”,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关键词]教案导课

新课程改革实施了一年多了,我今年刚上新课程,我感觉到新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不是象以前的思想政治教材那样主要讲空泛的政治理论和概念,规定学生必须怎样做,新教材充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为了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以人为本”是贯穿新教材的一根“红线”。因此,任课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不能象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而应当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课堂教学方式要由过去的“教学”转变为“导学”。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万事开头难”,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我在教《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课时,设计了两个片段新版《家有儿女》,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深入生活情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导入新课成功地进行了铺垫和引路。用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而导入新课,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如下:

[导入新课]

(课前小调查):你最近在看哪些电视剧?(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家有儿女》。)师:现在,好几个频道都在热播《家有儿女》,今天这堂课,我们要把这部戏搬进课堂,来演一集最新版的《家有儿女》。

[学习新课]

第一步: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读剧本、选角色,做表演的准备(10分钟)。学生表演可以根据剧本进行发挥,但不能脱离主题。

第二步:找两个小组的代表来演绎两段隋景。

第三步: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表演内容进行问题探究,自主得出结论。

附:情景一

人物:妈妈――刘梅

儿子――刘星;地点:客厅内

妈妈(提者满满两大袋东西,累得大汗淋漓,推门进来):刘星,快出来接东西!可累死我了!

儿子(快步跑出卧室,接过妈妈的袋子):呵,真沉呢!超市东西不要钱了?您这么可着劲儿的往家买!

妈妈(喝了口水后,坐在沙发上):哪是不要钱?那价格涨得比商场的电梯还快呢!

儿子:涨价还买那么多东西?咱家中大奖了?

妈妈:就异想天开吧你。你看,这鸡蛋、大米、牛肉、白糖价格虽然都在涨,可也总得买呀,总不能把脖子扎起来吧。

儿子(噘着嘴):妈,告诉你买点儿猪肉回来做红烧肉,你怎么买成了牛肉?我不喜欢吃牛肉。

妈妈:你就别提这猪肉了。那价格涨得都快赶上火箭了!你就将就着吃点儿牛肉吧,现在买牛肉的人也增多了。说不定过几天牛肉价格也要涨起来了,那就连牛肉也吃不起了!

儿子:所有商品都涨价了,这商场还不得发大财了?

妈妈:也不是都涨价,空调、彩电就在降价。特别是大屏等离子彩电一降一两千块,但还是很少有人买。

儿子:这还真有点儿奇怪。

探究问题: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一般来说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有什么影响?

2、妈妈为什么说“鸡蛋、大米、牛肉、白糖价格虽然都在涨,可也总得买呀”?这说明了什么?

3、大屏等离子彩电一降一两千块,为什么销售仍不火爆?

4、为什么猪肉价格一涨买牛肉的人会增多?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5、结合刘星母子的对话,你能综合分析价格变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吗?

情景二

人物:爸爸――夏东海 邻居――老王(某中型空调生产企业总经理) 地点:小区花园

爸爸:嗨,老王!早起晨练呢。几天不见,这白头发怎么见长了?

老王:(用周华健《最近比较烦》的曲调)最近比较烦,比较烦,生产的空调一再降价,可销量还在原地打转!

爸爸:光烦也没用,得想想办法啊。这几年,空调生产规模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不降价才怪!对了,我有个朋友是搞经济学研究的,要不哪天你有空我约他出来你们聊聊?

老王:那太谢谢你了。还是你们文化人好,在事业单位,工资稳定,少犯愁呢。

爸爸:谁家都有愁事啊。我正发愁买车的事呢,刚打算买辆车,这油价就蹭蹭地涨。可工资没有油价涨得快啊。想来想去,只好先不买了。

老王:不买车也好,节能又环保,还能为奥运作贡献呢!

探究问题:1、为什么油价涨了,爸爸就放弃买车的计划了?这说明了什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2、假如你就是爸爸那位搞经济学研究的朋友,你能为老王想出哪些好办法?

3、你能综合分析一下价格变动对生产有哪些影响吗?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下一篇:《缝制猫头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