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脾气的捋顺法

时间:2022-06-25 11:40:44

谁都喜欢乖巧听话的宝宝,但你就偏偏遇到倔强的宝宝,该怎么办?

“犟头犟脑”的宝宝虽然使人感到不耐烦,但一般来说心理的发展较正常,而且更有可能成为自信和有作为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犟”孩子长大后就一定有出息。但犟孩子较其他孩子更需要正确的教育引导。

第1招:因势利导

镜头1:宝宝在拆卸玩具,爸爸看见了大声批评:“不许拆!好好的玩具都弄坏了。”宝宝不听,继续敲敲打打,玩得不亦乐乎。爸爸气呼呼地出手打了一巴掌,宝宝号啕大哭。

宝宝年龄小,生理、心理正在迅速发展,可塑性大。所以,“犟劲”中不足的一面是可以改变的。

当宝宝的犟脾气上来时,你先冷静地分析他是属于无理取闹还是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是宝宝爱玩,好探究的行动未得到满足,就该因势利导,给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恰当的鼓励。拆卸玩具是宝宝动手探究的过程,你大可不必发火,而应感动于宝宝探究的这股“犟”劲。

你这时的工作是教宝宝一些维修和装配的技能技巧,和他一起玩,让他在自己的敲敲打打中学到知识,同时要让他知道拆毁了玩具,他将失去的事实,接受教育。

第2招:积极暗示

镜头2:宝宝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吃饭时间到了,妈妈说:“来吃饭了。”宝宝没有回应。妈妈一把将宝宝手里的玩具拿掉。宝宝又哭又闹,非要拿回玩具不可。当宝宝正在做一件有趣的事情,你让他马上中断活动去做另一件事,他总是很不情愿的,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

因此,你最好提前几分钟提醒他:“乖,一会儿该吃饭了,吃完饭再玩吧。”在这句话里,“乖”给了宝宝积极暗示,他觉得自己就是乖孩子,犟劲自然减小了。接下来你说明该做什么事,并补充“如果你还没有玩尽兴,吃完饭还可以继续玩”这些言语,给宝宝的行动以正确的导向,充分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

在持之以恒的耐心教育和有策略的积极暗示下,宝宝的犟劲会越来越小。这就是通常所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并不真正清楚宝宝的某种行为用意是善的还是恶的,但宁愿从积极的一面去相信他是有潜能的,相信他是好孩子。这种相信会无意识地影响和改变你对待宝宝的方式,而你的期望最终通过你的行为方式改变成为了现实。

第3招:冷处理法

镜头3:一家三口逛着商场,宝宝看中一件价格很贵的玩具,而这种类型的玩具家中已经有了。父母不同意买,宝宝赖在那儿不走,边哭边嚷嚷:“我偏要买!”

宝宝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达到目的,对于这种无理取闹,你既不要一个劲地哄劝,也不要大光其火、大打出手。“冷处理”的方法最可取,暂时不理他,你装着若无其事地走开。宝宝哭闹时无人理睬,自己就会觉得无趣而渐渐停止哭闹,要知道,宝宝的坏脾气就不会持续太久的。

“冷处理”不是完全不管不问。当宝宝的情绪平静下来后,你要耐心严肃地讲道理,使他明白无理要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并与他共同制订规则,让他分清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而违反规则将会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遵守规则将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这种方法不仅对孩提时代的教育有意义,而且能使他从小学会反省过失,认识错误,在激烈的矛盾面前找到发泄情感与控制行为的正确方法,这种能力的获得将使宝宝终身受益。

第4招:转移注意

镜头4:宝宝要吃路边的烤羊肉串,妈妈不同意买,宝宝大发脾气。

宝宝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完全可以用转移注意法使他的倔强兴奋点移开。

利用身旁发生的事去分散他的注意,如:我们就要过马路了,看看两边有车吗?前面的小女孩穿的衣服真漂亮!她过马路时拉着妈妈的手;有车过来了,“轰隆轰隆”声音真响,我们该怎么走?因为你的滔滔不绝,宝宝倔强的兴奋点得以淡化,不愉快的情绪被转移了。

第5招:说服沟通

在教育犟脾气宝宝的过程中,用言语说服他改变态度是更常用的方法。

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看,通常犟宝宝的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你要善于观察和利用宝宝身上的“闪光点”,对他好的方面及时表扬鼓励,让他形成独立的性格,自信自强的气质、坚强的毅力等。对宝宝一些不合理的“犟”脾气,要耐心地说服教育,让他明白一味任性的后果及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要教给宝宝遇事的处理方法,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用他所了解的英雄人物与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使宝宝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受到积极的刺激,诱导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认识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宝宝会渐渐改掉“犟”脾气的。

犟宝宝难教,但只要你了解宝宝的特点,讲究教育方法,是可以使宝宝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成为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

上一篇:亲子关系培优策略 下一篇:宝宝要不要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