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族民间文化优势 促进宜昌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时间:2022-06-25 10:21:44

发挥民族民间文化优势 促进宜昌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摘要]:作者在对宜昌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宜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促进宜昌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本文是2013年宜昌市政协组织召开的专题协商会议上的发言稿,代表民进宜昌市委会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宜昌文化事业

中图分类号:K892.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文化事业涵盖文化领域内的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公益性和公众性。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决定了文化事业单位或机构以获得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文化事业的公众性决定了文化事业单位或机构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而非公民个体的多样性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

民族民间文化是根植于某个地区而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地域文化的灵魂所在。民族民间文化是在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长期形成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具有广泛深远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文化的生命活力。

由此可见,文化事业发展与民族民间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关键节点在于群众文化需求和群众文化基础。宜昌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绚丽多姿、丰富多采的宜昌民族民间文化。如何发挥民族民间文化优势,促进宜昌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是宜昌在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进程中必须深思和研讨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宜昌市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宜昌市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简要概括如下:

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主体,文化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投入。文艺精品和大型文化活动影响较大,但在群众中渗透不够。文化人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缺少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种类数量不够,而闲置现象突出。群众性文化需求增长迅速,尤其是广场文化活动异常火爆。民间资本开始悄然投资文化事业项目,但普遍面临各种困难。正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正在探索文化机制运行规律。

宜昌市文化事业发展面临如下两大矛盾:

1.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投入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是免费或很少收费的,具有公益性。随着宜昌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突出显现,仅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效率不高、闲置现象严重,说明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往往与群众的文化需求不相匹配,不能突出的表现其公众性的特点。

解决上述矛盾,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事业;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始终坚持群众至上、服务为本。这就要求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转变职能,由公共文化服务的包办者和提供者转变成为主导者和购买者;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贴近公众的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参与者。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投入、公众参与、协力发展的新格局。

2.民间资本的逐利本性与文化事业的公益属性之间的矛盾。

根据经济学原理,资本总是具有逐利本性的,民间资本对任何产业的投入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盈利预期。而文化事业不能象文化产业那样通过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而获得较大的盈利空间,这对于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制约。

解决上述矛盾,一方面,政府要出台政策,通过互惠互补的形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以各种方式投资文化事业;另一方面,企业要提高认识,要把投资文化事业上升到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增强发展后劲的层面去考量。

二、宜昌市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宜昌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源远流长,是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融地,是巴楚文化的摇篮,其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种类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宜昌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奠定了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

2002年,宜昌全面启动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工程。2003年10月,宜昌作为唯一的地级市与云南、浙江一起被列入全国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三个综合性试点单位。2009年10月,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今为止,宜昌入选部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分别有18个、38个、64个。获得部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民间艺人分别有10人、93人、314人。

2007年宜昌市文化局荣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单位”。全市有4个县(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4个县(乡)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个县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十年来,宜昌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清楚的看到,正是由于宜昌地形复杂,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局部地区受现代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才使得宜昌的民族民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存。但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文化观念受到影响,宜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正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表现如下。

1.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社会环境是民族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总是制约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观念,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宜昌民族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快的经历着深刻变化,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正在被新的文化元素取代。这既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又是令人感到非常遗憾和婉惜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只有区分民族民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从两个方面分别去考虑,才能使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得以传承。一方面,文化总是不断发展的,文化的发展也总是有继承性的,能够被继承下来的文化一定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它始终根植于当地广大群众之中。因此,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从内容上深入挖掘其文化精髓。另一方面,民族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已经失去了或者正在失去其存活的土壤,不再是当地广大群众的普遍追求,但它毕竟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艺术精华,并非一无是处,在一定范围内、少数群体中、特殊行业里仍然能够焕发光彩。因此,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从形式上培育创造其展现环境。

2.传承体系的现实困难。

一是传承人的基本情况。目前,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是分布在老少边穷山区的农民,年龄都在50岁以上,都要为家庭和生计奔波,自然条件恶劣,生活压力较大,部分传承人身体状况不佳,传承活动受到影响。二是受传者的基本情况。目前,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传承项目的市场占有率正在缩小,受传者缺少广泛的从业环境和专门的就业场所,加上偏远山区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谋生,愿意主动接受传承的青年人少之又少。三是传承方式的基本情况。主要有民间自发传承、政府组织传承和企业经营传承三种方式,民间自发传承是由传承人在乡邻亲友中物色自愿拜师学艺的徒弟进行的传承,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是徒弟难找;政府组织传承是由政府举办演出比赛、节庆活动、请传承人走进中小学课堂授课等形式进行的传承,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普及作用;企业经营传承主要是由相关企业组织民间艺人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进行的传承,如长阳民俗文化村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表演撒叶儿嗬、长阳南曲等民族歌舞节目,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传承基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谈生物增效技术在石油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港口施工问题及防治措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