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疗效研究

时间:2022-06-25 10:05:53

表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疗效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观察组7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痊愈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 分别有56.16%和97.26%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 d后达到临床愈合和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36.92%和61.54%的比例;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38±1.32)d,对照组为(7.74±2.17)d,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治疗1~14 d时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口腔溃疡;复发

[中图分类号] R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068-02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口腔黏膜性病变,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且与多种因素有关。虽然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通过对2011年6月―2012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3例口腔溃疡患者采用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取得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门诊接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0~62岁,平均(41.73±8.72)岁;病程0.5~20年,平均(11.73±3.62)年。观察组73例,男43例,女30例;年龄11~61岁,平均(42.29±8.91)岁;病程0.5~20年,平均(12.16±3.8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断标准,两次发病间隔最短为前次溃疡未痊愈时新溃疡发作,间隔时间最长为2个月。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口腔疾病,排除严重的牙周疾病及严重的全身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止痛治疗、维生素以及激素治疗等。观察组患者使用含漱液进行漱口,彻底清洁口腔。以表皮生长因子配制药液,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使用5 000单位/mL浓度药液喷口腔,3~4次/d,7~8 min/次。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则可以使用棉片蘸上述药液对溃疡表面进行湿敷[1],2次/d,5~7 min/次,也可使用1 000 U/mL药液进行漱口,2 h/次。切记漱口液不可吞下。连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3 d后对两组患者溃疡疼痛程度、充血程度、溃疡最大直径变化进行评价。疼痛和充血均分4级,以0~3分分别表示消失、减轻、无明显变化以及家中;最大直径的变化同样分为4级,以0分为完全消失,1分为缩小1/2~2/3,2分为无明显变化,3分为增大。将上述3项内容的评分相加,以0分为愈合,1~2分为显效,3~5分为好转,≥6分为无效。统计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及愈合时间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对照组(7.74±2.17)d明显短于(3.38±1.32)d。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时间愈合情况

在治疗1~14d时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口腔溃疡的病因十分复杂,与免疫、遗传、感染以及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心理状况等均有相关性[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口炎、顽固性口腔溃疡等,正常人群中复发性溃疡的发病率高达10%~30%,在诸如学生等特定人群中的发病率更是高达50%~60%。口腔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损害为其最为重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由于其病因不明,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宜,同时积极预防继发感染,促进溃疡愈合,缩短疗程[3]。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仅能减轻溃疡程度,降低发病频率,对于复发并不能有效预防。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因子成分,对于上皮细胞、内皮细胞以及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同时该药物也是一种趋化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这些特性使其可以有效促进组织进行修复,治疗各类创伤。有研究发现,生长因子对于中胚层细胞分裂、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均有促进作用[4],可以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5]。也有研究发现口腔黏膜可以分泌表皮生长因子,参与到口腔黏膜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来,而当口腔发生溃疡是,各种来源的表皮生长因子减少[6],降低了口腔黏膜上皮的再生能力,抑制了其愈合。近年来随着其在临床的应用其生物学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7-8]。

该研究中经过3 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随访14 d以内,观察组患者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凤昆,蔡莉娟,房志仲,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锌口腔复合膜中甘草酸的含量[J].天津医药,2009,37(3):221-222.

[2] 许玉平.星状神经节阻滞之力啊复发性口腔溃疡10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7,4(21):31.

[3] 罗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75-80.

[4] 李敏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 2010,18(11):26-33.

[5] 宋丛笑,陈红岩,张严,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4):237.

[6] 王栋,李言君.细胞因子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关系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34(1):66-68.

[7] 孙文青,李永贺,刘运春.易孚治疗头颈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5):80-82.

[8] 朱述琳,薛现霞.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肿瘤患者口腔溃疡临床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97-498.

(收稿日期:2012-12-20)

上一篇:氟比洛芬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 下一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