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通假字

时间:2022-06-25 09:54:42

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通假字

高中课本里的“通假字”简直是一个饕餮大兽。

在人教版上用“通”字大口,在苏教版上用“同”字大口一股脑儿吞噬了古今字和异体字,让我们高中学生不知道古今字、异体字为何字。即使对口口声声学习的通假字也貌似知道,实际上不知所以。因为,从初中到高中,只有《唐宋家散文选读》才有关于通假字的文言知识,而且只是明火执仗地吞噬了古今字的通假字知识。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而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甲字就是本字。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知”同“智”。另外,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比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有了新字之后,如仍使用原字表达该意义,通常也把原字说成是新字的通假字。如“大王与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孰”便是“熟”的古字,也看做“熟”的通假字。

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是古汉语中重要的字词知识,所以应该让通假字把古今字和异体字都吐出来。

一、吐出古今字

第一种通假字是真正的通假字,叫古音通假,即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古音通假字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同音字,如果按照字面讲,就讲不通。如“蚤”与“早”,为什么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了一个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呢?这要追溯到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原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也就是说汉代时期的古人如同我们今人,在默写的时候,写了一个白字(别字)。我们的白字是“同音”字,而古人的白字既有同音字,又有音近字。其实音近只是我们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而在古代的某个方言里是相同的,就像“生”和“性”,即使在我们今天的某个方言里也可能是相同的。我们今人写了错别字要进行订正,但是古人的典籍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为了保持这些文献的完整性,我们就对这些可能是因为失误引起的文字错误以通假字美名。

由此看来,通假字应该是先秦时期的书籍所特有的。其他时代不应该有通假字了。但是以后时代的文字中也有很多通假字,如“早”借用“蚤”,最早的《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早”写成了“蚤”;先秦的《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也写成了“蚤“;汉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字自来谢项王”,还是写成了“蚤“;宋代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仍然写成了“蚤”。这又是为什么呢?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一代代典籍传下来,一代代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成了合法的通假。

第二种通假字实际是古今字。把古今字和通假字混在一起,混称古今通假,抹杀了古今字同通假字的界限,实际上取消了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新字称为“今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如:“莫(暮)”的本意就是太阳落在草丛中,就是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坚决反对把古今字当做通假字:表示选择疑问代词没有本字“熟”,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事物加热到可吃的程度”的“孰”字来表示,后来没有为这个疑问代词造字,而是替“孰”字本义所表示的词造了个“熟”字。我们不能认为“熟”是“孰”的本字,“孰”是“熟”的假借字,如果这样认为,是不合乎汉字发展的历史事实的。

又如先秦时期没有“躲避”的 “避”,“邪僻”的“僻”,只是借用本义是“法律”的“辟”字。也就是说,“避”“僻”等都是后来造的字,不能认为是“辟”的本字,不能说“辟假借为避”等,因为“辟”和“避”“僻”等不是同一个历史平面上产生的。

所以通假字和古今字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本有其字,如果本有其字,就是通假字,如果本无其字就是古今字。至于古代是否本有其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所学的课本都是经过古代汉语专家研究透彻的,我们中学课本应该担当起传授古今字的任务,以增加我们中学生的古汉语知识。

二、吐出异体字

在中学课本中现存的异体字较少,更不会在通假字的知识中被提起或当作通假字的一种诠释,可以说被通假字吞噬后消化殆尽,如果吐出的话,也仅仅是残存的皮毛。

异体字,是字音相同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如孔乙己说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古书中异体字数量很多,给阅读古书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解放后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5055异体字,如“茴”的四种写法,“龙”的九种写法,甚至是百寿图中“寿”的百种写法。在文言文中,有的已经不再使用已被废除的的异体字,如“假舟楫者”中“楫”的异体字“”已不再使用。但是有些古书是按照原书影印的。至于旧的版本,当然原封未动。但是,掌握一些有关异体字的常识,对阅读古书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列举有的版本中仍保存并被当做通假字的异体字例子:

①百越之君,首系颈,委命下吏。(贾谊《过秦论》“”是“俯”的异体字)

②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贾谊《论积贮疏》“”是“亩”的异体字)

③沛公不胜杓,不能辞。(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是“杯”的异体字)

④忽魂悸以魄动,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恍”的异体字)

⑤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宏祖《游黄山记》“钜”是“巨”的异体字)

⑥予购三百,皆病者,无一完者。(龚自珍《病梅馆记》“”是“盆”的异体字)

⑦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骖”是“参”的异体字)

⑧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苏轼《赤壁赋》“籍”是“藉”的异体字)

⑨,善哉,技盍至此乎?(庄子《庖丁解牛》“”是“嘻”的异体字)

由上文的例子可以知道,既然是废除了,异体字在现代汉语中对我们来说是“不认识”的字,即偏旁部首熟悉,组合后陌生,但是在课本中只叫通假字。

三、具体吐法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区别很大,但是在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的书下注释中只用“通”字,在苏教版的语文课本的书下注释中只用“同”字,而不管是 “通” 还是“同”,又通通叫做通假字。如果对三者进行区分,就不能仅仅用 “通” 或 “同”解决问题。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的书下注释似乎告诉我们,书下注释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明三者(以荀子的《劝学》中的“通假字”为例):

(1)用“通”字表示通假字。“通”可以看做是通假字的简称,如“通”、“生通性”、“畴通俦”“无通毋”、,“、生、畴、无”除了和本字意义相通之外,都有自己本身的意思,所以人教版中用“通”表示所谓的通假字就无可厚非了。

(2)用“后来写作”表示古今字。如“知,后来写作智”、“共,后来写作供”。 虽然比“古今字”三个字还烦琐,但是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古今字在当时本没有其字的特点,这是用“通”或“同”都无法涵盖的。

(3)用“同”表示异体字。“同”说明两个字除了字形不同,其他字音和字义都相同。如“同楫”、“同蚋”、“同蚓”。在中学课本里的《劝学》中,已经见不到“、、”字,就因为已经废除了。而苏教版中用“同”就会从严格意义上给人以“古今字”的误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青口四中(222100)

上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氓》注释指瑕 下一篇:职高语文学习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