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巢筑就引金凤 医改逢春花满枝

时间:2022-06-25 05:28:58

这是一场重塑自我的革命: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这所具有103年历史的名院,在医疗改革的风起云涌中不断跨越发展,奋力走出全面振兴的新路。

这是一次没有终点的征程: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始终瞄准国内外一流管理与技术前沿,立足自身优势。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引入PPP模式及高端合作、积极探索着借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3年初,时任哈医大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的孟庆刚教授来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任院长。当年9月,市一院百年院庆之际,由哈尔滨市宋希斌市长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共同揭牌,市一院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同年底,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博士后科学研究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授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格。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以孟庆刚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拿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善作善成的本领,从互联网医院、互联网物流、零库存、掌上心电、呼吸监测、糖护照、支付宝结算、互联互通、黑龙江省精准医学诊疗基地、东三省质子重离子治疗基地、东北三省首家国家智慧医院……在互联网+医疗时代,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在医疗管理改革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生机盎然,繁花似锦的季节,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乘着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市一院”战略部署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东风,激发动力,破浪前行。

春到冰城,新绿初绽。4月26日一早,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的门诊阳光大厅,院领导班子、职能科室领导以及医护人员共同欢送院长孟庆刚教授参加“哈尔滨市第36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院党委钱朝霞书记亲手为孟庆刚教授戴上了大红花,欢送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欣喜和笑容。两天后,孟庆刚教授再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桂冠。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全社会对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改革发展的认可和鼓励。

回眸历史,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曾在全省卫生医疗系统占有重要地位,昔日的辉煌至今仍留在老哈尔滨人的记忆之中。在计划经济时期,市第一医院曾经创造了首例开颅截除脑瘤手术、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首例人造血管搭桥手术等多项省市第一,医院很多早中期专家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变迁,管理滞后、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医疗水平下滑等问题日益突出,市一医院进入发展“倒春寒”。

201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围绕“做大做强市第一医院”的总体目标下,市一院领导班子进行组建,孟庆刚院长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头雁”,他通过持续推动改革创新,使这所百年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年来,医院临床科室由过去的38个增至65个,拉开了发展的学科骨架。其中,辅助诊断科室由10个增至15个,填补医院空白专科10个,新增集群专科18个,编制床位由783张增至1438张。2015年医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84%;同比门急诊量增加、出院人数增加、手术量增加、住院病床使用增加、平均床位周转次数增加、全年固定资产投入增加、职工工资增加;平均住院日下降、医院药占比下降。

在拓展外延服务上,先后与工农、太平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疗联合体,数量列省城三甲医院之首;与省内百余家地市县医院建立了医疗合作关系;周边县(市)异地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农合的覆盖区域由5个扩大至50个。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一院已和北京22家知名医院;11家县级医院签订协议进行远程会诊、远程培训。每年医院进行30余次医护人员的远程培训,10余次远程会诊,充分利用了远程会诊中心的资源。

数字背后蕴含深意。从创新驱动到内需发力,市一院各项工作不断攀升、亮点频现,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态势,开创出新气象、新格局、新篇章。

学科――专科特色品牌化

近年来,市一院凭借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取得了丰硕的临床治疗及科研成果。

医院微创和介入等前沿技术进入国家和省内领先行列。拥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学科,如血液内科、骨科、心内科、呼吸、普外、消化、内分泌、超声、脑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妇科等特色技术科室。

医院坚持品牌战略发展,先后与北京北大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肿瘤、北京同仁、北京宣武、吉大等十余家大医院合作。这些医院专家定期到市一院出诊、手术并进行疑难病例会诊,使市一院的手显微、关节、脊柱、足踝等骨科,甲状腺、肝胆、乳腺外科,消化内科、鼻科、美容整形、超声射频治疗肝肿瘤等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医院先后与日本、俄罗斯、德国、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及国内外发达地区医院进行多种途径的技术交流,多种渠道的拓宽学术讲座、手术演示等,为龙江百姓就医开通了方便之门。

医院逐步向医教研复合发展道路延伸。目前,市一院是哈医大、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医院,国家住院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乡镇卫生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人社部博士后流动站、哈医大骨科硕士、博士招收点。

近两年,医院所获科研奖项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医疗――高端技术精准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可以请北京上海“三甲”医院名专家会诊;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切术联合冷冻疗法开通呼吸“绿色通道”;采用3D腹腔镜技术胆囊切除术等;骨科3D打印技术;超声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关节镜下微创骨科手术;微创安珂刀治疗乳腺疾病;移动医疗――徽章大小的“掌上心电”连接手机就可以做心电;磁共振聚焦超声系统治疗用子宫肌瘤不需开刀并且无创;还有精准医学、细胞检测、基因诊断、靶向治疗;支付宝可以完成预约挂号、查询就诊记录、检查结果、支付就诊费用等操作;医疗、护理、康复等大健康体系积极融入智慧医疗;利用移动端管理数据的优势,APP对患者心脏、血糖、睡眠等方面进行监测和管理……这一切,正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悄然发生。

2015年11月末,哈市第一医院成为国内第一批12家试点之一的“智慧医院”。“黑龙江省精准医学诊疗基地”、“东三省质子重离子治疗基地”先后落户市一院,4月26日,“黑龙江省精准医学诊疗基地”正式开科。年末,医院有望引入省内首台达芬奇机器人,开展腹部、妇科、泌尿外科高精准微创手术。

市一院孟庆刚院长说:“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是百姓放心的基石。作为哈市龙头医疗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应面向百姓进一步释放优势医疗资源,通过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水平,展示医院的水平和实力,提高患者信誉度。”

设备――先进仪器高端化

医疗设备对医院核心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市一院目前拥有3.0T磁共振机、静音3.0核磁、320排CT机、能同时容纳34人的高压氧舱、小C臂导管床、数字胃肠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碎石机、腹腔镜、关节镜等腔镜系统、基因分析系统等。明年,目前国际上先进的PET-CT、PET-MR(静音)将引进开机。

医院进行了“移动医护”系统的试点工作,方便了医生查房。患者信息的实时采集是数字化医院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查询患者的医嘱、检验结果与历史对比、电子病历查询等,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安全和服务满意度。

为了适应数字化医院的需要,市一院完成了建设PACS与RIS系统的准备工作。按照影像科室优先互联,临床、医技科室分批进行规划和方案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前期的调研和备验工作,为实施影像系统的互联奠定了基础。

孟庆刚院长自豪地说:“高端仪器的引进,使我省拥有了‘拳头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技术,将为龙江百姓提供更多的健康服务。”

服务――贴心优质人文化

市一院从硬件设备,到就诊环境,从诊室格局,到环境卫生,处处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

当充满浓厚情谊的蛋糕送到住院一位大娘手中的时候,62岁的老人惊讶而激动:“我今天过生日啊!要不是你们送来蛋糕,我真的忘记了!”这是市一院继在节日里给患者送饺子、汤圆、粽子、月饼等温馨服务的基础上,推出的又一项贴心服务的惠民举措。在省内首家投放了厕纸和干洗手消毒液。患者说:“市一院是一所有‘人情味’的医院!”这种建立在“满意服务”基础上的人性化互动式服务,让很多患者感动的同时,沟通了医患之间的情感共鸣。

下一步还将成立“出院患者回访中心”,不仅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及生活起居、饮食规律等给予健康指导,同时深入了解出院患者想说的“真心话”。

百年至善,公益先行。自2013年起,市一院连续为女出租车司机、路况信息员、优秀公交车驾驶员及百岁老人免费体检;下乡支农、免费义诊、社区服务、健康讲座达千余场次,参加“回家的路――爱心手环捐赠活动”并获得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十佳爱心单位”称号。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化

孟庆刚院长在管理中优化科室配置、引入竞争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创优人才环境与技术合作方式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推动了医院向高端、高层次迈进。

医院通过“刚性引进”与“柔进”(即“引进全职”与“引进兼职”,并让兼职专家担任科室业务主任带动学科发展)相结合增加力量,并加强内部人才培养。2013年以来,共引进博士后4人、高级职称医生6人,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7人;共输送66位优秀医生赴国内外一流医院、专科进行深造,保送16名科主任到哈医大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哈尔滨市政府及各相关委办局大力支持下,加大国外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力度,实施海外揽才、校园招才、网络觅才、柔性引才、项目吸才,坚持高端引领、需求导向、重点引进能带动医学新兴学科的战略型人才和医学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

该院与国家卫计委人才中心正式签约,打造“3―25”人才培养计划:即在3年内,培养25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海外进修培训,使其成长为将来医院医疗事业的“中流砥柱”和“学科带头人”。医院将有计划地分批派出优秀中青年学者去美国哈佛医学院、霍普金斯医院、英国皇家医学院等国际上公认的顶级院校留学3至6个月,将国外高新医疗技术引进医院。

管理――科学高效多元化

一个优秀的带头人、一个行业的领军人才,不仅要具备高素质、高能力,更要具有先进的理念、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意识和敏锐的思维,以及忠于事业、乐于奉献的胸怀,能够审时度势、开拓进取,带领团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走上市一院院长岗位的孟庆刚博士就是这样的领军人物。

上任以来,他以学者的睿智头脑、管理者的缜密思维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市第一医院的发展建设当中。院班子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改革措施,尤其是通过向临床一线倾斜政策,实行同工同酬,使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更加合理,激发和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挖掘百年医院的文化底蕴,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好评。

孟庆刚院长表示:未来将在医院管理改革中逐步实行医疗绩效、人才年薪引进、同工同酬,事业单位企业运营管理、降低医药收费、逐步取消药品加成等等在思想解放、大胆实践中实现医院自主创新之路。

展望――未来管理国际化

根据市委、市政府医疗系统未来改革和规划,2016年,各项试点政策将率先在市第一医院全面试行,市一院根据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自得到全面落实;2017年,在试点经验基础上,按照国家、省公立医院改革有关要求,市一院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全面推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20年,市一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建立服务全省,覆盖全国知名医学专家的远程服务调度信息平台,实现远程会诊、预约就诊、双向往诊的信息诊疗中心……

筹划拟在哈尔滨新区建设国际一流医养结合养老康复照护医院……

实现管理国际化,以质量、服务、安全为核心,引进台湾医院管理标准,借鉴美国JCI国际管理理念,提升医疗服务水准。

正是一年春好处,振兴发展谱新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在党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卫计委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领导下,在各委办局、社会各界友人及兄弟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以孟庆刚院长、钱朝霞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加深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性的理解,掌握公立医院在改革中的方向和原则,率领市一院人凝神聚力,务实创新,努力把市一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现代化的数字化品牌医院。

上一篇:浅谈高新动画技术在传统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别把智能手表当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