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中的“捭阖之术”分析

时间:2022-06-24 08:49:28

《谏逐客书》中的“捭阖之术”分析

摘要:《谏逐客书》是秦丞相李斯的千古名篇,文中将纵横家的“捭阖之术”发挥到了极致。基于此,分析文中的“捭阖之术”极其辩论技巧。

关键词:谏逐客书;李斯;捭之术

秦丞李斯虽然以法家思想助始皇帝立国,但他流传千古的名篇――《谏逐客书》慷慨陈词,“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其中的论辩技巧与纵横家的“捭阖之术”颇具相似之处。

李斯早期曾师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早期是以纵横家的身份开始自己政治生涯的,《谏逐客书》中的文风有一股法家兼纵横家的风骨气质正是源于此。《鬼谷子・捭阖》中载:“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鬼谷子》中的“捭”与“阖”,一进一退,一高调一低调,强调与人论辩要进退自如,掌握好或捭或阖的力度以达到目的。就《谏逐客书》来说,李斯将纵横家的“捭阖之术”发挥到了极致。

一、提出见解

《谏逐客书》开篇即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一个“窃”字即将自己置于卑谦的低姿态当中,这正是他的“阖之术”的运用,《史记》载:“秦王为人……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面对如此一个心如虎狼的君主,减轻他的暴戾之气的最好的做法便是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姿态,以示臣服。

二、论证分析

文章开头,作者在单刀直入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后,即列举大量的历史风云人物,李斯的目的一方面是将秦王与孝公、惠王哈昭王等因善招贤纳士而取得丰功伟绩的帝王相比,既赞美了秦国历代君王,又表示了自己对于赢政更胜先人的期待。“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以及后面的“色乐珠宝”等描写,实际上也是对于秦国当时国力殷盛、可统一华夏的暗示和赞美。荀子在《非相》中说:“谈说之术……欣欢芬芳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而李斯显然比他的老师还要高明,他用“阖之术”看似是在指责“逐客”的做法,实则不动声色地将秦王、其先人、其国家赞美了一番,满足了秦王好大喜功的特点。

常言道,“大智知止”,李斯对于“阖之术”的运用还体现在一个“止”字上,李斯在文章的第三段中对“色乐珠宝”的大量描写,其真正目的在于引出“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那李斯为什么舍重取轻,不将重点放在论证“人”的重要性的问题上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秦王政是一位追求犬马声色、耳目口腹之欲的君主,这样的描述更容易打动秦王。但笔者认为更主要在于李斯对于“人”的问题的主动止步,如果李斯继续就这个问题深入探讨下去,他很可能就会直接点明秦王是一个视人民于粪土的暴君。所以,李斯在以殷殷之情提出“所轻者在乎人民也”后即将话题转移,点到为止。

“捭阖之术”是讲究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表面上看似是止步不前,实际上却是步步为营。通读《谏逐客书》,我们会从中领略一种凌厉的磅礴之气。这主要是由李斯对于潜藏于“阖之术”表面下的“捭之术”的运用形成的。“捭之术”强调“开也,言也,阳也”,正是基于此,虽然李斯有“闭也,默也,阴也”的地方,但却不见半点唯唯诺诺、诚惶诚恐,反而从字里行间透漏出一股抑制不住的张扬个性和不容置疑的霸气。

在文章中,“捭之术”最直接的运用表现在文章的辞采上。结合“捭之术”,李斯一旦开始“开也,言也”便不可遏制,层层递进,滔滔不绝,珍奇之物琳琅满目,极尽华丽夸张之能事,使得文章辞采大气磅礴,从而赋予了文章一种抗言陈词、雄放不羁的气势。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李斯之止逐客,顺情人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认为李斯的直斥其非是一种忤逆。但如果往深入探讨,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忤逆实际上是一种“虽逆实合”。表面上来看,“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等言辞有咄咄逼人的态势,实在不应该出现在对于君主的上书中,但这种“忤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秦王政的视野期待,暗合了秦王政一统天下的霸气。

《鬼谷子》中载:“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大求高。”主张与有非凡之志的人辩论就应该用崇高的态度回应,以崇高索取庞大。李斯知道,“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于是他在《谏逐客书》中跳出了小我,用一种“跨海内,制诸侯”大局观念提出自己的见解。李斯曾说:“垢莫大于卑贱,哀莫大于穷困。”他对于个人的利益是孜孜以求的,他此时上书驳逐客令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个人的政治前途的考虑,但他通篇不讲自己的事,反而将自己的政治前程冠冕堂皇地融入到秦国的统一大业中去,也就使人忽略了他尴尬的身份――被逐之客。其实,李斯本人的济世之志也不容忽视,他作为一个雄才大略之辈,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其在《谏逐客书》中透露出的纵横之气切合了秦王政称霸天下的雄心,也就难免会受到秦王政的格外赏识,最终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谋,官至廷尉。”

三、结语

李斯的《谏逐客书》可谓句句都是兴邦之言,正是因为其敢于进书直言,才使秦国“转危为安,运亡为存”,并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珍宝。

上一篇:浅析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永不掉队的互联网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