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也需因“曲”制宜

时间:2022-06-24 04:45:41

摘要:进行歌曲演绎时,应根据曲目自身的内涵、情感来确定演唱风格,而不是用固定的演唱模式去套唱所有的曲目。从歌曲内容出发,把握歌曲所抒情感,继而“以情带声,以声运情,融于曲目意境之中”,即根据歌词内涵、所抒之情来确定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现,再用该种声音将歌曲所示情感进行正确的演绎,唱者要融于曲目意境之中。

关键词:歌曲内容 歌曲情感 歌唱方法 以情带声 以声运情

声乐训练逐步步入轨道。在学生集体完成《太行颂》的歌曲演绎之后,结合学生本人嗓音特征及性格,针对个人布置了曲目,分别完成《长城谣》及《我的祖国》的演唱。

这是两首从内容到风格均迥然不同的曲目。前者整体风格苍凉、悲壮,遥望家乡、怀念故土,在对被迫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境况的深深悲愤、痛苦之中,饱含着对侵略者的痛恨,并展示出人民群众誓将捍卫家园,把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决心和斗志。作品底蕴深沉,深深的家难国仇蕴含于其中,字里行间渗透出对家乡之爱、对故土之爱,最终凝聚为深情的国家、民族之爱!

作为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演唱其还嫌稚嫩,缺少经历的沧桑与厚重感。对此,在声音的运用上,教师其主张“靠后”演唱,扎稳气息的同时,把声音向斜后上方吸着唱,其线路与面部基本成45度角【当然“贴的位置”永远在后咽壁】,让声音永远飘在头部上方,气息则自丹田源源不断地涌出予以支持。声道的上下贯通的同时,将声音唱在气流上,用气息来补充学生阅历的欠缺。

而《我的祖国》的整体基调是优美、抒情、亲切、赞颂的,其中有对家乡风光的亲情赞美,对亲人、国土的热情讴歌,对朋友、敌人的爱憎分明。在前半部分的舒缓抒情后,情绪转向激昂,速度转快,带有进行曲风味,颂歌特征彰显无疑,充分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赞颂与建设、捍卫之情。

针对此曲风格,演唱前半部分时要求民族风味浓厚,位置靠前,声音甜美,定要“提两角、挂高位”以展现曲调的优美与亲切之情,并结合不同段歌词,在力度与情绪上稍作调整。如在第二段“朋友,敌人”处的处理就应加以区分,欢迎前者,坚拒后者,藉此来采取适当的情绪与表现手法。歌曲后半部分音区升高,速度加快,为曲子的高潮部分,颂歌特征非常明显。因此演唱时要求学生寻找“竖”起来的感觉,在站稳咽壁的基础上,用向上、向后吸着唱的态势顶天立地的演唱。位置教前半部分向后移,声音显厚重。自然,气息须从丹田出发给予有力的支持。同时,为唱好高音,提醒学生“起音就要起在高位置”,保持住在“高位置吸着唱”的状态,一气呵成,采用“撂高音”而不是“够高音”的办法来演唱。当然,所有这演唱的感觉需要学生发挥联想和实践,在教师直观指导下意会而行。

在指导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予以示范,分别用不同的演唱状态来阐释二曲,以此非常希望学生能有所领悟:应根据曲目自身的内涵、情感来确定演唱风格,而不是用固定的演唱模式去套唱所有的曲目。从歌曲内容出发,把握歌曲所抒情感,继而“以情带声,以声运情,融于曲目意境之中”,即根据歌词内涵、所抒之情来确定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现,再用该种声音将歌曲所示情感进行正确的演绎,唱者要融于曲目意境之中。

教师谨希望学生能由此拓宽学习思路,根据具体曲目来调整使用自己的嗓音,使用相应声音技巧,而不是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窄的框框之中。自然,这一切要在掌握科学的演唱理论及方法的前提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生活体验。

上一篇:充分利用插图营造复习情景 下一篇:高效课堂“六步骤” 探究创新“五动作”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