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经济思想浅析

时间:2022-06-24 02:05:15

列宁经济思想浅析

【摘 要】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世界意义在于打破了现代化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俄国能够用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从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提出,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再到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列宁以极大的智慧和毅力,推动着俄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探索着现代化水平远落后西欧国家的国家如何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而这些初步而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和经验,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具有着可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列宁;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过渡;商品经济

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的实践,根据俄国的状况,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经验,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列宁有一系列的论述,然而他的精华何在呢?列宁自己认为在于新经济政策,实践证明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从各个层面来深刻把握这一政策。

1 贯穿于新经济政策始终的主线――生产力标准

列宁经济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说,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短短几年的艰苦探索中,之所以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到符合俄国实际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的道路,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持了大力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基本观点。众所周知,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迅速实行国有化,1918年春天开始准备进行经济建设,但时隔不久,就爆发了连续三年(191-1920)的国内战争,为了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在战争期间采取了激进的国家垄断制,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交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对多种经济成分实行国有化政策,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基本上取消了商品、货币和市场。这种政策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全国性的严重饥荒,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和工人的抗议,面对这种形式,列宁不受教条主义的束缚,也不拘泥于自己先前的结论,而是实事求是,一切从苏俄的实际出发。他多次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他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生产力。”他还指出“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①由此可以看出,列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一切经济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2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稳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在对余粮收集制的弊端有了深刻地认识以后,根据国情于1921年3月开始实行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自由贸易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旗帜,它与社会主义是无缘的,所以在这一方面,列宁关于自由贸易和周转自由的理论无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和创新。其根本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商品、货币经济关系、市场和商业联系在一起,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和经济基础。而事实证明,这一政策确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了保障,从而改善了经营状况,提高了生产力。在经历了几番曲折后的今天,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反思这一政策,不难发现它的伟大的历史意义。两相比较,建国初期的中国和俄国,都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在国情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不幸的是中国和俄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曾忽视了落后的农业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加快农业集体化,在全部国民经济中都建立起了单一的公有制。“大锅饭”、“平均主义”极大的窒息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幸运的,那就是邓小平领导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广大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新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本着列宁所坚持的协调工农利益的原则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的战略思想。我们相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定能更快地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和谐。

3 以市场、商业为基础发展社会经济

十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列宁经济思想的突破。在如何调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他重视“上有集中,下而自由贸易”,国家调节自由贸易,利用市场实现国家计划”。列宁的这些论述和观点在我们今天看来似是很简单而单薄,但对于20世纪初期的世界来说来说确是一大突破,今天的简单正是源于当时的突破。因此在十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全面改革时候,我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列宁认为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而应当适应本国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为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允许和鼓励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适当发展。列宁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②在一个农业国家里,如何正确处理公有经济和多种非公有经济成分的相互关系,是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探索的重要问题,新经济政策中的新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形成多种经济成分的合理配置,并通过合作制和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向公有制过渡。他创造性的提出,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我们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还不得不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他认为,只要国家掌握着基本的商品生产、运送、批发手段和对外贸易,利用合作社和代销商零售,就可以把资本主义成份纳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上来,在这一点上列宁曾提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③列宁还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有多种形式,除了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外,还包括国外资本的租让制企业、公私合营企业、私人租赁的国营企业等。联系列宁的这些观点,再学习邓小平同志当年关于“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论述,就会进一步体会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此外,列宁还提到了有关股份公司的论述,他指出“在股份公司里,不同民族的资本家坐在一起,不分彼此”④ “至于商业,我还想着重指出,我们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我们已经建立这种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⑤列宁的这些论点对我们今天探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列宁还十分重视商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在苏维埃俄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列宁逐步认识到了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从而彻底抛弃了原先试图在过渡时期就尽快消灭商品买卖的思想。可以说,列宁是十分重视商业的作用的。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商业的发展,这一点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重视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搞闭关锁国,而必(下转第109页)(上接第133页)须同世界经济发生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在列宁看来,生产社会化程度愈高,愈要求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与技术合作。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是闭关锁国还是对外开放,我想实践结果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十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正是对列宁思想的一脉相承。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不仅仅限于经济,他也很注重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同经济改革的配套。比如,他论述了如何进行国家机构改革、法制建设、党的建设、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等问题。我们理解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理论,应当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认识生产力、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交互作用的原理,以便在今后的改革中,尽可能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以经济为主体的完整的运行系统。这样才有可能防止顾此失彼的片面性,促进社会经济各个层次形成合力,实现良性循环,达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中文版[M].42卷,184.

[2]《列宁全集》中文.2版[M].43卷,278.

[3]《列宁全集》.3版[M].4卷.670.

[4]《列宁全集》[M].24卷,139.

[5]《列宁全集》[M].43卷,284.

上一篇:930E卡车蓄电池日常维护浅析 下一篇:浅谈热电厂循环水系统管理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