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义乌经济开发区

时间:2022-06-24 11:51:00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义乌经济开发区

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傅春明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既是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也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的企盼和追求。而宏伟蓝图的描绘、美好愿望的实现,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也更需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先富带后富,并最终实现全民小康,共享现代文明。因此,如何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就成了各级政府和众多专家学者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农村城市化是实现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纵观中国农村,素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之称,虽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成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收入和农村面貌也已今非昔比,但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加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尖锐,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问题已是步履艰难。导致城乡差别和城乡居民的两极分化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浙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富饶之地,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市,更是堪称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位居全省之首,2002年度在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位居第17位,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亿元,但就是在这样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上,传统的“纯农户”也还可与“贫困户”划上等号。

在人均半亩地的义乌农村,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为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历届党委、政府千方百计通过农业科技和标准农田建设等各种途径,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追求,号召农民“什么值钱种什么”,但终究起色不大,甚至市政府花巨资进行规划建设的标准农田上也出现了抛荒现象,大批农民离土而去,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据统计,2004年义乌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6969元,纯农户的人均收入更是远低于此,而城市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却有17153元,差距之大,令人震惊,也令人痛心。然而事实正是这样,农民收获50公斤常规稻谷,市场价才70多元,扣除耕种、化肥、农药和收割等成本后已是所剩无几。而进城务工,就算是干最简单的体力活,如装卸集装箱、踩三轮车送货,一天挣50元至60元并不困难,且并不需要什么生产成本。其实,城市并非与生俱来,义乌就是一座典型的农民城。上世纪80年代初义乌建城区面积不过3平方公里,人口仅3万,而20年后的今天,通过“兴商建市”和“贸工联动”,建城区已达5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近60万,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强劲势头,创造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奇迹。其中2004年财政收入29.5亿元;目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02亿元;通过工业开发,开发区以及相邻的北苑街道的财政税收近年来也都是连年翻番,农业占GDP的比重约为2%,以上事实充分说明,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的小康,必须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大幅度削减农村人口,变农民为市民。

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要实现农村城市化,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义乌的发展和崛起证明: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国情,一是人多地少;二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因此,中国要富强,农民是关键。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现在不少地区是“种”厂房最值钱!同样的天,同样的地,观念一转“黄金万两”。如义乌经济开发区内的浪莎袜业有限公司,翁荣金、翁荣弟等三位农民兄弟在100亩土地上,不仅安排了3200名农村劳力,而且年纳税近2000万元,相当于原开发区总规划44平方公里范围内,2万多亩耕地年农业税总和的20倍!义乌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来,通过艰难的起步阶段,如今一、二期3.5平方公里已全部建成并投产,到2004年底,三期7.1平方公里已初步建成投产。四期开发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首批11平方公里,境内总长10.3公里、宽80米的五洲四海大道预算投资3.9亿元,目前已基本建成,进入扫尾阶段,义乌市首家投资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华莱氨纶首期已建成投产。年内还将有3个省重点项目进场施工。现在,开发区内源自农村的建成区内,商服用地的价格已达520万元/亩,紧靠旧村改造农民新房的沿街商业综合地价每平方米已达2.37万元,外来员工有10.5万人,是本地常住人口的两倍多,工业园区建设,高质量地集聚了产业,集聚了人口,已有效地拉动了第三产业,推进了农村城市化。

目前,义乌经济开发区涉及农民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主要有:1.土地征用费、青苗费等分配一般每户为10万元左右;2.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府补助每人21200元;3.旧村改造撤村建居,实现了农民“就地进城,就地生财”。对原农村,我们按工业园区的统一规划,以城市社区的标准进行重新布局,做到成熟一批拆迁改造一批,由于大批的企业入驻和庞大的员工消费队伍,使旧村改造后的每一个新村(社区)都能迅速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广大村(居)民在新的环境中,既可以经商办厂当老板,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店面直接从事第三产业,甚至一户三间四层半,仅一、二层楼房出租的年收入也可达8万元左右,较高的地段甚至可达15万元(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带则高达数十万元)。据统计,开发区内凡按统一规划完成旧村改造后的新村(社区),原农户因建成区内商住用地的大幅度增值,实现了就地生财,实有资产几乎没有一户少于100万元,高的甚至达300万元以上。今年,仅“童店新村”一个村就有846个农民家庭,一跃成为“百万富翁”,农民嬉称:“开发区既开发工业,也开发农民百万富翁”;4.村(居)集体优先预留甲类商服用地1000――1500平方米,用于综合大楼建设;5.优先就业,开发区内凡企业录用被征地农民工上岗的,可由政府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企业可获政府的特别奖励;6.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2004年是人均260元/月,凡开发区内村(居)民,实际月收入少于260元的可由政府予以补足,以确保基本生活;7.建立慈善基金会,其中2003年下半年首次募集到的资金就达1.14亿元,可对一些意外性、突发性困难户提供社会性扶助。过去,老百姓是反对征地怕开发,甚至打着白色横幅,群体上访阻挠开发,而如今事实证明:“征地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带动一片,致富一片。”可以说,开发区内的农民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幸运的农民,开发区聚集了产业,聚集了人口,优化了资源配置,推进了城市化,也造就了大批的“农民富翁”,这是开发区的奇迹,也是城市化的魅力,更是实践“三个代表”,充分利用综合资源,因地制宜、协调城乡发展和开拓创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成功典范。

开发区建设必须坚持“四个高”

开发区建设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合,更不能走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齐步走和一哄而上,开发区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要实现成功的工业园区开发,得坚持“四个高”:一是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借助工业园区建设大胆地突破和拓展城市,并坚持以人为本,以路网为先导,整合城乡优势,科学地进行功能区定位,使之成为一流的工业区和一流的城市新区;

二是要坚持高标准建设。“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常规的“七通一平”,即水、电、路、排污、排水、邮电(宽带)、广电和土石方平整等,都必须严格按规划进行统一建设,绿化、亮化等也应同步跟进,并力求区域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三是要坚持高质量引进。园区的生命在于企业的质量,一流的园区要有一流的企业来支撑,企业是园区的主体。从长远来看,企业的档次、品牌和形象就是园区的档次、品牌和形象。

四是要坚持高效率服务。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尽快成型,对一些言过其实、投资不足或有炒地皮嫌疑的应及时收回宗地,严防开而不发,要坚持“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牢固树立只争朝夕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只有坚持高效率的运作和服务,才能使工业园区建设胜人一筹。

开发区建设必须树立“三个观念”

首先是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始终不忘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当前正值国家对非农用地的从严调控,实行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的指标控制,违法用地将追究法律责任,国家从战略高度,保护基本农田,以保证必要的粮食生产,这也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是完全正确的。开发区建设必然会涉及到土地征用问题,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对农民来说很难接受,因此,我们要坚持“开发不忘老百姓”,坚持把农民的合理要求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按规划首先留足、留好旧村改造用地,把工业园区建设和农村城市化作为协调城乡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重要载体,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依法征地,坚持工业用地不设店面房,把商业性房屋的升值空间留给农民,妥善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事实说话、让效果说话,广大农民群众就会以最大的热情来支持我们的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

其次是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本难念的经。实施过程中,在严格按规划进行操作和坚持路网先行,地下管线同步跟进,公建设施及时推进,政策处理及时到位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高强度的施工力量投放和科学的工期奖罚。2.积极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3.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第三是必须树立“超前”观念,千方百计破解建设资金筹集难题。没有超前的投入,就没有超前的发展,但银行贷款只能用于起步和应急,而不能长期依赖,否则我们的园区就没有生命力。当园区“七通一平”等企业进园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后,则应在坚持“先配套,后出让”的基础上科学地打好时间差,适时地招商引资,安排企业入园定位或公开推出商服用地,既有利于资金的及时回笼,又有利于企业或其他业主在取得用地并办妥各类报批手续后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竣工能基本同步,以确保入园企业和其他业主的无障碍施工,同时也有利于园区基础设施工程款和其它各类款项的及时结付,实现园区的滚动开发和良性循环,进一步地做强做大和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并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充分履行政府职能,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开发所得利润全额用于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奔小康方面。目前,义乌市的工业园区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正以人为本,互动、互补、协调、和谐地创造着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作者系义乌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

推进城市化不忘“三农”

董利明

稠江街道位于义乌城区西南,于2001年成立并与义乌市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浙江省义乌经济开发区实行合署办公。近年来,稠江街道充分发挥工业开发的辐射作用,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按照“农村变社区、农业变企业、农民变市民”的要求,使“三农”工作的开展与城市化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成效初显。

科学规划 合理建设新型社区

一是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规划。根据《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经过充分论证,稠江提出了“三个区、三步走、十年、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即把辖区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和近郊区,准备通过1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和差别发展的现状,实现城乡统筹社会经济发展。首先,坚持全街道一体规划;其次,坚持分区功能定位;再次,编制完善社区布局规划,提高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是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改造和新社区建设。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同时,给“三农”工作更多的政策倾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规划作依托,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实现城乡共享。

稠江街道原有行政村45个,辖凤凰、兴业两个社区。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12个村的撤村建居工作,2004年又新建锦都、松门里两社区。目前,主城区内的6个村全面开展旧村改造,并实现了市政、环卫、供电、供水等的城市化管理;环城路内的11个村庄,都已启动旧村改造;环城路外,已有9个村实施环境整治。

统筹经济 实施联动互进发展

一是加快工业化步伐。浙江省义乌经济开发区,历经10多年的快速发展,培育出了浪莎针织、百思德彩印、伟海拉链等一大批规模龙头企业,形成了针织袜业、工艺饰品、彩印包装、拉链等优势行业,成为义乌市场重要的产业基地。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对农业的反哺,对三产的带动,从而整体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目前辖区内有常驻人口4.3万,外来人口近12万。而常驻人口中,3/4以上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民中90%的收入来自二、三产业。

二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坚持工业为重点的同时,稠江街道重视扶持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民多渠道增收创造条件。2004年新建农业龙头企业5家,培育养殖大户35家,增扩禽类孵化场1家(年产禽苗80万羽),无公害蔬菜基地4个,开发名优水果3只,各种基地34个。

统筹保障 确保享受市民待遇

在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稠江街道除了加大农村基础投入,解决教育、交通等基本建设以外,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城乡协调发展,突破户籍、社保、就业等各项城乡分割制度,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享受与城市居民大致上相同的国民待遇。

一是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街道现有8800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其中符合条件的5000人开始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

二是建立健全就业安置机制。一方面建立出台开发区企业用地规模与使用失地农民数量相挂钩的制度,即开发区企业每使用1亩土地安排2名以上农民;另一方面,街道工商服务所积极收集企业用工信息,为农民牵线搭桥,每年两次组织辖区劳动力岗位推荐会。同时,加强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每一位农民掌握一至两门基本的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

三是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2004年,建立了以农民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政府推动,个人参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街道已有2/3的农民参保。到2005年底参保率可达80%以上。

四是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街道有195 户310人享受了每人每月60~100元补助。同时,街道出资100多万元把原江湾中学改造成敬老院,对62名“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农工作与城市化进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稠江的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城市化推进得越快,“三农”从城市化过程中得到的辐射力就越强;同时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降低城市化运作成本和压力,推进城市化。

上一篇:“中国印刷城”的成功之路 下一篇:公司并购关联交易中的财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