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戏台留影

时间:2022-06-24 10:49:11

拍摄古建,不论摄影语言新鲜或陈旧,我们多是以单幅或组照表现一种主观美感。当程画梅、闫法宝夫妇的画册《上党古戏台》放在桌面上时,笔者首先感受到画册的厚度和重量,翻阅之后,可见此拍摄项目的完整、摄影语言的明确、笔者以为还存在的可提升空间以及夫妇二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感情和记录传承的使命感。

程画梅、闫法宝夫妇二人皆已退休,之前他们都在山西省晋城政府部门从事文化工作,他们合作的画册《上党古戏台》印刷装帧精美。是夫妇二人拍摄戏台专题项目的集中展示,其中程画梅负责图片拍摄,闫法宝负责文字撰写。

Q你们从事摄影和文字工作多年,以前大致关注哪些题材?在拍摄古戏台之前的创作是怎样的?

A:我们夫妇在晋城市委部门供职多年。由于工作原因,多年来程画梅拍摄了大量的古建遗产照片。2000年我俩去楠溪江采风,受到当地古村落开发的启示,萌发了系统拍摄整理晋城古村落的想法。晋城的古建遗产十分丰富,宋金古建存量为全国之首。2007年我们以图文形式出版了《走进太行古村落》和《寻踪太行古寺庙》两本书,受到了有关专家和读者的普遍欢迎。由于我们这两本书的影响,晋城不仅出现了拍摄古村落的热潮,而且使不少古村落得到合理开发。

何种机缘,你们开始关注上党地区的古戏台?

A:晋城不仅有全国最早的古戏台,而且建筑形制多样,存量十分丰富。虽然在前两本书中都有所介绍,但却不能表现出它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系统拍摄和整理古戏台是我们出版前两本书后接着做的一件事。

Q此专题拍摄了多长时间?共拍摄了多少古戏台?如何找到这么多古村落中的戏台?

A:考察上党古戏台是一件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仅考察晋城地域的还不够,要想搞清上党古戏台的产生、发展和现状,还必须扩大视野。有关戏台资料的来源,一是查找当地的乡土资料,二是找文物部门做向导;若既无资料又无向导,只好苦苦寻觅。四年多来,我们先后走过上党地区100多个乡镇,500多个村庄。拍摄和整理有价值的上党古戏台380多座。而且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

Q戏台体量原因,无法进行人工光线控制,所以只能在自然光下拍摄,是否需要根据戏台的角度和位置挑选拍摄时间,令其处于恰当的光线之下?如何处理?

A:由于戏台的位置是坐南朝北,对光线要求十分讲究。早晚的光线最理想,夏天上午9点后和下午4点前的强光线下就无法拍摄,只有在多云天或散射光下拍摄才有效果。为了表现戏台的庄重和雅致,我们多采用正面和侧面的角度拍摄,这是本书图片的成功之处。

Q你采取何种方式减小透视变形?有些照片,天空似乎是在后期制作中有过修改的,是否如此?

A:过去的两本书所用图,均使用传统胶片康泰时645和尼康F5相机拍摄。而这本画册的图片拍摄,除少量是10多年前用胶片拍摄的之外,均使用佳能EOS 5D Mark II拍摄,这对于后期处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为了表现照片的美感,在图片的后期制作上由我们的朋友对部分照片的天空和影响戏台效果的天线作了修改。某些戏台所处的地形和环境比较宽阔,我们利用戏台正北大殿前台的高角度,用中焦镜头拍摄,尽量减少变形。有的戏台受环境限制,就用广焦镜头拍摄。我们未用移轴镜头拍摄,对一些稍有变形的戏台,后期用电脑稍作调整。

Q画册的图文包含戏台的整体、局部、装饰等,文字包含该戏台的建造历史和形制,这种完整的呈现,是拍摄开始之前就想好了,还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呢?

A:关于画册的影像和文字表述,我要尽量做到完整准确。为此,我们对戏台的整体、局部、壁画、装饰、碑碣等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戏台建筑风格的演变不仅表现在整体上,还表现在梁架、斗拱、雀替、台柱、柱础等建筑装饰上。这里有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先生的指导,还参阅了大量国内知名戏曲文物专家的有关专著,这对于画册中古戏台的历史沿革、建筑特征以及系统分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Q这种肖像化的拍摄和结集方式,是受到何种启发?是否有哪类以往作品触动到你,采取这种形式?

A:我们出这本画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把上党古戏台这一珍贵历史遗产详细地记录下来。因此,用肖像化的拍摄和结集方式是记录和保存的最好形式。目前在国内还未见到过这种类型的画册,因此也无法用来作参考。为此,我们曾数次赴上海与负责装帧设计的吴正廷先生研究商谈,才决定了这本画册的出版摸式。

你们对对此题目带着感情,但影像和文字不滥情,你们为何这样以档案的方式做这个专题?

A:上党古戏台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20世纪80年代上党戏剧院的栗守田等老前辈考察时,有保存价值的古戏台达2000多座,但时隔30年已在惊人地消失着。记得2010年3月12日,我们原计划到阳城县东冶镇拍摄考察独泉寺,但因单位有事未去,结果3月14日一场大风把该寺的大殿和戏台全部吹塌。2011年春节刚过,我们从沁源县驱车100多公里到该县的涧崖底村去拍摄考察介子推祠,但2009年冬因庙内失火,使这座祭祀春秋晋国贤士介子推而建的珍贵神祠毁于一旦。当然除此以外,还有拆旧改新,不按照原貌重建的。我之所以要讲这些,是想说这些珍贵的古戏台保护应尽快列入议事日程。这不仅是文物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否则,愧对我们的先人。

完整综合的记录

上党古戏台是夫妇二人的第三本书,摄影作品和文字说明互为补充。没有夸张的摄影语言,目的不是抒情表现。影像风格写实,几乎统一从正面拍摄戏台,仿佛是在给这些戏台拍摄肖像。除了正面照片,同时也拍摄相应的壁画、装饰、碑碣等建筑细部,在文字的部分则介绍戏台建筑、装饰风格与戏曲发展的演变关系,表明了戏台是戏曲呈现的场所,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综合载体。

罗列“呆照”产生的力量

肖像化的拍摄方式,让我们想起德国贝歇夫妇的拍摄方式:单幅照片的摄影语言平实,成组的照片在一起呈现,显示出作者观察梳理被摄对象的意图,与精准记录同样重要的是照片的组织方式。也许夫妇二人的拍摄并无类似艺术家的创作野心,不过影像自然有它的力量,例如:他们注意拍摄修葺前后戏台的不同状态;仍然在演出的戏台;挂在戏台上的当代标语、牌匾、也都被记录了下来;除了存在于寺庙古村中的戏台,那些在学校或政府院落内的戏台,与现代乡村建筑共存的方式多种多样;更值得细细品味的还有民居中的戏台,被当作住宅、门楼、晒台、库房或者羊圈,曾经的戏曲表演功能远去,反而被村民开发出五花八门的新功能……这些都是影像真实记录下来的信息。在大量的格式统一,略显呆板的照片中,这些信息愈发明显地显现出来,观者的知识背景不同,审美偏好不同,能从这一系列照片中发现不同的趣味,所以这样的一组照片会呈现更开放的姿态,等待不同的观者去自己发现,这是与“表现古建之美”的照片不同之处。

那些经过处理的天空

正如作者在采访中表示的,“为了表现照片的美感”,某些照片的天空是经过后期处理的,进行过调整,或者“换天”,但是,此种拍摄方式,要求每张照片具有高度的写实性,天空是否完美漂亮,不是照片要完成的任务。真实的天色不一定“漂亮”,但它包含着该地区的气候地理信息,这是“写实”这个任务的一部分。换成蓝天白云,笔者以为也许是唯美化处理风景照片的习惯使然,同时,作者对自己拍摄行为的认识,还有以往的积习影响。

让专题更深入

这个专题项目,系统地拍摄了上党地区现存的古戏台,除了作为一种存档,我想作者是希望能有助于这些古建的保护,乃至某种方式的开发,或者说“再生”。笔者设想,除了拍摄戏台,如果能呈现戏台附近的古街区现状,从戏台作为古代乡镇公共空间的角度去看,审视古代乡镇空间规划,思索与当下空间的功能性衔接,从文化空间的延续,乡镇文化建设的角度去提供一些呈现,是否会让这个专题项目具有更开放的功能呢?例如,能否利用古戏台这个最棒的建筑实物遗存,作为乡镇的公共文化中心,重新规划利用这个空间。也许不失为一个思路,提供给快速建设中的乡镇政府,或农村建设的决策层。

上一篇:选择偏光不马虎 下一篇:9招用好自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