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当前中学生挫折教育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6-24 09:34:27

浅析我国当前中学生挫折教育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成熟,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和不断变换的思维方式,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挫折,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学生挫折教育不足的原因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试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挫折;挫折教育

Abstract: high school life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mature, in the face of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nd the fast pace of life and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way of thinking, in the study, life and interpersonal, self evaluation may have setbacks, produce all sorts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ffect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students. This paper, from the current setback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ack the reasons for the start, to analyze it, and tries to offer solutions.

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tbacks; Setback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身为社会一员的中学生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抗挫折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现象。

一、中学生挫折教育不足的现象及原因

中学生挫折教育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多种阻碍和限制因素中,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中学生自身因素

我国中学生挫折教育不足,就中学生自身的原因而言,主要表现为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缺失、中学生缺乏自我挫折教育意识和中学生的自我期望与现实的冲突等三方面。

首先,中学生自我实现需求缺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行为由动机支配,需求会引起动机。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爱、情感、归属与自尊的需求,如中学生强烈地要求父母、老师、朋友尊重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好评。一旦自我实现的需求缺失,预期的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使其产生紧张、焦虑及至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反应,即在心理产生挫折感。

其次,中学生缺乏自我挫折教育意识。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用积极的态度正确面对挫折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当前的中学生仅仅是接受挫折教育知识和挫折应对方法的灌输,缺乏对自我挫折教育意识的培养。中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挫折应对知识,往往在困难或挫折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不真正懂得如何积极主动的应对并从中成长。

最后,中学生自我期望与有效应对挫折行为不匹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往往出于很强的表现欲,对自己或他人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制定过高而实现不了的目标;如果动机受阻或者外界因素的干扰,目标无法实现,内心挫败感油然而生。

2.家庭因素

家庭不但是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塑造中学生情感、品质和性格的场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学生中往往存在这样的家庭影响因素,如父母无休止的吵架、关系僵化、甚至离婚都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性格孤僻,或者是离家出走甚至误入歧途。

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及与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都是造成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不强的影响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可以用物质条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物质的刺激下,孩子学习的目的不是通过学习知识来实现自我提高,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中。还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看到孩子的进步不及时表扬、鼓励,孩子犯错不是耐心地讲明道理却对其打骂,这样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无形的障碍。

3.学校因素

中学教育依然围绕应试教育,以中考、高考为“目标”,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一切。学校为了达到提高升学率的目标,以学习成绩作为分班的标准,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之间的心理不平衡。一些优等生虽然有“保护罩”的保护,但是自身形成较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学习任务,往往逃避现实、消极面对。同时,教师不当的言行也是造成在校中学生受挫的原因,如冷漠的态度、忽视的眼神、不平等的话语权等等。

4.社会因素

中学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某些社会因素使其遭遇挫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一切风俗习惯。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变迁带来的困混,价值观念的变革造成的价值混乱,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都是产生挫折的众多原因。

二、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施原则

中学生挫折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为指导,以咨询心理学、挫折心理学和人生学为依托,以教育学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现状而开展的教育,因此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知行合一原则

在中学生挫折教育中,“知”即是提高中学生对挫折的认知能力,“行”是指提高中学生受挫后的心理调节和培养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在挫折教育中,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应对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挫折知识及应对方法之后,就能够自觉地直面挫折和困难。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教育者在中学生挫折教育中应改变以往的单纯理论讲解模式而应以各种活动为依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2.预防补遗原则

在挫折教育中,预防原则是指在学生未遭遇挫折、自身并未产生消极情绪反应之前开展教育,以期避免学生出现受挫后的不良情绪或对此种情绪做出提前调整。教育者要及时掌握中学生思想发展趋势,对其因受挫而产生各种问题要防范于未然,以免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局面。

中学生挫折教育还要重视补遗的作用。在挫折困难发生之后也要“不抛弃、不放弃”。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受其特有生理心理的影响,他们向往自由,缺乏经验;善于表达,缺乏交流;善于设计美好的未来,缺乏承受失败的勇气,这些因素使得有必要事后开展补遗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心理学中适应个别差异原则,在中学生挫折教育中,教师要针对受挫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首先是根据男女生不同的性别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不同性格对待相同的挫折、困难也有不同心理反应。性格外向、开朗、善于交流的学生,往往能平静面对所遇到的挫折,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往往表现的无助、不知所措。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上一篇:关于商品住宅工程的分户验收验收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浅析西塘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