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中的天命信仰初探

时间:2022-06-24 06:10:43

摘要:冯梦龙在加工改编“三言”的过程中将天命信仰贯穿其中,并以此作为对民众教化的载体。“三言”中的天命信仰具体体现在姻缘天定、功名贫富天定,人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就是行善积德。“三言”中蕴含的天命信仰因素作为文本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叙事功能,对情节的推移、人物命运的发展都起暗示和收结的作用。同时借天命信仰的力量宣传封建道德,教化的目的也许会达到,但却使小说本身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效果受到了限制。

关键词:“三言” 天命信仰 行善 叙事 教化

古代文学中对“三言”的研究广泛而深刻,如关于“三言”的思想内容、“三言”的艺术创作,甚至关于“三言”在国外影响和与国外作品,如《十日谈》的比较都有显著的研究成果。与此相比,对于在“三言”中多有体现的天命信仰问题,研究还远远不够。

信仰是文化的一部分,属于心态文化。汉族天命信仰起源于原始信仰,历经各种形态的社会,跨越亘古遥远的时空传承下来,至明代,甚至至当代,对民族文化心理都有很大影响,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可想象。小说,可以看成是人类内在世界的具象展示,那么,小说对天命信仰肯定会有所体现,甚至有所运用。

一、关于“天命”信仰

“天命”观念中的“天”本是指皇天上帝而言,“命”则指上天的意志命令。天命指上天的意志或上天主宰下普通人的命运。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当作神,天能致命于人,决定人类的命运。早在殷周时期就已流行这一观念,当时的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帝的命令,称之为“天命”,以此作为统治人民的合理依据。孔子继承了殷周以来原始天命思想并将之发扬光大,他对“天”的理解是矛盾的,有时将天看成是有意志的神秘力量,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有时又看作是自然的天,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不管是有意志的天,还是自然的天,孔子认为人都应该敬天、畏天、尊天、法天,提出“畏天命”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的看法。在孔子看来,人性本于天,人的作用在于使天地正常运行,使万物健康发育,通过成己成物,使人性趋于完善,因此要“以德配天”,强调尽人事,这就给“天”赋予了社会伦理意义。为我们熟知的“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是指乐天知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不能实现时,孔子推之为命。之后宋明理学家把人性与道德也看作是“天”所给予的,使封建伦理秩序得到了永恒的理论根基。

“三言”共一百二十篇话本小说,除《老门生三世报恩》能确定为冯梦龙自己创作之外,其余作品多为对宋元明旧作的收集和改编,冯梦龙在改编这些旧作时,有一定目的性,即用通俗小说实施教化的目的。冯梦龙思想中有没有“天命信仰”,因无文献记载已不可知,但纵观这些小说,可以看到冯梦龙在加工改编时已将天命信仰贯穿之中了,并以此作为对民众教化的载体。“三言”中的天命信仰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姻缘天定。《醒世恒言》第八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有一首诗:“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力谋求。有缘千里也相投,对面无缘不偶。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注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诗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姻缘天定思想,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对恋人阴错阳差错配姻缘,几家人互指对方骗婚闹上公堂,由乔太守主持公道,让三对鸳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这里的姻缘天定思想成为乔太守礼顺人情的思想武器,也成为了婚姻自由新思潮的有力支撑。

总体看来,“三言”中的爱情婚姻故事表面为婚姻的宿命安排,深层中却包含着对于包办婚姻和不幸婚姻的反抗,并反映这种反抗的合理性。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和《吴衙内邻舟赴约》等篇既肯定私情,又用姻缘天定来化解与世俗的矛盾,冯梦龙的情教观也屈从于封建思想,而以冥数、天命为手段。

(二)功名贫富天定。孔子对天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敬畏天命到认识天命再到顺天命。《论语·颜渊》中还提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三言”中的一些故事也宣扬了功名富贵天注定的思想。“三言”中唯一一篇能确定是冯梦龙创作的小说就是《老门生三世报恩》,从中可以看出冯梦龙信奉的也是儒家的天命观,在小说开头作者就发表一番议论,表达了自己对于成就功名的看法。冯梦龙虽然自己科场蹬蹭,但却积极劝人读书,并以功名天定、或早或晚的思想去安慰现实中没有得到功名的人,即使一生科考不得意,也不需埋怨科场黑暗或考官昏聩,只须认命,或继续等待自己的时运到来。

除此之外,一些篇章还宣扬君权天授的思想,如《喻世明言》中的《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和《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等,试图用权力天授的思想缓和阶级矛盾,让民众对帝王生出敬畏之心,同时还宣扬贫富天定,如《喻世明言》中的《杨八老越国奇逢》中的一首诗所说:“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穷通无定准,变换总由天。”

二、小说中的天命伦理观

既然命运都是天命决定的,人们把生命中的荣辱、福祸悉数归之为命运注定。这里,命运不是人格化的至上神,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一生的贫富如何,都已由不可抗拒的命运一一预定,那么是否个体行为就没有一点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呢?“三言”中的天是一个有意志的先验存者,她注视着人间的一切,人举心动念天已洞察,并且行善之人会感动天,降福于他;行恶之报必遭天报,由此推导出人要行善止恶,人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就是行善积阴德,行善,坏可以变好,可以改变面相,可以增寿、添子、享富贵,市民们的一切生活理想通过行善都可以达到;同样,作恶的话,好也可以变坏。

如《喻世明言》中的《裴晋公义还原配》,裴度的少年时,有人相裴度有纵理入口,法当饿死,后因游香山寺中,于井亭栏杆上捡到一条宝带,坐守等待失主,果然一会一妇人啼哭而来,说这宝带是用来赎狱中的父亲的,裴度将宝带交还妇人。后又遇到之前的相士,相士大惊说,裴度骨法全改,不再有饿死之相,一定是积了阴德。裴度将还带之事告知,相士说这是大阴功,他日必富贵两全。后裴度又义还原配,最后寿过八旬,子孙蕃衍。这样的故事对小说的受众来说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与佛教提倡的今世做善事以决定来世的存在状态相比,今世的善报更具有吸引力。

“三言”中的恶报主要体现在取人性命有报,负心有报,乱权害忠臣者有报,奸淫作恶有报上,体现了作者的道德判断。脍炙人口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沉江后,李甲因负心而“郁成狂疾,终身不痊”,孙富“得病卧床月余,终日见杜十娘在旁诟骂,奄奄而逝。”“人以为江中之报也。”

既然善恶有报,为何历史上一些忠臣不得善终,奸臣反而长享富贵?《喻世明言·游酆都胡母迪吟诗》正解答了人们的疑问。小说中的主人公胡母迪来到阴间,质问冥王天道为何不辩忠佞,最后小说回答说:“夫天道报应,或在生前,或在死后;或福之而反祸,或祸之而反福。须合幽明古今而观之,方知毫厘不爽。”

然后胡母迪又遍游地狱,尽观恶报,见到历代奸臣恶相、奸淫作恶、贪赃枉法者被打入“普掠之狱”,受尽酷刑如秦桧等人“皆被发,以巨钉钉其手足于铁床之上,项荷铁枷,举身皆刀杖痕,脓血腥秽不可近。”而历代忠良节义之士被安置在“天爵之府”,景致又是别样,“殿上坐者百余人,头带通天之冠,身穿云锦之衣,足蹑朱霓之履,玉珂琼珮,光彩射人。绛绡玉女五百余人,或执五明之扇,或捧八宝之盂,环侍左右。”托生则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这里的天命不再是使孔子畏惧的那个深远幽渺、庄严肃穆的“天”了,而是在编者劝善教化这一编辑目的出发下的一个工具,将儒家伦理置于人们信仰的天命之下,以人们对于这份超自然力量的恐惧来实现其教化的目的。

“三言”表现的是伦理型文化,将道德寓于天命信仰之中,而伦理型文化对它也起了限制作用。冯梦龙在改编过程中有意夸大了人们信仰和崇拜的“天命”力量,她可以赐人祸福,改变人的命运,前提是人们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借天命信仰的力量宣传封建道德,教化的目的也许会达到,但却使小说本身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效果受到了限制。

参考文献:

[1]顾起元.客座赘语·俗侈[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冯梦龙.警世通言[M].山东:齐鲁书社,1985.

[3]冯梦龙.喻世明言[M].山东:齐鲁书社,1985.

[4]王昕.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冯梦龙.醒世恒言[M].山东:齐鲁书社,1985.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7]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上一篇:文学语用学视角下对《爱玛》中会话含义的解读 下一篇:展中国之韵,律动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