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淼岁月中的海峡茶人

时间:2022-06-24 05:47:10

从古至今,一直以来,海峡茶事频繁,涌现出众多热爱中华茶文化、也为海峡两岸交流贡献毕生心力的人士,他们如暗夜中大海航行的灯标,为今日世界之茶事指明前进的方向。正因为有了他们,海峡茶事这朵花才愈开愈盛,成为今日两岸的重要经济支柱。而我们,且真诚地聆听,这每一颗茶之灵魂的心声,在岁月中,期待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拥有最坚韧的茶之品格。

林凤池

冻顶乌龙茶之父

是从林凤池引进冻顶乌龙这个品种以来,台湾的茶业才得以发展,因此他被认为是“冻顶乌龙茶之父”,其在海峡两岸茶业的发展史上堪称开拓者。

林凤池,字文翰,祖籍福建,今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人,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他自幼家境贫寒,却因为勤奋好学,而受到乡邻们的照顾。公元1855年时,林凤池带着乡邻为其筹集的路费渡海福州,考取举人并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衙就职。

中举后的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以报乡邻多年来对自己的扶持之恩。因为早就听说武夷茶的大名,他在回台湾前特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林凤池上得山来,只见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龙茶后,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强身的作用,因此钦羡不已。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见林凤池一心向茶,便赠送给他茶苗36棵。林凤池把茶苗精心带土包好,带回台湾南投县。乡亲们见到林凤池已经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便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把36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精心管理。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海拔高700米,因雨多山高路滑,到山上种茶时,上山的茶农必须绷紧脚尖(冻脚尖)才能到达山顶,故得此名。由于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开始不断吐出绿油油的嫩芽,很快就成了一片茶园。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乌龙茶。这茶在山上采制,却在山下就能闻到清香,而且喝起来口感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后来林凤池奉旨进京,他把这种台湾乌龙茶献给了道光皇帝,道光帝饮后连声称赞:“好茶,好茶。”他问这是什么地方的茶,林凤池回答是福建茶种移至台湾冻顶山采制的。于是道光帝说:“好吧,这茶就叫冻顶茶。”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茶名的由来。

时至今日,冻顶乌龙早已是台湾省出产的乌龙茶珍品,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其制法近似青心乌龙,但味更醇厚,喉韵强劲,香气尤浓。传统的冻顶乌龙茶带有明显焙火味,它色泽墨绿油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有花香略带焦糖香,滋味甘醇浓厚,耐冲泡。如今,它早已享誉我国台、港、澳及广大内陆地区,并远销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据台湾省史料记载,是从林凤池引进冻顶乌龙这个品种以来,台湾的茶业才得以发展,因此他被认为是“冻顶乌龙茶之父”,其在海峡两岸茶业的发展史上堪称开拓者。

此外,因冻顶乌龙而闻名的鹿谷乡,如今也成了台湾省著名的茶乡旅游景区。行走在鹿谷乡间,清新的空气里随时都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沿着乡内各主要道路,处处可见采茶、制茶、泡茶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置有品茶区,鹿谷人的问候语也是“有空来喝茶!”可以说,到鹿谷乡看茶、买茶,已经是台湾茶人的一种期待。

连横

记录两岸茶业交流的第一人

连横对于两岸茶业交流的记录,前无古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见证人。

连横(1878~1936年),字雅堂,荣誉主席连战之祖父,祖籍福建漳州,台湾省台南人。自幼喜好读书,稍长即搜集台湾人民反割据斗争史料,富有爱国思想,著有60万字的《台湾通史》,被誉为台湾省“史学第一人”。

在武夷山茶博园中有一尊连横的塑像,这塑像同苏轼、陆羽、朱熹、范仲淹等历史名人的塑像排列在一起,见证了连横对两岸茶业交流所作出的贡献。据载,民国初年时,连横曾入清史馆,后返台潜心著书,致力研究台湾史,编撰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考释》、《大陆诗草》等书。在连横所编的《台湾通史》卷二十七・农业志中记载:“……台北产茶近约百年。嘉庆(1796~1820年)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桀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盖以台北之地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为盛……”由此说明,台湾之茶是由祖国大陆武夷山传去的,并在台湾得到传播发展,成为台湾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就此,连横对于两岸茶业交流的记录,前无古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见证人。

连横一生嗜茶,是台湾功夫茶的个中翘楚,他对功夫茶的茗品、鉴水、茶器、茶术四个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茶方面,他爱武夷茶胜过台湾省任何一位茶人。他有《剑花室诗集》茶诗二十二首,其六为“新茶色淡旧茶浓,绿茗味清红茗秣。何似武夷奇种好,春秋同挹幔亭峰”。连横不但了解武夷诸景,更了解武夷茶,他认为武夷茶是最好的名茶。

连横之所以喜爱武夷茶,与其茶性、茶味有关。他认为,武夷乌龙茶性温,绿茶性寒;乌龙茶味浓,绿茶味清。乌龙茶性温,出自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崇安县令王梓的《茶说》:“茶性,他产多寒,此独性温。”连横接受这一说法。另外,他说北京人饮茶,红绿俱用,“皆不及武夷之美”,其原因在于“红茶太过浓,绿茶太清,不足入品”。他认为安溪铁观音是上品茶,但茶性寒冷,不能常饮,如果“合武夷茶泡之,可提其味”,进一步表明了他对武夷茶的重视。

连横是台湾南部茶文化学家的代表,而他的茶学理论却是台湾茶文化的正宗,这个理论以武夷茶文化为基础,凝聚了他毕生研究的心血。后人为了纪念他对海峡两岸茶文化的贡献,便在其1926年时住过的故居―杭州葛岭路17号玛瑙寺内,建起了“连横纪念馆”,以追思这位功绩卓著的学者。

张天福

世纪泰斗

今年已101岁高龄的张天福,依然精力旺盛。他的养身健体之道就是饮茶。他认为“茶是万病之药”,所以一天也离不开它。

张天福,1910年8月18日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父亲张绍尧擅长内外科,母亲刘贞清则精于妇产科。1911年,张天福一家三口迁回故土福州,开办了遂生堂西医局。张天福于1916~1922年就读于福州宫巷私立塾本小学,1923~1927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持志中学。

中学毕业后,张天福面临上什么样的大学这一人生择业的关键一步。作为名医世家的独生子,父母希望他能够继承祖业,攻读医学,成为一名医生。但他想到祖国农业落后、人民缺衣少吃,又看到家乡―福建三大特产之一的茶行业衰败不堪,就和几个同学决心报考农业学校,为振兴祖国的茶业出力。张天福于1929年先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一年的基础课程,旋即于1930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2年毕业时,张天福获农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张天福回归故里,应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之聘任,任生物系助教。他除积极参加建立实习农场,为筹办农学院系创造条件外,还大量搜集并研读有关茶叶资料。1934年6月,张天福获福建协和大学资助,东渡日本,并转道台湾省实地考察茶业。1935年,他再次赴台湾考察茶叶生产情况。1935年8月,张天福到福安县创办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任校长兼场长。1939年,因抗日战争,学校与茶场分别内迁至连城和崇安(现武夷山市)。1940~1942年,张天福在崇安创办福建示范茶厂,任厂长兼苏皖技艺专科学校副教授。1942~1946年,他回到协和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兼该校附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校长。1946~1949年,张天福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崇安茶叶试验场场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天福先在崇安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实业厅崇安茶厂厂长,后调到中国茶叶公司任技术科长,1952年调任福建省农业厅茶叶改进处、特产处任茶叶科长、副处长,享受教授级待遇。1957年张天福被错划为“”,1980年 。退休后的1982年,张天福受聘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顾问,主持省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他先后被选为福建省政协第一、第四届委员和第五届常委。他还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所列的十大茶叶专家之一,目前是惟一健在者。

今年已101岁高龄的张天福,依然精力旺盛。他的养身健体之道就是饮茶。他认为“茶是万病之药”,所以一天也离不开它。他极力推崇我们祖先创造的宝贵财富中国茶文化,也高度评价福建茶叶从唐宋以来对发展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张天福说,随着中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日本形成了“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在新加坡形成了“和、爱、谦、静”的新加坡茶艺;在我国台湾省也有“和、敬、恰、真”的台湾茶艺。但他同时认为,这些都不能完整地体现茶文化的精神,他更主张综合中国茶圣唐朝陆羽《茶经》所提的“茶最益精行俭德之”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所提的“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提出以“俭、清、和、静”为内涵的中国茶礼。他说:“俭就是勤俭朴素,清就是清正廉明,和就是和衷共济,静就是宁静致远,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从唐宋以来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

正因有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世纪传奇的张天福老人,仍然坚持多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黎明即起,清茶一杯后晨练“国粹”,再听一段新闻广播或浏览报纸,然后又迈着矫健的步伐投入新一天的各项茶事活动。

李瑞河

世界茶王

李瑞河经营的天福集团,其品牌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靠规范化的管理来体现的。他常教导员工:“成功是小优点的积累,失败是小缺点的疏忽。”经营品牌不同于干个体,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都需要非常讲究。

李瑞河,1935年12月10日出生于台湾省南投一个植茶世家,祖籍福建漳浦。1953年创立台湾天仁集团,1933年时,赴大陆开拓天福集团,培育了天仁茗茶、天福茗茶两大世界知名品牌,其中,天福茗茶现为两岸首家茶业类股票上市公司。

天福集团现有天福茶业有限公司茶厂、天元茶业有限公司茶厂、夹江天福观光茶园、天仁食品厂、天福茶食品厂、安溪天福铁观音茶厂、华安天福铁观音茶厂、天福龙井茶厂、天福普洱茶厂等9家工厂。还拥有两家茶博物院、两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一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另外,还有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现在的天福集团集茶叶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2011年9月14日,天福茗茶开始招股,发行新股2.086亿并于9月26日挂牌。截至2011年3月底,公司茶产品的零售门市及专卖点已有1,062家。

因为出生于茶农世家,李瑞河从小就在茶园劳作。成人后,李家为了生计,弃农从商,举家搬迁到台湾省高雄市开设“铭峰茶庄”。李瑞河子承父业后,以“无年无节、不眠不休”的拼劲拓展基业,曾以一部脚踏车跑遍高雄、台南等地。慢慢地,他以自己的勤劳和诚恳打开了当地市场。1961年11月10日,26岁的李瑞河在台南市西门路开设了第一家“天仁茗茶”,而开店的4万元台币成本中,有一半是妻子的陪嫁。李瑞河背负着无限亲情和责任,发誓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去实现创业宏愿。到1990年时,天仁集团在台湾省已经拥有60家连锁店。随着茶叶市场的扩大,天仁茗茶逐渐开拓海外市场,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拥有了50家连锁店。

在称雄台湾茶叶界、进军海外市场非常成功时,李瑞河一直就梦想着来大陆、来自己的故土走走看看,来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李瑞河说:“不是我爱台湾太少,而是我爱整个中国更多。”1988年,他第一次踏上了故土福建漳浦县沙西镇西夏寨村,寻根拜祖,表达了浓浓的思根之情。1993年,李瑞河终于在故土福州创办了他在大陆的第一个茶业公司―天福茶业有限公司。接下来,他又建立了1500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及茶叶加工厂,并在闽侯上街镇创办了天元茶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茉莉花茶、绿茶、乌龙茶的加工、拼配、包装、出口等业务。他还在老家漳浦的324国道旁购地100亩,创办了天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天福茶庄)。1997年l0月,在天福茶庄的正对面,324国道的另一侧,李瑞河又购地50亩,投资200万美元兴建了天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立足漳浦的60万亩水果基地,开展水果深加工,生产高档蜜饯,为当地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开销路。天福、天仁公司的建立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现在盘陀镇的324国道段已今非昔比,天福成为很多漳浦人择业的首选。

李瑞河经营的天福集团,其品牌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靠规范化的管理来体现的。他常教导员工:“成功是小优点的积累,失败是小缺点的疏忽”。经营品牌不同于干个体,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都需要非常讲究。天福的茶叶全都是当年茶,绝不掺杂旧茶。店内五金筒的陈列、品茗桌的摆设、茶壶嘴的朝向都有一定之规。茶针断了、茶盅边沿有缺口都不能继续使用。同时,李瑞河还非常注重培养员工的个人气质,在茶庄内经常举办“传统文化讲习班”,聘请老师给员工讲授“三字经”和“弟子规”。如今顾客走进天福,随时能看到一张张自然微笑的脸庞,听到“早上好”、“欢迎光临”等礼貌用语。李瑞河认为,茶是最有文化的饮料,也是文明的象征,天福茶店要带领每一位顾客充分体验这种茶文化。

吴振铎

台茶之父

吴振铎在台事茶数十年,毕生致力于茶树育种、茶园机械、茶叶制法及评鉴之研究,先后育成台茶1~17号等17个茶树新品种。他将满腔赤子情怀,全部投入到了台茶的发展事业。

吴振铎(1918~2000年),中国茶叶大师,农学家,教授,别号英,生于福安东门双井巷,是地道的福建福安人。

吴振铎的祖父是清朝秀才,父亲经营果园和茶园,他从小便与家人一道植茶,一生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1936年吴振铎考入当时全国唯一一所高级茶科学校―福建高级茶科学校(系该校首届毕业生),后又就读于福建农学院,主修农艺。1946年时,吴振铎担任福建省立福安高级茶叶职业学校教导主任。

1947年,吴振铎去台湾度假时,应台湾省农业试验所之聘,担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平镇分所所长,1952年起兼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1958年,吴振铎首创了茶园耕作法,进行改良综合示范,奠定了台茶生产之基础。1968年,吴振铎任台湾茶业改良场场长。1982年时,他在台发起成立了中华茶艺协会,并担任一、二届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吴振铎在台事茶数十年,毕生致力于茶树育种、茶园机械、茶叶制法及评鉴之研究,先后育成台茶1~17号等17个茶树新品种,其中,以其祖母和母亲名字命名的适制乌龙茶之台茶12号(金萱)及台茶13号(翠玉)在台湾省广为种植,被农民尊称为“台茶之宝”,他将满腔赤子情怀,全部投入到了台茶的发展事业。

从1947年接任平镇试验分所所长至1984年任台湾省茶业改良场首任场长后至研究员退休,吴振铎连续服务于茶业37载,先后在各学术杂志及报纸上发表文章达100篇。他曾多次前往印度尼西亚、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参加国际性茶叶学术会议,亦去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欧洲多国,以及美国主要城市考察当地茶业的生产及市场消费情形。当时平镇实验所分所以及后来茶业改良场的员工虽不多,但被保送往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所进修硕士及博士学位者不下十余人,吴振铎在台茶人才的培养方面,可谓不惜余力。

吴振铎身在台湾却一直心系家乡,他一心想把自己培育出的茶叶新品种带回家乡,造福家乡茶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迟迟不能如愿。直到1988年,吴振铎才终于回到故乡福安探亲,并访问闽、浙、苏、湘四省,与大陆茶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探亲之行,吴振铎还带回了“金萱”、“翠玉”和“软枝乌龙”等茶叶新品种。现在,这些品种已在大陆几个省区推广种植。在福安当地,这几个品种在松罗、溪柄、甘棠、穆云、范坑、社口、上白石、潭头等乡镇已推广了数千亩。优良的茶树品种,不仅使福安人民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也造福了所有大陆人民。

1989年9月,吴振铎再次率团回到福建参加闽台茶业学术交流会议。因吴振铎的两次大陆之行,此后海峡两岸的茶业学术交流活动日渐活跃。所以,尽管如今吴振铎已仙逝多年,但两岸茶人都怀念这位为促进闽台两岸茶文化交流而作出贡献的“台茶之父”。

范增平

推动两岸茶艺交流的使者

范增平可说是第一位把茶艺带入中国大陆的使者,多年间,他深入走访大陆18个省市的产茶区及台湾省的茶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

范增平,生于1950年,为台湾省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和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出版有《台湾茶文化论》、《台湾茶业发展史》、《中华茶艺学》、《生活茶艺馆》、《生活茶叶学》、《喝杯好茶》、《台湾茶人采访录》、《中华茶人采访录》、《台湾茶艺观》等多部著作,并多篇。

范教授是台湾省新竹县的客家人。以前新竹地区的茶产量占全省的大半,而种茶的人也多是客家人,所以范家虽然没有种茶、卖茶,但生活中处处有茶。多年的耳濡目染,使范增平深受影响。1981年时,他辞去工作,捐出自己的财产,并典卖掉两栋房子,专心致力于和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茶艺活动。

当时,范增平发现一直蓬勃兴盛的茶艺活动,并没有把茶艺和平、理性的本质,扎根到人们的心中。茶文化在一些商人的炒作下,被商业化、商品化,而茶商品又没有标准化、规范化,于是茶艺活动的繁荣表象,只徒然地炒热了茶叶及其周边商品的价格,让某些唯利是图的人获取暴利,形成只要茶不要道的现象,这种发展令范增平痛心疾首。他认为要有一些更具体、更根本的作为,来改善社会人心,否则社会不可能有和平与友爱。于是在1986年,范增平捐资设立了“良心茶艺馆”,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茶点给大众享用。茶馆内没有价目牌和收银员,只有一个良心箱,来喝茶的人,自己凭良心付费,自由投钱入良心箱。范增平希望以这种自觉的付费方式,来唤醒人们的良心,以缓和社会上猜忌、仇恨和唯利是图的观念,更希望借此来推动“世界良心运动”,来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安乐。

为证明他的茶艺馆不是搞噱头,范增平将300万元台币的积蓄放在银行当准备金,同时下定决心,无论盈亏,“良心茶艺馆”最少要开满三年。起初,茶艺馆的收支不能平衡,范增平只有紧缩自己的开销,但为了宣扬茶艺良心,他发誓再苦也不退缩。令范增平没想到的是,“良心茶艺馆”竟然撑了十年,后来因另有新阶段的任务,才在1994年时结束。

范增平常感叹自己不是企业家,没有丰沛的财力为茶文化进行实践。于是,他决定从理论和批判中建立规范,继续为茶艺的健康发展奋斗。就这样,范增平将20多年的探索所得,编撰为《茶艺学》、《生活茶叶学》等书,提供教学所需。他还将充满禅、道、儒思想学说的中华茶艺归纳成“三段十八步”操作法去演绎茶艺内涵,这样,理论可以实践,而实践有理论基础。并且,他还自费出版了7册《中华茶人采访录》,为“茶人”这个词下定义,也为当代的中华茶人留下历史记录。另外,他还在各种刊物上定期或不定期地撰写文章,对当前的茶文化现象提出建议。

范增平可说是第一位把茶艺带入中国大陆的使者,多年间,他深入走访大陆18个省市的产茶区及台湾省的茶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范先生通过自己不遗余力的活动,推动了海峡两岸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张家坤

缔造海峡茶业交流第一平台

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在张家坤同志的领导下,搭建起了和谐发展的桥梁与平台,为福建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张家坤,1942年生,福建福州人,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管系。1978年到福建省电子工业总公司工作,历任企业管理处处长、副总经理,2004年12月当选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家坤同志自担任福建省委工作以来,一直十分关心福建的农业企业,尤其是茶企业的发展。2008年10月18日,经过各有关方面的长期努力,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在福州成立,协会定位是海峡两岸地区有关茶产业、茶文化的法人和自然人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组织,以推动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的繁荣,促进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茶产业及茶文化的合作交流。张家坤当选为第一届协会会长,并作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在他看来,福建是茶的发祥之地,而茶是福建的吉祥之宝,茶业协会应该成为茶之平台,紧密联系茶农、茶工、茶商、茶人,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以科技和法律服务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品牌、品位、品质等各方面,助推福建增强竞争力和软实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努力。

福建是全国产茶大省,全省茶园面积、茶叶总产、单产、品种数量、平均单价、茶叶销售总额、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特种茶数、品质、发源地茶类、出口总量、出口创汇等十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合并福建省茶叶学会、茶叶协会、茶文化研究会、茶产业促进会等力量,统筹了原有的专家队伍和技术人才,统一了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平台,统一了市场推介活动,同时还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自协会成立至今,张家坤一直深入省内茶乡各地,通过三个方面全力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一是保质量促生产。在国际金融危机和茶叶受灾时组织调研和产销形势分析会;组织企业与外省业界加强交流合作,了解市场行情,交流学习先进技术;牵头制订行业自律公约;参加福建乌龙茶国家标准、福州茉莉花茶标准审定;推动有机茶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推行从种养到加工的庄园式茶园管理。

二是宣传推广促销售。协助举办了多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组团参加香港国际茶展、国际茶业大会等一系列省外大型专业展会,并在展会上整体推介福建茶的区域品牌;指导各地举办茶叶评优活动;指导地方和企业申报认定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此外还举办了一系列茶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闽茶和茶企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帮助企业用最低的成本结识了新客户,构建了营销渠道。

三是紧抱团促交流促联合。积极推进成立茉莉花茶联盟、水仙茶联盟、铁观音同业公会等组织,促进同品种闽茶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积极推进与协调组织各地市协会和省外闽茶协会之间的交流合作。

如今,茶已不光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文化。宣传闽茶历史、挖掘弘扬闽茶文化、建设茶企业交流场所、茶文化宣传活动基地,是福建茶业发展的需要。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在张家坤同志的领导下,搭建起了和谐发展的桥梁与平台,为福建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蔡荣章

无我茶会创办人

蔡教授创办的无我茶会是源于台湾的一种新茶道形式,也是源生于中国本土的新茶道文化,为当代茶道思想的重要载体。

蔡荣章教授生于1948年2月,台湾省高雄人,现为漳州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台湾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陆羽茶艺中心总监,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副会长。他是无我茶会创办人,他主编了台湾《茶艺月刊》,出版了《无我茶会》、《现代茶艺》、《无我茶会180条》、《现代茶思想集》、《茶道教室》、《茶学概论》、《茶道基础篇》、《茶道入门三篇》、《说茶之陆羽茶道》等多部著作,是大学教材《中华茶艺》副主编,并多篇。

蔡教授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已经有30年,他所创办的陆羽茶艺中心成立于1980年,既是台湾省著名的茶文化传播机构,也是茶艺的培训和考试中心。三十多年来,在台湾省内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茶艺师。在蔡教授的学员中,既有中国人,也有日、韩、美等其他国家的民众。在蔡教授构建的茶文化系的课程体系中,艺术、哲学类的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们不仅要学习诗词文学、历史、化学、哲学等基础课程,还要学习中西音乐、绘画、雕塑、美仪、话剧等艺术课程。因为被称之为文化的,内涵必然深厚、知识结构必然多元、修养必然多层。蔡教授认为:“在茶文化中,其实包含了美学、思想、伦理等各方面的内涵,所以在茶文化系就要修习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课目,因为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可爱’的人,让他们懂得艺术,会欣赏美,成为一个有文化气质的人,使其在表现茶之文化性时能更具体而有效。”

对如今身为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的蔡教授来说,构建比较完备、丰富、正确的茶文化思想体系,将天福茶学院的茶文化系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茶文化科系是他不懈努力的目标,为此,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天福茶学院的工作中。许多台湾省内的茶艺事物他都放下了,蔡教授把人生的重心,全都转向了茶学院的工作。他风趣地套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孙中山先生是非革命的事不做,而我是非茶文化的事不做”。

蔡教授还把他多年来对茶文化实践和追求的思考,总结写进了《现代茶思想集》,他的茶道思想和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社会。他对中国茶文化的一些概念,比如茶艺和茶道的划分、茶与花的冥想、茶味和茶香的表达等,都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求和阐述。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在台湾时空下所形成的茶文化理念的独特魅力。如何表现茶最好的特质呢?蔡教授认为,只有严谨的茶道才是茶道艺术的出路。

另外,蔡教授创办的无我茶会是源于台湾的一种新茶道形式,也是源生于中国本土的新茶道文化,为当代茶道思想的重要载体。它自1990年5月开创以来,已成为世界主要喝茶地区通行的茶会形式,目前正在各地爱茶人群中流行开来,其人数也从首次的60人发展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参加,影响日益深远。蔡教授表示:“‘无我’其实是个佛学概念,所谓‘无我’是指世界上本无物质性的实体存在,人本身无常恒的主体,万物也无常恒的自体。因此,人类的一切妄想都是无意的,消灭这些妄想就能达到清静的境界。‘无我茶会’正是试图通过茶,通过‘为别人泡茶,别人为你泡茶’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形式,使人们步入‘清静’的境地。”

泽道法师

首倡海峡两岸禅茶文化交流

泽道法师在武夷山的丹山碧水中,一直坚持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禅文化为线索,链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国学文化,并通过多种形式,加深海峡两岸对茶的交流。

泽道法师,法号慧华,号圆定,1960年出生于福建建阳市一个佛化的家庭,13岁即皈依佛门。为找寻人生的另一种答案,他在1980年高中毕业后毅然剃度出家。为了领悟更深的佛理,同年12月,他到中国佛学院苏州灵岩山分院学习,毕业后常住苏州灵岩山寺,并担任副寺。

在苏州灵岩山寺期间,泽道法师四方参学,遍访名山大川,当见到武夷千年古刹―天心永乐禅寺满目疮痍、破败不堪时,他深感痛心。为报佛恩,他开始重修古寺,天心永乐禅寺被彻底整修一新,而武夷佛教至此也更上一个台阶。

其实,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是名茶大红袍的祖庭、中国乌龙茶的诞生地、功夫茶的发源地,以及台湾名茶冻顶乌龙的故乡。武夷山自古以来,由于高僧辈出、禅风和悦、茶韵幽远,被称为“茶禅一味”之典范。在这里,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与茶家的雅气,共同谱写了以“正、清、和、雅”为核心理念的武夷山禅茶文化,可以说,武夷山禅茶文化是两岸血脉相连的重要见证。

多年来,泽道法师一直致力于推广武夷山的禅茶文化,他发起创立了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禅茶论坛并亲任研究会会长,同时,聘请张天福任名誉会长,骆少君任高级顾问,聘请吴甲选、楼宇烈、方立天等学者专家任顾问。为了传播禅茶文化,2007年9月19~21日,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联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台湾禅茶道文化基金会、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武夷山景区管委会等各界机构,携手举办了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大红袍)文化节,海内外佛教界、茶学界、文化界、传媒界共1000多人出席盛会,两岸四地500位高僧为天心禅寺开光加持,举行祭茶祈福大法会,有60多家媒体莅临报道,盛况空前。

在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上,有一瓶取自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山泉水和汲自武夷山的山泉水交融在一起,共同冲泡由台湾冻顶乌龙茶与武夷山大红袍拼配而成的乌龙茶。两种茶叶水乳相融,其醇香弥漫在武夷山华夏民族城整个现场,令人难以忘怀。当晚的续缘仪式上,台湾冻顶乌龙茶代表团团长黄丽秋女士还带来了林凤池后裔、台湾冻顶乌龙茶同业公会会长林献堂专为活动写的题词“茶香远播”,并赠给泽道法师。

从2007年开始,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每年都举办一届,每次均以独特的内容,吸引了两岸茶业、佛教、文化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令人回味无穷。泽道法师在武夷山的丹山碧水中,一直坚持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禅文化为线索,链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国学文化,并通过多种形式,加深海峡两岸对茶的交流,进一步宣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他深知,海峡两岸的人民心向和谐,两岸品茶论禅,正是对和平与发展的长久祈愿。

上一篇:喝茶巧治高血压 下一篇:Teavana:市值10亿美元的茶叶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