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班、团干部培养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24 03:28:58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班、团干部培养策略研究

一、背景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时期如果有一段当班、团干部的经历,是多么值得回忆啊!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作用极大。但由于人生阅历不足,经验缺乏,对怎样当好班干部很多同学充满了困惑。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对他们进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师角度看,目前有些班主任工作十分认真负责,早上、中午、晚上都到班,起早摸黑,可以说非常辛苦。但是班级情况不是太好,只要班主任不在班,各种问题就来了,如果班主任能培养好班、团干部,很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二、培养班、团干部的做法

目前对于班、团干部的培养几乎是空白。班主任对班、团干部的培养意识不强。很多班、团干部仅仅是老师的棋子,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毫无主动性,更别提创新了;有些班干部对于自己的职责毫不了解,没有明确的分工,工作中相互推卸责任;有些班干部不注意自身形象,不能起到榜样作用。这些班、团干部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就立即受到批评,甚至被直接免职,对学生的身心伤害很大;而重新上任的班干部不一定就是比以前好的,这样班主任工作就很是被动。

三、“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班团干部培养

目前做法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而“活动单导学”的精髓是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合作、自主管理,这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

1.班、团干部选拔。对于班、团干部选拔,可以采用分层选拔方法:本班有48人,把班级小组化,分为12小组。在“活动单导学”的模式下,给定一系列话题,让小组自由讨论,讨论最后要有统一意见,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看法对小组各成员进行排名。根据各小组排名情况,确定12个小组长。确定好小组长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针对给定的话题,把12个小组长再分成两组进行讨论,最终选拔出2个大组长。这两个大组长分别担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这时教师再让排名前6名的同学分别担任副班长,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分管班级各项工作。这种选拔方式能够落实学生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与选择权。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无形地认可了某一人,从心底佩服某一人。这种选拔制度既让学生自主参与,又能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源头上预防学生不服从班干部管理。从已有的实践效果来看,“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选拔出的班、团干部一般都是工作能力相对较强、沟通协调能力相对较好、在同学之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2.班、团干部培养。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虽然能够选拔相对不错的学生,但并不一定是完全胜任班、团干部工作的。这时班、团干部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了。

第一,明确各自职责,权力下放。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班主任要把权力下放。班、团干部职责不是由班主任告诉学生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学生自己确定的。8位班委会成员开一个专题会,首先各自谈谈对本职工作的认识,有不到位的地方,其它班、团干部进行补充。对于有争议的职责,班主任可以参与讨论,最后大家敲定由谁来做。这种方式能够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只有明确各自职责,做到恪尽职守,才能避免工作中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才能管理好班级;才能是个称职的班、团干部。第二,写工作反思,总结得失。对于刚刚担任班、团干部的同学来说,当他们工作中取得成绩时,内心的成就感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这时写下工作反思,主要是记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并反思为什么成功,在班委会议上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其他班、团干部分享;当他们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这时班主任不能求全责备,更多的应该和其他班、团干部一起分析原因,让其他班、团干部在工作中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班主任应做好班干部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该干部积极改正,让其对工作充满信心。第三,观看视频,适度创新。有些时候简单的经验介绍不一定让班、团干部有所触动,反而一些直观的画面会让他们思维产生碰撞。班、团干部培养除了学习本班好的经验外,还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些,班主任在网上下载其他学校的优秀视频让班、团干部观看。他们在观看后思维有了碰撞,结合本校、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好自己的工作计划。第四,实行多元评价,促进成长。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对班、团干部培养,还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一般分为四个方面:自我评价、干部互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这种多元评价,能够更为客观地反应出班、团干部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对于考核结果很多班主任采取的办法是考核不好的立即换掉,这种做法不仅得不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反而起副作用。毕竟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我采取的策略是以考核评价促动班、团干部的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搬经中学)

上一篇:我的诗 我的班 下一篇:构建高效绘画课堂 促进有意义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