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吗?

时间:2022-06-24 12:55:07

你真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吗?

有些宝宝出生后,就带着先天的遗憾。妈妈们了解吗,宝宝的小心脏还好吗?

先天性心脏病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

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复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可致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几种:

1.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兄弟姐妹同时患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病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再生先心病儿的可能性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病的危险性为10%。

2.准妈妈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

3.准妈妈在妊娠早期接触某些致畸药物,可导致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4.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

5.病毒感染。准妈妈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

6.不良嗜好。准妈妈吸烟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率升高。吸烟母亲所生婴儿的先心病发病率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早期发现小儿先心病对优生优育至关重要。在妊娠20~28周时,利用超声检查,即可明确发现胎儿心脏是否有“缺损”。此外,还可发现胎儿有无腹水或水肿等情况,从而推测胎儿是否患有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有很多种、各种类型先心病表现的症状轻重程度可以不相同。但当宝宝出现下列症状时要考虑是否有先心病。

1.宝宝烦躁不安、哭声高尖,吃奶时吸吮无力、呼吸急促,哭闹时或者活动后容易气喘。

2.宝宝口唇青紫。如果发生感冒,有轻微发热,咳嗽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早期就表现气急明显。

3.青紫型先心病宝宝,手指甲,口唇及面颊部都可呈暗紫色,医学上称为紫绀或青紫。有些宝宝还会出现下肢浮肿。

4.杵状指趾(即手或足趾末端软组织增生肥大,呈鼓槌状),指甲纵横径均过度弯曲,这都是由于慢性缺氧所造成的。

5.青紫型先心病常有几种特殊姿势:宝宝抱着时双腿不伸直,而喜欢屈曲在大人的腹部,坐着时喜欢将脚抬到凳面上,站着时下肢保持弯曲的姿势。会走以后,走一段时间就蹲下来两膝紧贴胸部休息片刻,医学上称为蹲踞现象。这种姿势可以增加身体循环血流的阻力,增加肺内血流量,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缺氧状况。

6.患有先心病的宝宝平时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等。

一般情况下,患有严重先心病的宝宝在1岁以内就可表现出症状,如果到了3岁还未表现出什么症状,那么即使有先心病,也是轻微的。

防范先天性心脏病

1.准妈妈在孕早期要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准妈妈要戒掉不良嗜好,在孕期不吸烟,不饮酒。

3.在怀孕早期尽量不要在电脑前、微波炉旁等磁场强的地方坐太长时间,因这时的胎儿还不稳定,各个器官还正在成形阶段,很可能造成宝宝先天性心脏病。

4.不要接触宠物。因宠物身上的细菌及微生物也可能对宝宝有伤害。

5.避免将心脏病遗传给孩子。如果本身有心脏病,要想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对结婚及生育的影响,也可以到心脏病专科去做检查,如做心脏B超,根据自己心脏病的类型,听一听医生的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先天性心脏病居家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宝宝的身体发育迟缓,体力不足,因此要格外重视居家护理。

1.室内空气要流通,每天应早晚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2.避免宝宝情绪激动,尽量不使宝宝哭闹,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有时喂养宝宝比较困难,吃奶时容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或少量多餐,同时也要适当控制奶量,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4.保持大便通畅,让宝宝多吃青菜、多吃水果,多喝水。

5.先心病宝宝必须输液时,滴液速度须缓慢,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

6.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容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时增减衣服,如果家中有感冒病人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7.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防止剧烈活动。

8.有时宝宝在行走或玩耍后会主动蹲下片刻。那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此时切不可强行将宝宝拉起。

9.定期去医院心脏科门诊随访,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由于其药理特性,必须绝对控制剂量,按时、按疗程服用,以确保疗效。

10.一旦发现宝宝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上一篇:6招绕道性早熟 下一篇:拉肚子,正是流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