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6-24 12:43:11

探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以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问题;对策

一、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观念比较落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业务水平普遍偏低。负责设计工作的大多来自基层,整体设计水平不够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以及实践经验。一般情况建造时多数只重视功能的需要而建,对于艺术及美观没有考虑也不重视,多数水利工程粗老笨重。工程建成之后,只知道使用,对于维护管理没有重视,从而造成水利工程由小的问题,发展到大问题,同时出现损坏老化失修的问题,最后搁置无人问津。

2.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很多基础水利工程根本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更没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监控措施,一般小工程都是停留在目测上,仅凭直观下结论,也不使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配,更缺乏监管人员,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3.农村宏观发展环境发生的变化。目前农村建设的投资环境以及政策环境都在不断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农村水利建设由政府开始向村民自主转换,从出工开始向出资代劳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开始向指导性意见转变,最后形成政府组织号召转变为一事一议。

4.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粮食产量是农村产业主要重视追求的目标,在农村一般水利设施工程都是为了粮食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配套安排。随着种植业调整,农产品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粮食转变为,瓜果、花卉、苗木种植,对抗旱灌溉水利工程质量的要求大大的提高。造成农村的配套水利设施出现了与水利发展不相适应。

5.对于水质的要求不够重视。社会的发展导致水污染的比较严重,由于水质不达标,直接对人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当前因水质得不到保证所引发的矛盾在不断增加,同时也影响水资源费以及水利工程水费的收缴。

二、目前水利工程管理意见与对策

1.正确解读水利产业政策。农村水利建设可以分为,一种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的项目,一般指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溉、水土保持工程、水资源工程。另一种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并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通常是指水面养殖、供水、农田灌溉工程、水利综合经营等。农田灌溉工程是粮食增产的工程建设,农民应该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主动去建设去经营。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等不靠、迅速发展、抓住机遇、勇于开阔创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地水利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发展,提高经济,有助于农村发展的标准,大力加快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

3.强化认识,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加强教育群众,清楚认识到管理好水利工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宣传,提高群众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认识,要积极探索有效措施,管理好水利工程建设。

4.加大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培。对于乡镇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合理安排培训,能够适应岗位需要以及生产要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的素质,在基层使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与增值。

5.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建立质量的激励机制,因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不断加强对水利职工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的培训,鼓励群众对质量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6.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力度。目前水污染给环境带来恶化,水质破坏比较严重,水土流失也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重视农村水环境的治理,保护好农村水资源,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居住的条件,所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尤为重要。

7.改进监控,提高检查。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对于工程需要的材料,施工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合理抽查,同时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

8.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提高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努力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有效发展,喷、滴灌工程的发展。

9.提高农村灌溉工程质量的标准。水利基础建设必须符合农田结构的发展调整,需要合理安排。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高标准的灌溉工程。

结束语: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是每个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不断地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地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项目优质施工,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健康发展。

(黑龙江省逊克县水务局 164400)

上一篇:磨牙,伤的不仅是牙 下一篇:简述大豆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