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财务可持续性分析

时间:2022-06-23 06:16:24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财务可持续性分析

机构情况总览

基本财务情况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以下简称“助贷社”)自成立以来,总资产、贷款笔数和贷款余额持续大幅增加,从2008年开始,助贷社开始转亏为盈,业务量在2009年实现大幅度跃升。2009年助贷社进入城市,成立市社,努力从城市吸引投资资金,引资助农,带动城乡进一步互动。其总资产从2006年底不到60万元,到2011年9月底超过1.1亿元,累计扩张190.3倍。同时,累计还款率一直很高,只在2008年、2009年贷款总额成倍扩大时未达100%。贷款余额从2006年底不足17万元,到2011年9月接近1亿元,累计增长5882倍。同期,平均单笔贷款额度为2006年的48倍。贷款平均额度提高,一方面是因为小额客户逐渐成长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助贷社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增加对大额客户的服务。平均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但助贷社对于社员小额贷款始终坚持随叫随到、送款上门的服务承诺,在稳健开拓市场的同时并没有牺牲有小额度贷款需求的社员利益。互助中心数量方面,除2010年有一个较大的放缓,这主要是因为前两年,特别是2009年过快发展导致助贷社主动减速整顿、校正发展目标,其他时期都是在快速增加。2012年,助贷社开始实行“打造精品中心”战略,互助中心数量增速将再次下降,但总资产、累计股金等项目仍于2011年保持了1倍左右的扩张。中心数量保持稳定提升,得益于助贷社逐渐获得农民接纳而获得的良好口碑,这与助贷社从一开始就扎实地做群众工作和自身良好的发展密切相关。

主要的两大业务情况

贷款产品开展情况。助贷社不断开发出适应农户需要的贷款产品,而且几种农户小额贷款产品的还款方式可以自由选定,灵活性大大增强。社员贷款利率一般盯住且稍高于农信社贷款利率,非社员贷款利率高于社员贷款利率。优秀的贷款产品和创新能力是助贷社发展的一大法宝,其贷款产品和相关占比如表1和图1所示。

投资股业务开展情况。助贷社投资股利率一般为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两倍左右,并以“引资助农”为宗旨。投资股最低金额为1000元,期限从3个月到3年不等,图2以投资股业务量超过机构业务量一半的市社为例,反映各个金额区间发生过的投资占比。

可以看出,投资股金额3万元以下的占了近70%,最高的投资股金额是50万元,单笔金额比起正规银行仍然很小。从投资股的期限来看(图3),投资以一年期为主,占比超过50%,短期投资的占比持续增大,主要原因是助贷社在当地的知名度不断扩大、获得人民信任,同时助贷社也不断激励员工吸收投资股,新增客户数量持续增多。

主要财务指标

核心评价指标

参考小额信贷和农行三农金融部的评价体系,笔者选取五个指标为核心指标,进一步分析助贷社的发展情况,如表2所示。

从以上核心指标看,助贷社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持续增强,几个盈利性指标都好于农行三农金融部。当然,正是由于有几家大银行在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投资,助贷社的业务才得以顺利开展,节省了很多经营成本。助贷社一开始就扎实开拓村中心、培育市场,为后来的盈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市社成立,并开通了小微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开始展开城市业务,因而是各项盈利指标的最高点,其中股贷比增加了17%,资产收益率增加29%,贷款平均收益率增加11%,成本收益比上升不到1%。

辅助指标

除了核心指标,关注一下几个国际通用的小额信贷指标可以获得对助贷社发展情况更具体、更清晰的认识(见表3)。

助贷社的经营性自足率从2009年超过1,表示机构已经可以实现经营商的可持续性,这一指标持续增长,表明助贷社可持续性已经不是问题。助贷社的净资本收益率较高,主要是在计算时只把盈余公积和原始股金额算入,而投资股和资格股因为享有固定利息收益,没有算入净资本。助贷社在2009年、2010年高速扩张期成本指标也快速升高,单位货币借贷成本分别提高了86%和73%,每笔贷款成本分别提高了455%和55%。2009年成本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管理费用提高7倍,人员费用提高4.7倍,这都是2009年助贷社管理正规化、规模扩张中正常经营的投入,后来证明这种投入是值得的。2010年的员工和管理人员数量增长较快,但单位货币借贷成本和每笔贷款成本增长较慢,成本控制有效,收益指标也都实现了1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说明前期的经营决策起到很好效果。

助贷社的业务结构

社员、分社员贷款结构

相比于非社员,助贷社对社员坚持“股一贷五”、随时可得贷款的承诺,社员贷款利率有优惠,审批手续也更简单,而社员也是助贷社在农村市场开展群众路线的重要力量。在2009~2010年助贷社规模和效益快速提升时期下降得较快,这和助贷社开始为小微企业、城市人员服务有关。城市中建立中心较少,发生的大部分是非社员贷款,利率高于正规金融机构,这不仅为助贷社创造了利润,也说明助贷社对城市金融也有“查缺补漏”的作用。2010年助贷社成立拓展部专门负责发动成立中心,小额组信贷员也可以拓展中心,有效增加了社员数量,对防止社员贷款数量进一步下降有很大帮助,2011年社员贷款占比出现了回升(见表4)。

虽然助贷社非社员贷款利率高于正规机构,但非社员贷款的笔数仍然不低。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建立的中心较少,很多城区贷款只能是非社员贷款。另一方是助贷社成立中心的条件是村里10人以上一同入社,没有中心的村子只能进行非社员贷款。两种贷款笔数每年都平分秋色,也侧面反映出助贷社有充足的实力满足社员需求,对于稳定和增强社员信心很有帮助。

按信贷小组分的贷款结构

助贷社将贷款按金额分为四组:5万元以下的为小额组,5万~10万元为中额组,10万~20万元为大额组,20万元以上则由总社信贷部负责。即使从贷款笔数占比来看,2009年小额组贷款急速下降,大额组增加较快,2008年以来中额组稳步升高。2011年1月,助贷社开始进行市场细分,控制中额组和大额组信贷员人数,提高小额组人员,提高小额贷款信贷员贷款和开拓中心的分成比例,希望更好地体现“善行助贷”宗旨(见表5)。

目前小额组贷款笔数占比超过50%,对农村贫困人群的金融支持比较明显,结构上符合“二八法则”,少量的客户创造了多数的利润。考虑到小额贷款上门服务和随叫随到等承诺,小额贷款的成本比其他两组大很多,在这个意义上,助贷社贷款结构上有明显的“非社员帮助社员、大额帮助小额”的效果。

2010年前助贷社存在小额贷款占比不断下降,大额贷款上升过快的情况,2010年这种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小额组贷款占比回升、大额组和信贷部组的占比都有所回落。这与助贷社自发调整工资激励结构和改革信贷组有关。2010年6月以前,各个分社有权处理各个额度贷款,大额以上由总社批准即可,成立了信贷部后,所有20万元以上的贷款必须交由信贷部处理,明确了市场细分,并于2011年1月调整了各个额度的工资集体点数,倾向于激励发放小额贷款,贷款组结构调整和工资激励的两项改革确保了助贷社继续坚持“善行助贷”。贷款组结构调整后,分社可以办理更高一级的贷款额度,但须有总社更高一级的贷款组介入,绩效工资提取点数平分。

按金额分的贷款结构

如果把贷款金额进一步细分,这种“小额微缩、中额扩大、大额出现”的趋势更加明显。如图4所示,整个贷款金额分布有明显逐渐右偏的趋势,这与单笔贷款金额逐年扩大是一致的,也从侧面反映出助贷社不断培育客户,客户资金需求不断增大。

由图可知,贷款金额笔数分布有很明显的右偏趋势,其中2009年的结构变化最为剧烈,这与2009年非社员贷款占比猛增,单笔贷款额度迅速扩大是一致的。同时2009年也是中心数目以最快速度增长,单笔借贷成本和单位货币借贷成本急剧扩大,股贷比、贷款收益率等指标增长最快的一年。

按分社划分的业务情况

市社2009年1月成立,濮阳新城经济发展迅速,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旺盛,市民和周边被征地农民的闲置资金较多,市社的资格股、投资股、贷款三项业务金额占比均稳步提升。截至2011年11月的,市社投资股和贷款业务在全社中的占比均略超过50%。

城关分社是成立最早的分社,位于濮阳老城,分社的三项业务金额占比均在一直下降,但占比依然很高,均略高于30%。柳屯分社成立较早,资格股和贷款金额占比一直下降,当前占比10%左右。清丰分社2010年8月成立,五星分社于2010年5月成立。柳屯分社的投资股业务,以及清风、五星的三项业务都在2011年实现反弹或提升,一方面是因为新成立分社的业务逐渐开展,另一方面是2011年开始实行了信贷市场细分和绩效改革,增加了成立中心和小额贷款的计提点数。

助贷社的三项业务量在城关和市社占比很大,达到80%左右。这反映了金融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濮阳市农村是典型的河南农村,很多青壮年进城打工,贷款需求更多是生活应急性质,而城市人口和资金较为密集,对助贷社这样能灵活配置资金的机构有很大需求。城关是“老城”,经济底子很好,助贷社在城关也有五年的客户积累,市社地处新城,经济增长迅速,有很大的金融需求(见表6)。

助贷社投资股利率一般是银行存款利率的两倍,另外助贷社“引资助农”的模式也吸引很多城市人的青睐,从投资股占比减去贷款金额占比的情况看,市社和城关分社历年都为正值,设立在乡镇的分社均为负值,“以城带乡”的作用较为明显,这种一反传统金融机构“资金抽水机”的格局非常难得。可以说各分社的业务从总占比上反映的是客观经济规律――金融与经济正相关,在结构上体现了助贷社“以城带乡、以富带穷、协调发展”的金融努力。

对2009年助贷社情况的深入分析

2009年是机构情况较为特殊一年。大环境方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传统金融机构纷纷陷入疲软,而小额信贷则凭借其独特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濮阳资金互助社在经过前期两年的准备和开拓工作后,进入加速发展期。市社也于2009年成立,资金来源大大增加,“引资助农,城乡互动”逐渐显现其生命力。表7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年,金融收入增长达4.6倍,成本也增长了3.6倍,这说明一方面机构发展迅猛,业务增长迅速,同时金融成本增长倍数小于金融收入倍数,也可看出在机构快速发展的同时,仍保持良好的成本控制,金融收入净值增长达8.7倍。费用中,经营、管理、人员三大费用也随着机构扩张增长较快,但总体可控。收入的快速增长,成本与费用的合理增加使得2009年全年利润总额较2008年增长达50.7倍,实现了在机构快速扩张中良性的发展。

由表8可看出,市社的成立对城市闲置资金的引入效果明显,主要由城市闲置资金参与的投资股增长达1.45倍,有利的支撑了资格股金继续快速的增长,真正实现了“城乡互动,引资助农”。同时流动股从无到有,一方面是产品的相应创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流动股的引入也对于资金互助社资金流动性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在城市投资股的有力支撑下,2009较2008年累计贷款额有了2倍的提升,投资股金的稳步发展,贷款业务、特别是农村的小额贷款数量也水涨船高,“内联促外引、外发促内生”的良性循环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上一篇: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激励机制分析 下一篇: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挑战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