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发展制约瓶颈及对策

时间:2022-06-23 03:13:24

阿克苏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发展制约瓶颈及对策

摘 要:地区于2003年开始推广农村户用沼气项目,随着项目的普及推广,逐渐出现管理跟不上、利用率下滑的现象。针对制约当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发展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稳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沼气;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9

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从20世纪70、80年代就结合农村的能源建设开始搞试点,主要采用“单砖漂拱”工艺,进出料同一个口子,一次性的换料,换料后要等2个月后才会产气,农民使用后不方便就放弃不用;80年代末期在库车县等县(市)搞小型户用沼气池试点,得到部分农户的认可,进入90年代,建设进入停滞阶段。自2002年开始,随着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地区采用模具混泥土结构,开始试点,取得成功,投入使用,2003年地区农村沼气建设国债资金注入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累计建成沼气池98878座,项目覆盖8县1市的乡镇,近10万农牧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经过14a的发展,当前适合户用沼气池大量发展的条件受到制约,农户建池积极性不高,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户用沼气稳妥有序发展。

1 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率较低。

随着地区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化养殖场逐步增加,散养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发酵原料减少,加之大部分农户第1次装料后,第2年没有发酵原料及时投入而引起投料不足,沼气发酵原料多为牛、羊及秸秆等长纤维原料,换料难度较大,由于户用沼气池池体建设在地下,牲畜粪便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出料比较困难,每个沼气服务网点配备的抽渣车,只能抽出上层沼液,疏于管理致使沼气池停止运行,形成大量的闲置沼气池。

1.2 自然灾害和新农村建设等原因,部分户用沼气池已报废不用

地区推广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历经时间较长,报废沼气池越来越多,截至2015年底,累计报废沼气池27783座。夏季炎热导致池面皲裂,冬季严寒池体结冰冻裂,有的池坑土壤疏松容易塌方;有的受盐碱腐蚀导致产气用两个月后点不着;由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原因,也造成了部分沼气池破裂长期处于不用状态;新农村规划和富民安居工程及个别行政村整体搬迁等工作的实施,部分农户由于建设抗震安居房,早期建设的户用沼气池被填埋破坏;部分项目村地处“西气东输”天燃气管道沿线附近,村庄已接通天燃气,造成沼气池弃用。

1.3 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地区是一个以种养为主的农业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县市级财政收入中用来解决农村能源建设技术及管护服务资金缺乏,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直接面向千家万户,从确定项目设计、施工、督促检查到项目验收,周期长,县、乡、村工作人员工作量大,项目中央只给建设资金,工作经费由地方负担,地方财政困难无工作经费,基层服务人员工资无法解决,致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和乡村干部开展工作时倍感艰难。

1.4 农村沼气建设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后继服务跟不上

项目县市没有专职干部,技术人员掌握的沼气知识简单,建池后只管数量,不管质量,当沼气池、管道、灶具等设备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上门维修、有效地解决故障;项目实施后,由于县乡村专业技术人员缺少,对建设统筹规划,执行标准、工程质量监督及建后的安装、维修和管护技术服务等,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服务网络,县乡两级成立沼气物业服务网点,但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沼气技术咨询及无偿服务,网点经营系自负盈亏,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没有实质性地运作起来,后续服务跟不上,对沼气产业持续发展形成负面影响。

1.5 沼气综合利用程度不高

沼气池的效益70%来自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发挥。绝大多数农户认为,建个沼气池,只要产气能做饭、照明就行,停留在对沼气的使用上,对沼液浸种、叶面喷洒、沼渣施肥等方面的知识应用不广泛,沼液、沼渣不能充分的综合利用。部分村建池早,将沼液、沼渣白白丢弃,不仅浪费了优质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有的县市农业部门在不同农作物上进行沼渣、沼液试验,效果明显,但由于缺少经费,也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2 发展对策

2.1 着眼农民实际需求,引导户用沼气的发展

地区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主要靠国家项目资金来建设,建一座沼气池,地方财政资金困难,农户投工投料,受农村家庭养殖户减少、沼气发酵原料短缺,建设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国家花费大量资金,农户建后使用1a不进行换料没气可用,造成国债资金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因此,要根据当地农户实际需求,在确保能够解决沼气池肥源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户用沼气,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稳步推进户用沼气建设,确保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

2.2 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后续服务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农村能源机构,建立地、县、乡、村四级农村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尽快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务办法,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做到专业化施工、规范化管理、系列化服务,充分发挥沼气建设的最大效益,努力延长沼气池的使用勖,大力推广农村成立沼气服务网点,在帮助建成村配齐管护服务设备的同时,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加强对本村沼气使用的管理、维护、指导,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沼气安全生产、群众安全使用。各县市财政应将农村沼气建设及服务体系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便作专项工作经费,确保项目能够长久的发挥效益,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持续发展。

2.3 强化技术培训和队伍建设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综合性的工作,关系到养殖污染治理、废物循环利用、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生活提高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地区沼气数量在逐年增加,技术力量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和维护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对技术人员、管护人员开展沼气施工、建设、灶具安装、维修和综合利用等知识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以保证沼气建设施工、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2.4 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

农村沼气建设要紧密围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来进行,要把沼气作为地区瓜果、蔬菜、大棚等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两大产业的连接纽带,促使以用气为主向以沼液、沼渣利用为主转变,实现综合利用循环发展,通过开展典型示范,以用促管,稳步提高产气率和利用率,解决蔬菜产业农家肥不足,进而促进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建成“畜―沼―菜” “畜―沼―果”生态农业体系,让农民真正成为“三沼”综合利用的直接受益者。

2.5 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地区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禽粪严重污染大气、水质和周围环境,农业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对于有一定规模并有自筹资金能力的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重点发展统一建池、集中产气、供气的大中型沼气工程。通过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可以缓解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畜禽粪污的排放量,促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利用,增加生态效益。同时,辐射周边用户统一供气、统一管理,减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不高,后续服务滞后等弊端,从而提高供气效率,增加收入。

参考文献

[1]邓光联,张蓓,吴力斌,等.中国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C].2007国际甲烷市场化大会暨展览会论文集.北京,2007:41-52.

[2]杨海燕,王章鹏,张金富,等.户用沼气池技术瓶颈的现状分析[J].中国沼气,2014,32(5):61-66.

[3]魏敦满.南平市户用沼气池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沼气,2014,32(4):68-72.

作者简介:郑秀翠,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环境保护、农村能源工作。

上一篇:某卡环零件加工 下一篇:我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