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2-06-23 11:33:39

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应用在检测和诊断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别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的73例健康的体检者,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中的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并准确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两种癌症标志物相较于对照组在各级含量比较中均具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甲胎球蛋白;癌胚抗原;肝癌;联合检测

肝细胞癌(HCC)作为我国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被认为是目前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1]。一般可将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种,前者是由患者自身肝脏内的细胞癌变所引发的癌症;后者则是由患者身体的其他器官发生癌症后转移至肝脏所形成的肝脏肿瘤。其中原发性肝癌作为肝癌的一种,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肝癌之一,每年新增的患者数量高达626万人,由其致死的患者也达到598万人。是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第六位,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以及生活的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2]。但该病发病隐匿,患病早期典型症状表现不明显,一般的自行就诊患者多数已发展到病情的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安全有效且方便快速的诊断手段是提高肝癌患者治疗效果,增加肝癌患者治愈率最大的挑战。本文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别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的73例健康的体检者,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别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的73例健康的体检者,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3例,男44例,女29例,年龄为17~77岁,平均年龄为(495±197)岁,所有患者通过B超、MRI、CT以及患者术后病理确诊,符合我国1977年制定的肝癌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73例,男41例,女32例,年龄为19~74岁,平均年龄为(519±173)岁,该组患者经检查均未发现有肝脏、心肺以及肾脏等重大器官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各项身体理化指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试剂及仪器血清甲胎球蛋白及癌胚抗原的浓度检测均采用AXSYM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试剂盒分别由美国雅培公司以及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所有试剂盒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检测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需空腹12 h后,由专业护理人员采集早晨空腹时静脉血3~4 mL,以2500r/min进行离心5 min,离心后留取上层血清进行甲胎球蛋白及癌胚抗原浓度监测。所有操作均按说明书及正规方法完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以P

2结果

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的73例健康的体检者,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单一甲胎球蛋白不同分级中的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肝脏作为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自身具有复杂的生理结构以及强大的代谢功能,一般在正常情况下,肝脏所具有的各种生理功能可在各器官组织的相互配合下有条不紊地运行,但一旦肝脏遭遇到来自体内或体外的多种致病因子侵扰时,它的结构以及基本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引发多种类型的肝病[3]。肝脏疾病的分类按照病变性质包括肝脏细胞性的损害(急性病毒性肝炎等)、肝内占位性病变(癌症或者肿瘤)、肝细胞外基质过度增殖和沉积(肝硬化等)以及胆道梗阻4类[4]。今年来肝癌的发生率略有逐年升高趋势,但伴随着人们目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及社会医疗和公共服务技术的日益改善,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已经有所改善,虽然如此,肝癌自其缺乏早期的明显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的确诊时间都是在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5]。因此,及时有效的肝癌诊断是改善肝癌现状,降低发病率的关键。目前由于尚未发现确定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其中诊断灵敏度以及特异性仍是肿瘤诊断中无法逾越的鸿沟[6]。但医疗界普遍认为肿瘤标志物是一项在肿瘤的辅助诊断、观察疗效、预后判断以及监测复发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即使如此,现在医学界面临的另一难题是至今仍无人发现一种在所有癌细胞都特别存在的肿瘤标志物,而只能将病理学诊断作为肿瘤确诊的有效最可靠和有效的手段[7]。但目前医学研究者为达到肿瘤标志物的有效诊断敏感性,提出了再临床上同时应用几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法,复杂性和异质性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显现的重要特点,虽然一种肿瘤发生过程中会表达多种肿瘤标志物,但各种标志物自身表达的阳性率各不相同,所产生的诊断价值大有差异,因此,如将多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指标作为肿瘤的诊断标准,将会平衡肿瘤标志物在特定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最达到实现肿瘤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双提高的目标。

上一篇: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 下一篇:联合MSCT及低场磁共振在诊断卵巢性索间质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