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朝鲜族民间音乐传承与民族教师培养(二)

时间:2022-06-23 11:28:40

绥化朝鲜族民间音乐传承与民族教师培养(二)

【内容摘要】绥化市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朝鲜族人数在整个少数民族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朝鲜族居住地区同时面临着传统音乐文化流失与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滞后的严峻问题。本课题旨在培养朝鲜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人并对朝鲜族音乐文化进行横向传播的同时解决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朝鲜族 民间音乐 民族教师 继续教育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绥化市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朝鲜族人数在整个少数民族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设有1个朝鲜族民族乡,7个朝鲜族民族村,为掌握该地区音乐教育及教师情况,笔者对1个朝鲜民族乡、7个民族村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绥化周边朝鲜族音乐教育、教师现状调查

在笔者对绥化朝鲜族居住地区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该地区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师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及对外的劳务输出,使得各朝鲜族村的常住人口急剧减少,目前,有的村子里已不足10户人家,常住人口不足20人,音乐文化活动也不见踪影,绝大部分朝鲜族小学甚至因为没有学生而“关门歇业”。相对于此,兴和朝鲜族乡的教育现状让人略感欣慰,乡内有正规的中、小学,校内开设音乐课,每年“五四”“六一”等节日期间,乡里都会举办如“小学生蓓蕾艺术节”和“中学生群星艺术节”等艺术活动,但尽管如此,音乐教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首先,音乐教育在学校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以升学或者仅仅是“看管孩子”为目的的乡村中小学,音乐课大多被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多数无法正常开设或正常授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音乐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被其他主科所占用,甚至音乐课早已经变身成为了“自习课”,形同虚设。

其次,音乐教学设备短缺。绝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仅仅是一台电子琴,虽然相比最早的脚踏琴已经先进了很多,但也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距离国家标准配置仍有较大差距。有的学校音乐教学设备居然为“零”,这是一个让我们触目惊心的数字,连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无法保障,音乐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第三,专任教师不“专任”,专业水平较低。这是本次对朝鲜族中、小学调查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在7名讲授音乐课程的教师中,只有1名教师是专任音乐教师,曾经接受过音乐及音乐教学的短期培训,其余几名均为其他课程教师兼任音乐教师,完全没有接受过音乐类培训,更谈不上教育学、心理学这些教育理论的基础课程。在他们的课堂上,音乐课要么是自习课,要么是“唱歌课”,教一首歌曲了事。调查结果显示,专任音乐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较低,仅能演奏简单的乐器,无法进行简单的即兴伴奏。非专任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就更差,有的只会教授学生简单的歌曲,基本的识谱和乐理知识都未能掌握。

教育公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当前城乡学生在分享教育资源上的差距极大,并且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增大中。这种差异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有些是我们无法立刻解决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要的工作是从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媒介“教师”的角度入手,优化音乐教师的素质结构。在本次调查中,除极少数音乐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外,大部分学校与教师都对音乐继续教育培训持支持与渴望的态度,这也对我们后期的培训工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二、提高绥化周边朝鲜族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途径与思考

提高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途径有多种,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是对在职音乐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为此,绥化学院音乐学院利用一个寒假的时间对参与前期民间音乐学习的3名朝鲜族音乐教师进行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声乐演唱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器乐演奏和歌曲伴奏能力的提升以及音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提高。3名音乐教师在经过一个寒假的培训后,在声乐、器乐、理论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绥化周边朝鲜族音乐教师专业技能较低,究其深层原因,并不单单是教师本身的原因。我国城乡艺术教育公平的缺失、城乡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长期存在、以升学率为界定学校品质的错误观念以及乡镇教师的待遇低下等问题,均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乡镇的音乐教育。笔者认为,统筹城乡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农村音乐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政策完善是农村音乐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一切需要政府、社会、教育部门、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农村音乐教师更快实现专业化发展。

结语

绥化周边朝鲜族民间音乐的流失与居住地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亟待提升,是目前绥化周边朝鲜族音乐面临的两大问题。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对当地乡镇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两者相结合的探索,将着力点放在朝鲜族音乐教师身上,给他们学习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成为朝鲜族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在自身的音乐教学工作中,传播本民族民间音乐;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改变其自身专业技能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为绥化周边乡镇常规的音乐教育提供保障。经过近两年的探索,这一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音乐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绥化地区朝鲜族民间音乐传承与民族音乐教师培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512410)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音乐学院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问题 下一篇:音乐作用于儿童智力开发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