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于钦:高山仰止,国学无境

时间:2022-06-23 07:53:59

马于钦:高山仰止,国学无境

马于钦,出身艺术世家,五岁开始临帖,先临颜体三年,再临柳体,之后又先后临了二王以及怀素的不少碑帖,从没中断过。之后游历海外数十个国家,耗尽心血,三年打拼成世界500强公司之一高管。就在这时,她却选择了回国,花巨资修葺龙公馆,最终潜心书法与国学。在马于钦的世界里,黑与白几乎就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颜色,因为她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书法艺术之血,注定一生与翰墨有缘。在龙公馆里,这个留着端庄长发、面带优雅微笑的小女子每天要把数十个小时的时间耗在这里,研贴,练字。并进行着她的国学钻研道路。

还记得马于钦说过“书法是看得懂的音乐,音乐是听得懂的书法。”这是于钦对东方书法艺术的顿悟。也许在国学的世界里,她也是用如此之心去钻研的。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躁动的时代,文化在这个时代里变质了,人们的思想也随之走味。在这样的时代夹缝之中,我们虽不足以为中华文化振衰起敝、继往开来贡献多少力量,也没有力量唤回狂逐物欲、陷溺已久的人心……但还是想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做一点实际的工作。毕竟还有许多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做一个敬业乐群、安分守己的人,更希望孩子能接受中华文化的薰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随波逐流,同时也有一些年轻学子对中华文化满怀向往,希望有机会长期学习,有鉴於此,马于钦成立了灵源国学馆,目的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国学的平台。

对于马于钦,在灵源国学馆开办那时起,国学热席卷大江南北,国内很多城市都开始兴办国学班。在国外时于钦就了解到西方上流社会都在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马于钦决心做一个中国文化的使者、布道者,将老祖宗的文化精髓更深层次的植入更多中国人心中。于是,马于钦走访了上海、北京、南京这些地方,看到人家利用历史建筑把国学馆办得红红火火,她心想不但要把龙公馆做成博物馆,更要在这里建成西南第一的国学馆。

终于,2009年5月26日,位于昆明市玉案山下的灵源国学馆正式创立,昆明第一家国学馆诞生。开馆典礼上马于钦激动地说:“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文明的源头对生命与宇宙本质的深刻洞见的总结与记录,凝结着先圣先贤追求生命的开发、转化与成长,将个体小生命证人宇宙大生命的丰富智慧。”马于钦希望通过举办国学馆找到志同道合之士,同修至菩,用博大精深的国学来影响一批有影响力的人,修其心智,打开心门,恢复本真,法喜充满,身心愉悦。

据马于钦介绍,国学馆课程内容包括幼儿全人教育之“元典诵读”篇、企业家国学高级研修班、企业家沙龙等课程。国学馆的师资阵容包括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哲学家孙正豫、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胡星斗、美国亚当斯密大学文学博士知名学者爱新觉罗等多位专家学者。灵源国学馆每期学员30人,学习时间12个月,学习期满颁发“灵源国学馆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招生对象主要面向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国家机关干部、时代精英等等。来到这里研修的当代企业家将读《易经》、《论语》、《老子》、《庄子》、《孙子兵法》、《大学》、《中庸》、《孟子》、《坛经》、《心经》等等,于暮鼓、晨钟之中品味人生之真谛,得万物运行之玄妙,领悟事物发展之必然,从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教学方式上,国学馆以国学原著为读本,采取互动式案例分析、企业热点问题研讨和现场咨询等特色教学手段,让理论融于实践、让精英交流、让智慧碰撞,为学员们提供终身学习的平台和情感联系的纽带。凡是报名研修的会员还能享受诸多附加服务,比如可以终生免费到国学馆品茶,会友,谈生意;可以终生免费享受国学馆之静心室、琴房、书画房;可以终生免费获得“企业家国学沙龙”会员资格,参与各项会员活动;可以免费获得个人辅导、企业辅导和人力资源储备;学员子女可以优惠参与学习蒙学、国艺等其他传统文化项目等等。

据介绍,灵源国学馆的师资力量来自海内外,演讲嘉宾主要包括专家学者、现代儒商、优秀会员等等。除了听课之外,还有茶道表演、太极功法、音乐、舞蹈、武术、书法、绘画、古董玩赏等活动,可谓是国学大全教程。

积累了几世佛缘的马于钦提倡大家领悟“观物如镜,当相即道;精进如意,因圆果满”之涵义,在纠结的人世,自在的生活,活在当下修炼自己。

马于钦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学术、文化、文化、文学、艺术之总称,为了更好地传扬和发展国学,她决定开设灵源国学馆,也致力把灵源国学馆建设成为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平台。

对于国学,人们对众说纷纭。其实,国学是一个国家以其个体性的风格,民族性的特色去表现其时代性的精神,追问并反思人类性的问题从而形成其文明的灵魂,中国的国学旨在培养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特质,即中国人的:精、气、神!

然而,国学的意义不是在西潮涌动的今天进行什么复古表演,也不只是满足于提供一种文化样式,更不是躲进书斋远离现实,做一些古玩家的鉴赏工作或是站在时代之外去构建什么神秘莫测的思想体系,宣讲什么高头讲章,不食人间烟火,国学必须正视这个时代,介入这个时代,指引这个时代,成为人们新的精神信仰。

我们需要的国学不是残破泛黄的书卷,不是艰深晦涩的文字,不是从众媚俗表演作秀的假国学和伪国学,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形象化、生活化、现实化的国学,在行为上生活中做到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正和!国学作为一种文化体现在器物、制度和精神上,我们主张在器物上根据当今时代的规律逐步恢复汉服,在制度上逐步恢复周礼和传统节日,在精神上深刻钻研《易经》、孔孟、四书五经、苟子、董仲舒、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宋明新儒家、阳明学和晚明思想解放运动,经由明朝大儒王阳明开启的晚明启蒙思想是这个时代和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所最要的时代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尤其是文化教育的事业,绝不是单凭一时的义气,就可以立竿见影,侥幸而有所收获的。在中国如今的文化青黄不接的时代,像马于钦这样的人只能像春天的农夫,在这个园子衷做一点耕地播种的工作,至於秋天的果实就留给後人去收了。

国学的最终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光为史为学而记载的司马迁和张载个人的豪言壮语,也同样是如马于钦这类人的终生理想。国学复兴必将为中华国运之腾飞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柱。灵源国学馆,在马于钦的带领下,必将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写下浓厚的一笔。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 下一篇:浅谈现代住宅户型建筑设计理念和风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