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规范,议论更完整

时间:2022-06-23 07:14:36

篇章规范,议论更完整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当你把桶倾斜,你会发现能装最多的水决定于长板。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例举]

放大闪光点

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上帝可能给了你美貌,但没有给你智慧;也可能给了你智慧,但是没有给你健康的身体。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板――闪光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大自己的闪光点,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放大闪光点,让阿黛尔成为音乐明星。

一提到阿黛尔,大家知道她是个小胖妞。是的,在遭遇人生低谷时,暴饮暴食的阿黛尔体重迅速增加,就算她有一副好嗓子,观众也会因其外形而对其魅力大打折扣,她似乎与成功无缘了。然而,阿黛尔用她的闪光点――歌唱实力一举成为格莱美奖的最大赢家。不被看好的小胖妞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用闪光点驱散了事业前面的黑暗。如果阿黛尔因为自己的缺点,在不被大家看好时,妄自菲薄,她还会拥有现在的万众瞩目、无数赞誉吗?正是因为阿黛尔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并不懈努力地去放大自己的闪光点,她才成为人生的最大赢家。

放大闪光点,让刘翔成为体育健将。

中国飞人刘翔本是一名跳高运动员,但是他的成绩却始终平平。就在一次骨骼测试中,他知道了自己的骨骼不具备跳高的优势,跑步或许更适合他。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刘翔没有犹豫,毅然放弃了跳高,选择了自己的闪光点――跨栏,并最终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刘翔的成功源于努力,但最重要的却是他懂得就长去短,将自己的闪光点放大,从而收获了成功。

放大闪光点,让席幕蓉成为文学大家。

台湾知名女作家席慕蓉中学时读的是女子高中,她相貌平平,成绩平平,考大学也名落孙山。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停下前进的脚步。没能上大学的她开始潜心写作,不断刷新自己,成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有缺点的人或许是另一种完美。席慕蓉的成功似乎正好说明这一点,她没有把人生定格在缺陷上,而是放大自己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使之开花结果。

当今社会,许多人遵循原来的木桶理论,认为能装多少水取决于短板。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一个人的潜力是没有穷尽的,我们只要发现自己的那块长板并将其放大,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范文解析]

这篇作文开头有两大优点。一、开门见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木桶能装多少水”是什么意思?即“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木桶即人生,“水”就是“价值”;“长板”指什么?即人生的“闪光点”。审题很准,立意切合题旨。二、入题快,简洁明了。这篇文章三四行字就亮出了观点,符合议论文篇章的规范。

主体部分也有两大优点。一、采用横式结构,论证了放大闪光点,可以造就音乐明星,成就体育健将,铸就文学大家三个并列的分论点。二、分论点独句成段,文体特征明显。

结尾回到材料上,再次点题,照应开头。这篇作文的篇章很规范,是成功的!遗憾的是,作者没有从音乐明星、体育健将、文学大家推广到所有的有成就者,没有以点带面,中心的深化稍嫌单薄。

[类文生成]

议论文篇章的规范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即开头、主体和结尾的规范。

议论文开头的方法有很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声夺人。我们可以在规范的前提下,反其道而行之。譬如,我们在开头不用传统的方式,而采用描述场景的方式快速切题。比如一篇关于“追梦”的作文开头:

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有一天,石头对路过的庄子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拼命生长,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矫健的雄鹰冲向蓝天。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又岂是别的石头所能体会得到?

这样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观点,不仅规范,而且新颖。当然也可以在内容上从反面入手,如写“冲出牢笼”,可以描写老虎安于牢笼的可悲选择和结局。

主体部分的规范也有很多方法。我们要强调的是并列,从逻辑上讲,有交叉、种属关系的都不是并列。所以,横式结构的议论文本论部分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中心观点,这才是真正的并列。像上面的范文一样。

如果要求更高些,分论点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它们不能是孤立的,它们既独立又相互补充。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作者从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三个角度阐释中心观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再如,有一位同学从两个方面阐释自己对长短板的理解,写成了一篇议论文:人在逆境之中要看到自己的长板,激励自我,走出困境;人在顺境之中要看到自己的短板,居安思危,立于不败。

结尾的规范也有很多方式。现在,新材料作文备受青睐,这种作文题很开放,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题旨,但凡事都有个度,所以我们强调结尾处一定要回到作文题的材料上,让阅卷老师不致于产生偏题之感。

当然,结尾处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1. 回到“我”的现实生活上,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自我成长;2. 以点带面,由个别延及普遍,呈现思维的广度;3. 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呈现思维的深度。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冬天,我在田埂上遇到一位正准备下田的老农,我就问:“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什么事?”

“深耕,”老农回答,“深耕,就是早早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就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泥土被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才能减少病虫害。”老农叹口气:“可有些人直到插秧前,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块田地都被破坏了。”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上一篇:段落规范,议论更严谨 下一篇:老爸代儿找工作,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