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7000 菜鸟玩单反

时间:2022-06-23 06:27:17

在深渊边缘

有人说玩单反就是入了深渊。“一入单反深似海”,“玩单反穷三代”……虽然各类箴言警句在耳,我和老公还是决定入手一台单反相机。几经挑选,我们最终锁定了相对专业且性价比较高的中端单反尼康D7000。从相机到手至今,边摄边学,已有几个月,期间既没有疯狂地烧镜头,也没能拍出专业级别的“大片”,我戏称自己还在“深渊边缘”,没掉下去,但是我的摄影乐趣,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我们购买的是尼康D7000的套机,机身+18-105mmf/3.5-5.6G ED VR镜头。相机到货的那一天,我迫不及待地捧着相机在镜子前比划了几下,尼康D7000半金属的机身、流畅的线条、专业的操作控件设置以及端在手中那种沉甸甸的手感,立刻让我这个菜鸟多了几分摄影师的范儿。一直以来,我都很满足于抓着卡片机,调到自动模式,在需要拍摄的时候咔嚓一声。而现在,一想到我可能很快也可以拍出具备专业水准的照片,顿时深感未来无比可期。

必先“会使用”,才能“会拍摄”

经过最初几天的使用,我很快发现,有了专业的相机,不等于可以拍出专业的照片。我用D7000拍出来的照片,也不比卡片机的效果强多少。拍了几次后,我甚至开始怀疑起单反相机是否真如传说中的那样强大:是小画幅相机始终比不上全画幅相机?又或者是我们的镜头太过于普通?老公对于我企图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想法立刻进行了纠正。为了鼓励我,他甩给我一些“惨痛案例”——他同事和朋友拍的一些照片,他们使用的相机几乎都是高端单反+昂贵镜头的组合,拍出来的照片却同样惨不忍睹:模糊、曝光不足、主体背光一个都不能少。老公说,再好的相机,不会操作,也是枉然。就好像电影《功夫》里的周星驰,给了他《如来神掌》的秘籍,他却连一成功力也使不出来。因此相机的入门应该从熟悉操作开始,至于构图或光影的应用,是需要靠日积月累的修炼,不能一蹴而就。

在老公的指导下,我开始在网上看单反相机的基础教程,同时也关注了许多与摄影相关的微博。老公要求我反复观看那些讲解光圈、快门、iso、测光模式的教学视频,一面看,一面不断地跟着演练。每天给我布置的作业只有一个要求——曝光准确!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枯燥而乏味。这样过了一个月,就在我开始怀疑这样做是否真能有所提升的时候,老公在一次检查“作业”时,松口称赞了我:“你总算知道如何获得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了。”

曝光准确!很普通的评价,却让我醒悟起自身发生的变化。没错,我渐渐会在肩屏和取景器里寻找照片拍不好的原因了;我会在昏暗的室内或夜晚,调高iso、开大光圈,来提高快门速度了;我会在室外光线好的时候降低iso来提高成像的细腻度了;我会在背光的情况下使用点测光模式了。简单地说,我开始摸透这台相机的一些脾气,它在我的手中不再艰涩难懂。原来那种反复的灌输,真的可以渐渐变成操作上的本能反应。同时我也明白了那句:你必须先“会使用”,才能做到“会拍摄”。

换个角度,发现不同美丽

在这条非专业的摄影路上,美食摄影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仔细观察那些美食博客,精致的餐具、漂亮的桌布以及色彩简洁的背景是拍摄三宝。这三样我都没有,也没有特地去购置。尼克尔18-105mm f/3.5-5.6G ED VR镜头并非微距镜头,但长焦的景深效果还是不错的,因此我乐此不疲地模仿美食博客的构图方式,把我的一碟碟的糖醋排骨、豆豉烤鱼、红酒牛扒,用长焦特写拍出来。虽然做不到像博客上的图片那么精美,也已经比卡片机好太多了。发到空间或微博里,朋友们也经常交口称赞。但全部都是长焦、景深、长焦、景深,不免也有些厌烦。一日,做了一碗牛奶布丁,老公想了想,让我将成品放置于茶几,打开家里吊顶的所有射灯,然后居然在取景器中看到令人惊喜的画面,立刻拍下。照片中,黑色的玻璃茶几朦胧地映照出着射灯的光线,而布丁则正好放在了两盏射灯的倒映之间,衬得它有一股说不出的浪漫情怀。光与影的应用,就在这个偶然间获得!我立刻将这张照片发到网上,果然朋友们都对这碗布丁透出的小资情调惊奇不已。其实,偶尔换个角度拍摄,还真能发现令人惊喜的美丽。

普通的器材,不普通的感动

练习了很久,主要还是以静物为主。某日老公发来信息,让我扛着相机去他表姐家蹭饭,顺便拍摄她不到一岁的小宝宝。我立刻在网上看了许多抓拍孩子的攻略。最后总结起来只有两点:一是要摆低机位,尽量将焦点对准孩子的眼睛;二是要多摁快门,因为孩子是不以你的意志行动的。尼克尔18-105mm f/3.5-5.6G ED VR镜头在夜间体现出了光圈小的弱点,在昏暗的条件下对移动的孩子非常难捕捉,废片率很高。一个晚上,我不停地对着这位小小模特摁动快门,老公的表姐看到都忍不住感动:“你这拍了得有几百张了吧。”其实我心里明白,能挑出个十来张就不错了。回家看片,果然也只有十来张能用。立刻发给老公的表姐,几天后,收到她的反馈,居然十分喜欢,认为我把宝宝拍得非常可爱。原来摄影除了让自己快乐,还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快乐。如果央视记者现在问我:“你幸福吗?”我大概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有了拍摄“活物”的经验,我开始对婚礼拍摄跃跃欲试。而且也在不久之后等来了这个机会。当然,人家邀请的是我老公,我只是“蹭拍”。由于担心我经验不足而错过了朋友的重要时刻,接亲、晚宴宣誓等场面都由老公亲自操刀,其它闲散时刻才让我拍几张。老公会借着闲暇告诉我,婚礼拍摄主要是动态,快门必须上到1/125秒才能保证出片率,而到晚上为了抓拍清晰,只能开启闪光灯。其它的,无非是紧跟着一对新人,随时记录下幸福的点滴。几天后,新人甜蜜地贴出了我和老公共同为他们拍摄的照片,甚至比另一个摄影师拍的都多(这个摄影师的器材比我们好)。这种不言而喻的支持,再次让我成了“心里美”的萝卜,差点要做起婚礼摄影师的大梦了。

其实,不必强求自己往“大师”靠拢,也不一定要去追求超出自己能力的范围的昂贵镜头,只要有喜爱拍摄的心情,用好现有的器材,获得的快乐并不会少。我的摄龄还短,不敢预言将来一定不会对任何一款昂贵的器材心生欲望,但至少现阶段,我已经很满足并享受端着我的尼康D7000,去发掘平凡生活的美丽,给自己、给家人和朋友带去纪念的快乐。

上一篇:低损耗的达尼声 下一篇:新年“心”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