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6-23 04:24:25

当前企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提要] 企务公开是企业广大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但当前一些企业干部对企务公开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错位。一些单位在公开的内容上不全面、不准确、不彻底,往往采取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的方法应付了事;在公开的形式上,简单随便、不求质量;在公开的重点上,没有把焦点、热点问题列入公开内容。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务公开工作进行剖析。

关键词:企业;企务公开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企务公开是企业广大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推行企务公开制度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团结职工,振兴企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

一、当前企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干部的思想认识与企务公开的不断深化不相适应。一些企业的干部对企务公开思想认识不到位,也有的思想认识错位。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企务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不必公开、不愿公开和不敢公开”的问题;思想认识错位,最突出的就是把企务公开工作当作工会一家的事,缺乏责任感和主动性,往往是上级检查时才督促把工作补上去,影响了企务公开应有的功能和效果。

二是日常工作内容和形式与企务公开的标准要求不相适应。单位日常的党政重点工作比较多,其中按规定要求应公开的内容也不在少数。但一些单位在公开的内容上,不全面、不准确、不彻底,往往采取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的方法应付了事;在公开的形式上,简单随便、不求质量。实际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汉做法,也是一种低层次的应付“官差”。

三是难点和敏感问题的公开与职工的期望不相适应。部分企业在公开载体上公布的事项,月月年年一个样,不能紧跟形势变化,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及时把新的焦点、热点问题列入公开内容。有的企业只公开生产经营中人们熟知的情况,而对职工关注的一些敏感事项和棘手问题则避而不谈,导致职工认为企务公开只是“形式”公开。对取得的成绩公开的全面翔实,对存在的问题则一笔带过,被有人形象地称为企务“功”开。

二、做好新形势下企务公开工作的思考

企务公开工作既面临着新的形势,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特点,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企务公开工作,化解企业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实现企业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和理解,真正落实民主管理和依法治企工作愈法显得重要,笔者认为:

第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实行企务公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难度。首先在于企业领导对实行企务公开的认识。企务公开的要害在公开。其次,实行企务公开是加强企业廉政建设和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职工群众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企业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在企业创造一种干群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良好氛围,企业才能更加兴旺发达。

第二,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建立系统完善的运作制度是具体实施企务公开的首要保证。要明确推行企务公开的原则、程序和考核标准,强化企务公开的软硬件建设,对不同时期企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由公开结果向公开过程的转化。为避免流于形式,要做到与企业其他主要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罚,体现依法、主动、真实、公开的原则。

第三,结合实际,形式多样。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推行企务公开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不同形式。但在公开的内容上都具有一定共性,即把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及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职工群众最想了解、热衷参与,又是政策规定允许的事公开出来。如,企业长远规划、生产经营情况、非生产性开支情况、调资、建房、奖励、干部调动、子女及富余人员安排等。在时机上,做到及时、定时、适时。阶段性工作预先公开,工作中适时公开,结束后及时公开,使整个过程都置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

第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企务公开的内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公开的程度和成效,必须作为重点环节抓好。在推行企务公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抓住重点,明确广大职工当前关心的热点问题是什么,及时地向广大职工公开。企务公开的重点主要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廉政建设的关键点,具体操作中要把握几点:一是企业重大决策要及时公开,深入讨论,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二是人事安排要全过程公开,双向选择,公平竞争,力戒暗箱操作;三是财务和物资管理公开,开源节流增效;四是工资、奖金分配公开,注重实绩,奖罚公平,培养职工竞争意识。

第五,灵活多样、简便易行。企务公开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简便易行、便于群众掌握。一是坚持职代会的基本形式。凡是法律规定属于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和企业的方针目标、重大改革方案、业务招待费等事项都必须向职代会报告;二是中层干部会、党政工联席会及职工代表会议等把属于企务公开的问题在会上进行通报;三是劳动关系等方面的重要问题通过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工作来解决;四是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企业其他日常事务通过固定的企务公开栏、群众意见箱、领导接待日及板报、简报等形式,及时向员工群众公开通报。

上一篇:VI设计在企业品牌中的战略地位 下一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