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

时间:2022-06-23 03:10:09

探析“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 词汇教学 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笔者的实践,探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英语词汇的能力,特别是通过构词法记忆单词;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从有效利用互联网的角度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提供几点建议。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世界上约有2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全世界科技出版物70%以上都用英语发表。而在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此外,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也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同时它也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总之,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贸易等领域,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另一方面,英语和计算机又有着紧密的关系,当今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有近80%的信息是由英语承载,许多技术性和科学性的文献资料都是采用英文书写,各种信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网点配置错综复杂,犹如一个信息迷宫。这种现状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他们不需额外的语言学习就可以阅读大量的科技资料。而对于其他人,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则无法利用这些资源。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如果在此基础上又具备一定的英文水平,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求职都将大有益处。“计算机专业英语”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但是长期以来,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感觉本门课程非常枯燥,学习难度大,从而引起厌学情绪,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的初期也感觉到这门课的确不好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后续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经过一段时期的思考和准备,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诸多尝试与改进,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根据这些经验,笔者想在这里简单探讨一下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1课程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涵盖两方面知识的课程,一方面是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是英语知识。以往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文来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如专业术语、短语以及句型等。教材中的每篇课文一般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内容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以及计算机科技的最新发展等等。这些课文往往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很多学生阅读相应的中文译文往往都很吃力,更不用说理解英文课文。所以这就要求教授这门课的老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从而能把对应的术语和原理给学生讲透,以便学生理解和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必须在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多看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中文书籍,用较短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计算机历史和一些最新的科技动态,以配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并通过这些兴趣阅读来从思想上打消对该课程的抵触情绪,从而能够逐渐喜欢并学好这门课。

另一方面,该课程的词汇学习对于学生是一个很突出的障碍,很多学生在记忆普通单词的时候就感到吃力,而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中层出不穷的新词汇和比较长的派生词、合成词,就更加力不从心。所以要想学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必须要过词汇关。而计算机专业英语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词汇也和普通英语教学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缩略词

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有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频繁出现在文章索引、摘要、说明书、商标等科技文章中。一方面缩略词的出现方便了印刷、书写、速记以及口语交流等,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所以在学习本门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缩略词的学习。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缩略词。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

MB——Megabyte(兆字节)

CPU——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MODEM——Modulator 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

MPC——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多媒体个人电脑)[1]

1.2一词多义

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经常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这种词也叫借用词,一般来自厂商名、商标名、产品代号名、发明者名、地名等等,也有将普通公共英语词汇转变成专业词汇并赋予新的意义,例如sector(扇区)、bus(总线) 、firewall(防火墙)、flag(标志)、bridge(网桥)、port (端口)、cache(高速缓存)、router(路由器)、thread(线程) 、package(软件包)。通过学习这种词汇,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原有的意

思,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新的意思,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2]。

1.3派生词

这类词汇在计算机英语中非常多,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词是根据已有的单词加上某种前、后缀而构成的新词。掌握这种词汇的关键在于了解构词的三要素:前缀、词根和后缀,只要能熟记常用的词根和词缀,对这种词汇的运用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笔者认为,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授课之初最好能够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词根词缀,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记忆单词,并对他们学习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派生词中,采用前缀的词汇占了较大的比例,如:

(1)micro——微型。Microsoft微软,Micro processor微处理器,Microcode微代码。

(2)multi——多,多的。Multimedia 多媒体,Multiprocessor 多处理器。

(3)hyper——超级。Hypertext 超文本,Hypermedia超媒体,Hypercomputer 超级计算机。

(4)Inter——相互。Internet互联网,Interface接口。

(5)re——再,重新。Rerun 重新运行,Reprint 重新打印,Resetup 重新设置。[1]

1.4合成词

合成词也叫复合词,往往是将两个单词用连字符连接起来进行构词,所以在识记上会比其他几类单词相对容易一些。如:

file+based=file-based(基于文件的)

windows+based=windows-based(基于视窗的)

point+to+point=point-to-point(点对点)

plug+and+plug=plug-and-plug(即插即用)

peer+to+peer=peer-to-peer(对等互联网技术)

front+user=front-user(前端用户)[1]

以上介绍的是该课程中词汇的一些特点,下面再简单谈一谈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文体方面的特点。在文体结构上,计算机专业英语主要强调准确和精炼,所以会大量使用一些动名词、不定式等结构,同时也会使用一些“with+名词”的结构,以简化句子结构。另外,专业英语也会大量使用被动语态,用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这些特点,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2教学方法的改进

2.1加强构词法的讲授

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派生词居多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本门课程前期向学生集中介绍一些常用的词根词缀。一些教材会在附录中专门介绍这方面的知识,非常便于教学。笔者每次在讲授本门课程时,都会先行讲授词根词缀的知识,并大量使用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时就已经掌握的若干单词进行词根词缀的拆解,以便让学生尽快掌握这种构词方法,从而为后续词汇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进入本门课程正式学习之前就能尝试通过词根词缀记忆单词,这对他们无论是学习专业英语还是普通英语都大有裨益。而在今后讲授课本内容的过程中,碰到合适的单词可以对照词根词缀的知识再次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构词法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猜测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即使碰到生词也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知识推测出生词的意思,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在介绍词根词缀的知识时,笔者认为最好能够通过学生熟知的单词引入词根词缀,而不是去单独记忆词根词缀,以此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如在介绍micro-这一前缀时,可以通过学生熟知的Microsoft(微软)或者Microphone(麦克风)引入该前缀,然后扩展出Microprocessor(微处理器),Microcode(微代码),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等等。

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教师除了讲解该词在计算机领域中的意思之外,还应尽可能向学生解释该词语进入计算机词汇的原因。如计算机英语中有Bug这一单词,原意是指小虫子,但后来被用于指代计算机软件中的程序错误或者硬件缺陷。这是由于早期计算机体形巨大,有时候一只小虫子钻进计算机的部件就可能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后来该词便沿用了下来。教师如果能够介绍一些这类单词的背景知识,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减少学生的记忆量。

而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中的缩略语,一开始可以不要求学生记忆太多,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效率。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堂上的点滴时间让他们通过熟悉来记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这些缩略语。

总之,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对于构词法的掌握,以便尽快使学生掌握利用构词法记忆、猜测单词,避免死记硬背大量的新词,防止学生因为过多的生词而失去对于这门课的兴趣和信心。

2.2利用好信息教育技术

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由于计算机知识的时效性和学生兴趣各异,单靠讲授课文会非常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视听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考虑到《黑客帝国》这部电影和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的联系比较紧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曾利用这部电影作为教学素材,并对影片中出现的计算机词汇、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网络知识进行了讲解,还结合电影影评扩展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此类似的电影还有《机械公敌》(《I,Robot》)和《硅谷传奇》(《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等,通过这些电影,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计算机英语词汇,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听力,扩大知识面,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上这门课程,从而进行主动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文以外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并和计算机相关的热点知识。如笔者在讲授有关网络与使用终端的知识时,从互联网上搜索了和3G相关的英文资料作为教学材料向学生介绍,并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手机进行介绍,如Apple公司的Iphone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笔者从互联网上下载了国外计算机公司的计算机销售页面,并以此作为教学材料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通过和中文计算机销售页面的对比,向学生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词汇和一些专业术语,并对具体的硬件配以相应的图片,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应重视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提供在线的翻译工具,能进行单词、短语、句子甚至是整体网页的翻译。教师可以将这些工具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浏览自己感兴趣的英文网站,以起到泛读的作用。除了这些翻译工具,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网上著名的百科全书,如著名的维基百科(Wikipedia),该网站有不同语言的版本,学生可以通过双语页面进行自学。此外还有大英百科全书在线(Encyclopedia-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这个网站的内容极其丰富,同时配有大量视频和音频以及图片资料,学生可以借助金山词霸的即时翻译根据兴趣进行自学。

3结语

总之,“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对教师的英

语能力要求较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把这样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讲授的通俗有趣着实不易,所以教师自身不仅应该具备宽广的计算机知识,而且应该紧密跟踪科技发展的进步,以便将最新的知识介绍给学生。教师同时应该利用好多媒体条件,尽可能的利用互联网找寻一些适合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资料,包括电影、图片、网页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乐于和老师配合,学好这门课程,并通过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提高外语学习的整体水平,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卜艳萍,周伟. 计算机专业英语[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15.

[2] 张佳磊. 浅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J]. 苏州工职院,2006(3):20-21.

上一篇: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下一篇: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