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2-06-23 02:57:34

《落花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与反思

说教材:《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落花生》着重讲了一家人过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的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对生活已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在学习上已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需要教师的引导,用文本为学生架起一道通向生活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说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十自然段。

2、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说教法:本文借物喻人哲理性强。第二课时是教学关键,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主阵地。在这一课时我抓住重点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说学法:本课我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说教学准备:一堂课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师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在上课前我要求学生搞好预习、查阅作者资料;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完成教学。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重点。

1、回忆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围绕题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2、导入: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兴趣。那么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呢?他们借花生又告诉我们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落花生》。

3、交待本节教学目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是求知的动力”通过回忆上节课内容,巩固了说学的知识。同时交待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据可依,为下面精读课准备)

二、抓住重点,细读品味。

1、重点学习议花生部分,出示思考题。

⑴、默读课文,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好处的?父亲的观点是什么?

⑵、找出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⑶、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花生的品格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静心学习,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成果

⑴、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这里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⑵、师:兄妹们所说的是花生显而易现的好处,而父亲指的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特点,父亲对花生做了几次议论?每次议论有什么不同?我们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然后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来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看谁读得好?他读的好在哪里?他抓住了哪些关键词?用了什么语气来读的?然后大家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里我是想交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敬他人的机会。)读后引导学生背诵,在背诵过程中,我采用图文结合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师: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埋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了花生的可贵品质是什么?

师: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做什么样的人呢?谁来读一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引导学生抓住“不好看”“很有用”关键词语,读出父亲教育我们的语气。指名感悟。

⑶、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出有关的句子。(生读后)追问: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学生再次交流,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语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虹,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

三、再次感知,学习写作方法。

生再次读课文,看课文每个部分各占了多少篇幅?经历了多长时间?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1、让学生采用分部分朗读来进行区分。

2、小组讨论,从文本写作意图等方面来理解这样写的用意。

师小结: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议花生,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这篇课文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理”。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启迪: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写作时要应用这两种方法。要学习这种“借物喻理”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学生的学,教学有法,贵在授法”教者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巧妙地把课文的阅读与写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篇课文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里父亲用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做比,诣在强调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不是贬低桃子、石榴、苹果。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人,又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回归目标,深化文章的主题)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的板书设计突出知识的重点与关键。

本课板书设计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板书的主体由课文主要内容组成,最后化为“学”,深化主题。既代表父亲话的含义,又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其中还寄予老师的希望: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较成功的一节课。在课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查找去设计,整个教学环节是比较清晰的,重点、难点突出,学生能自主交流、合作探究。重点词语及重点句子找的较准确体会的较到位,在教学中,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中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不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吗?”我马上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上一篇:浅谈普通高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下一篇:如此脆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