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6-23 12:33:40

高三文科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摘要:高三文科班的学生数学底子不如理科班的学生,在思维与能力上面稍显不足,因此,作为文科班的数学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需要用心付出,才能有收获。

关键词:高三文科;数学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57-1

一、课堂展现魅力,吸引学生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如何高效地组织课堂,应该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如何设计课堂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许你会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宽泛,事实这就是文科生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使他们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高三的课堂是学生不断“织网”和“补网”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需要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而织网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漏洞,所以,课堂需要精心设计,让学生自然轻松地为知己补网,另外,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网络分门别类,也就是建立一套解题系统,能使他们在看到某类问题就能及时从头脑中调出方法系统,从而指导解题。

二、作业体现层次,使学生投入

高三时间宝贵,不容许我们去浪费学生的时间,这就决定在作业的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做到作业的精与全,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需要教师研究很多份试卷,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精选习题,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学生作业的批改要求需要分层次。比如,数学尖子生的作业不仅要质量还要他们的速度,而中等生则要强调他们的解题规范,因为这部分学生做题能力可以,但经常因为一些小问题而拿不全分,提高就有一定的困难,最后对后进生而言,则需要鼓励他们能多拿分,要敢于动笔,对他们的过程给予一定的鼓励。

三、辅导注重实效,使学生主动

教师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奉献,就是不计个人报酬。虽说有时也抱怨过,但是我们能怎么办,当我们不能够改变环境时候,就只能去适应,只能向前冲,只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够成功。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学习注重合作,使学生参与

所谓“同学”就是共同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68人不等。每天利用课后的20分钟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师的主导下,由各个组长安排复习任务,围绕某些题目进行讨论,每位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为了激励他们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师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对小组合作能力进行奖惩。大家形成了合力,共同进步,做到了“兵教兵”“兵带兵”。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班上的后进生逐渐有了进步,不仅仅成绩上面有了变化,学习劲头也十足,在之后的历次考试中,总体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学习共同体仅仅是一种手段,它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取长补短,使每位学生能在讨论中参与,亲身经历讲题目的过程,能参与进来的学生学习劲头自然足了起来,并且从来不问问题的学生,课后也信心十足地请教师解决他的问题,因为他想借助于教师的帮助把问题理解透彻,并能在讨论的时间内讲给同组的同学听,他们能理解会做题和会讲题是两个概念,班级内后进生也逐渐恢复信心,而中等偏上的学生更加能学得游刃有余。

高三文科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于高一、高二的阶段性教学。不能够拘泥于某次月考,周考之类,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高考。也许,某次甚至多次调研未取得理想的好成绩,也会使领导或同事对创新措施产生一点点怀疑甚至泼冷水,但为了最后的高考,就必须制定好适合自己班级的高三复习计划和创新措施,并真正地去执行,要能坚持下去,做到教师跟踪到位,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不断更正,及时解决学生在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师从中调控。

上一篇:我对苏教版教材教学设计的认识 下一篇:浅析小学英语词汇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