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乡长上“非诚勿扰”的背后

时间:2022-06-22 11:38:36

《非诚勿扰》节目开办以来,被女嘉宾灭灯而黯然退场的男嘉宾不计其数。去年10月20日,一位牵手失败的四川阆中副乡长一夜之间在网上走红,退场后两个多月他依然为媒体和网络所关注。一个多月过去了,戴彬依然很忙,当面采访、电话了解、网上联系,邀请他到电视台作访谈的没断过,手机屡屡被打爆,最多时一天接到100多个电话,个人电子信箱也塞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邮件。

原本冷清的阆中市天宫乡也热闹起来,一拨又一拨的记者希望当面采访这位被24位美女嘉宾集体灭灯的副乡长。渴望旅游致富的当地农民颇为兴奋,“这么多记者采访戴乡长,我们天宫乡也跟着出大名了,今后游客也会多起来吧!”

2012年11月26日,戴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乡干部早已不是“大老粗”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我是头一个上《非诚勿扰》的乡官,又有自制的治疗荨麻疹的秘方,大概这是引起媒体关注的原因吧。”身高1.73米,着深色外套的戴彬挺帅气,言谈也很风趣,“孟非不是开玩笑说乡长来相亲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下基层”’吗?其实我们乡镇干部就是直接服务群众的,天天都生活在基层。”

戴彬转业后一直在基层工作,先后辗转五马、双庙、柏垭、天宫等多个乡镇。他在部队就是正连职干部,用了整整10年时间才担任实职副科级干部,这一方面说明乡镇干部升迁艰难,另一方面显示出乡镇人才济济,出人头地并不容易。事实也如此,现在的乡镇几乎找不到中专以下学历的年轻干部,大专、本科比比皆是,有的还是研究生,根本就不是过去那种“大老粗”、“泥腿子”的干部形象,可惜外界对乡镇干部的印象太陈旧了,感觉还停留在十几二十年前。

从事基层报道工作多年的阆中市委报道组副组长张晓东持同样观点,现在乡镇干部素质普遍提高,许多从县级机关到乡镇任职的领导更是有较高学历,加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定向公招进入乡镇干部队伍后,更加增添了活力。遗憾的是,这些变化外界了解得并不多。

“乡镇干部的变化进步不为社会各界所了解,很大程度上和主流媒体、影视文化缺乏关注有关。”当过教师、组工干部和乡镇党委书记的阆中市旅游局局长宋海全有些激动,“打开电视,反映都市生活、高富帅的言情剧泛滥成灾,有几部反映在最基层维护一方稳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乡镇干部?”

“乡镇干部群体的公众形象被扭曲了,在不少人眼中,这是一个口碑很差、不干正事的群体。”在乡镇工作了整整24年,从普通办事员一步步干到副乡长、乡长的阆中市方山乡党委书记冯志荣愤愤不平,“好些影视作品中的乡镇干部不是成天喝烂酒就是作风蛮横粗暴,这些胡编乱造的电视剧给基层干部上了好多‘眼药’哦,个别明星演绎的小品更加重了这种印象。”

“前些年播出的电视剧《希望的田野》真实反映了乡镇干部的酸甜苦辣,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工作技巧,可惜这样贴近生活的好作品太少了。”记者采访的乡镇干部感觉时下反映农村题材的不少电视剧脱离生活。他们感叹:“编剧导演们老是盯住爱得死去活来的都市男女,咋就不能把文建明这种老百姓真心喜爱的优秀乡镇干部拍成影视呢?”

乡镇干部的艰辛,不为外界所知

“你又穿了几件鸡心领毛背心?”近来成了阆中市干部相互开玩笑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段子。戴彬电视相亲时的着装被主持人孟非一再提及,尽管是调侃,但还是让他挺尴尬,好在点评嘉宾黄菡给了些安慰:“乡镇工作特别不容易,算是很基层,压力特别大……”

“黄菡老师在党校工作,她知道乡镇干部的苦衷,可是不熟悉乡镇工作的人有几个了解我们工作的压力?”不少乡镇干部觉得很委屈,“农村条件艰苦,工作繁重,权力小责任大,工资待遇又低。”

戴彬在乡里分管安全工作,包括学校校舍、建筑工地、矿山企业等,其中压力最大的当数水上安全。天宫乡有几个边远村的老百姓要靠坐船出行,全乡共有5条船分布在3个渡口上,防超载抓安全的任务很重。“一到洪水季节或下大雨时,我们半夜三更都要到渡口检查值班,生怕有人图方便私自用渡船,会有危险。”戴彬最担心西河渡口超期服役的旧船,无奈乡上又没钱置新船,三番五次给市海事处打报告,总算批了几千元维修费,这才松了口气。

现在的乡镇干部虽然没了当年收取农业税的压力,但抓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整治环境卫生,特别是遇上大的项目需要搞征地拆迁,更是要磨破嘴皮做工作,有时还要挨骂受委屈。“碰上组织农民参加新农合之类的任务,有的农民外出务工一时回不来,乡村干部还得掏腰包垫钱,这样的事对基层干部是家常便饭。”方山乡的冯志荣书记觉得工作压力并不比前些年小,“群众维权意识更强了,服务稍有不到位就会被投诉问责,你的绩效考评都会受到影响。”

“发展经济、维护稳定、规划项目、争取资金,乡镇就是一个小社会,事无巨细一把抓,真的好艰难。几年乡镇工作下来,过去身体相当棒的我居然有了‘三高’征兆,自己才三十出头啊。”付光华在宣汉县最偏远的龙泉土家族乡当了几年乡长、书记后,深知基层干部的苦处。

很多边远乡镇的干部还感受到了社会偏见的无形压力,在不少人看来,似乎在机关部门工作的干部是精英、人才,而乡镇的同志就要差一些,要不就是得罪了领导或者工作失误才遭“发配”,有这种偏见作祟,乡镇干部到机关部门坐冷板凳、瞅冷脸子也就不稀罕了。

“最好能建立轮岗制度,边远乡镇的干部和近郊乡镇的干部交流,基层干部和机关干部交流,让机关部门的同志也体会乡镇干部的难处,只有换位工作才能真正学会换位思考。”不少乡镇干部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收入太低,成了“婚恋”弱者?

到去年11月底,戴彬的电子信箱里已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500多封邮件,他根本没时间逐一细看回复。

“有位福建学医的女研究生很谈得来,并表示愿意毕业后到阆中工作。”戴彬告诉记者,不少朋友鼓励他追求这位女研究生,还开玩笑说谈成了也算是为家乡引进人才,但他还是很犹豫。

戴彬的顾虑缘于自己收入太低,他每个月的工资也就2200元左右,几年前在城里买的商品房要还贷,加上每个月要花300来元的交通费,经济压力着实不小,再找一个靠工资吃饭的妻子,日子会更紧。

付光华认为乡镇干部收入偏低是婚恋中的一大不利因素,他坦言刚毕业到乡镇工作时也有同事介绍过条件好的女孩,可对方嫌其工资低就吹了。“乡镇干部工资少开销大,特别是边远乡镇每月的交通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付光华所在的龙泉乡离宣汉县城有130多公里,坐公交车来回要70元钱,有时周末下班晚了和人拼出租车回家,一个单边就得花100元钱。

“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择偶面比较窄,除了找学校老师几乎没有合适目标,如果在城里,选择范围就大多了,但成功率又不一定高。”方山乡党委书记冯志荣直言,“你只能够周末陪人家谈情说爱,聚少离多培养感情不容易,何况城里的女孩眼光高,未必瞧得起你挣不了几个钱的乡镇干部啊!”

“说到底还是工作辛苦、照顾不到家庭、收入又低才让乡镇干部感到自卑。”曾在县委组织部工作多年的荣县复兴乡党委书记晏秀英建议,“最好能给边远乡镇的干部适当发放工作补贴,哪怕每个月只是两三百元交通费,也可以让基层干部感到温暖啊。”

从记者在省内一些乡镇了解的情况来看,基层干部尽管存在收入低、压力大、条件艰苦等困难,但在婚恋上还是属于相对抢手的目标。“公务员毕竟工作稳定嘛,只要不要求太高,找个过得去的成家不成问题,戴彬应该是个特例。”有人说。

记者从阆中市委组织部得到的信息证实:全市35岁以上副科级干部中,只有戴彬一个人未婚。

“人家舍得在网上公布自己研制的荨麻疹秘方,这就很不错嘛,换了有的人还不借机炒作挣大钱,起码也要收几个咨询费呀!”

“戴彬在宣传片中刻意强调阆中是三面环水一面抱山的优美城市,这分明是给我们古城旅游打广告嘛,说明人家征婚还不忘工作啊!”在阆中采访时,记者听到了很多类似的议论。

上一篇:对女职工心理卫生现状的分析及改善对策思考 下一篇:以任务为导向的《混凝土外加剂基础》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