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研究

时间:2022-06-22 09:21:22

新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的内部控制,研究表明,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和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与医疗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医疗质量;内部控制;实证分析

一、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质量对于医院的生存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医院的生命,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医疗质量评价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医院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它们同样易受那些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墨守成规的的影响。就我国医院而言,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普遍现象,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经实地调研和参考相关文献后,建立研究架构,并依据卫生部2008年印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第二部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设计问卷,针对新疆地区若干家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问卷的实测,由新疆审计厅协助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计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3%。本研究问卷设计力求精简,分成如下两个部分。

(一)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现状

这部分问卷主要是利用医院现有数据和网上调查患者满意度来评价医疗质量状况,包括医院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急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先进医疗技术的运用、对医德医风的评价及患者对医院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共分为9项目,从不同角度衡量;衡量方式采用利克特(Likert)五点尺度。即很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很差(1分)五个选项,填答者可以依据自身感知到的实际状况勾选。对于网络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每个样本的平均值计量。

(二)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要素

这部分主要是问卷填答者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要素的评价。根据《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的要求,对医疗质量的内部控制概括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技术管理、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五个方面。问卷共纳入了25个项目。其中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包括2个项目;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包括4个项目;医疗技术管理包括4个项目;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包括8个项目;护理质量管理包括7个项目。衡量方式与医院整体内部控制相同。

另外,文章还将整体内部控制问卷中的控制环境和医院社会效益纳入了控制变量;其中控制环境包括7个项目,社会效益包括12个项目,衡量方式同上。

(三)统计资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在问卷可信并具有效度的前提下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将医疗质量和医院相关控制因素作回归分析。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委托理论和组织治理理论出发,医院必须建立起清晰合理的治理结构,方能保证权力的制衡和决策的科学。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混乱不堪,没有层次清晰的授权制度,体现不出委托的结构关系,甚至出现了无法找到或者干脆不存在最高治理机构,要么就是出现两个最高治理机构的荒谬局面。结合我国的具体状况,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没有建立理事会(董事会),往往是行政主管部门或出资人直接任命院长。无法实现理事会作为重要权力制衡和科学决策的作用。就我国公立医院而言,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普遍现象,造成了医院在医疗治疗质量管理上只是流于形式,对相关规定的实际执行效率很低。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1: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控制效率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要求医院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应该做到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不断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遵循诊疗常规。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逐步完善各类会诊制度,医师外出会诊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建立起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漏报。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2:医院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的遵循情况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疗技术管理控制要求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符合诊疗科目范围,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在医疗技术管理上,要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在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上,要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在科研过程中,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按规定审批。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保护患者安全,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汰的技术。根据以上分析提出:

假设3:医院对医疗技术管理控制的遵循情况与固定资产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院专业部门主要包括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门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检验、病理、医学影像、药事、输血、医院感染、病案、介入诊疗和血液净化等,这些部门的质量控制是医院医疗控制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由此提出:

假设4: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强度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院护理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的健全与否、护理人力资源是否充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的合理性以及临床护理、急重症患者护理等。这些控制的好坏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5:护理质量管理控制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文章以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为对象,研究影响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因素,根据前文对相关部门规定的分析。医疗质量不但与各业务部门管理控制密切相关。另外,可能还与医院的整体控制环境和社会效益相关,有鉴于此,考虑以下控制因素:第一,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医院整体控制环境是由医院治理制度和文化氛围等因素塑造的,控制环境的好坏对医疗质量控制有导向性作用。第二,医院

社会效益:医院属于公共服务部门,监管部门和社会对公共部门的评价往往以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为标准,所以,社会效益好的医院也是对较高医疗质量水平的反映。因此对上述因素,本文都设置为控制变量予以处理。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1 被解释变量

在本文中以医疗质量为被解释变量,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给各医院医疗质量实赋值,变量以YLZL表示。

2 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技术管理、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变量为医院控制环境和医院社会效益。分别以ZZZL、AQZL、JSZL、ZYZL、HLZL表示上述五个解释变量,以Hu和XY表示控制变量。

(二)模型设计

为了分别考察医疗专业变量与医院管理变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程度,依据内部控制理论,本文建立如下三个模型分别进行回归:

模型一:对全变量的回归模型

Y=B+B1ZZZL+B2AQZL+B3SZL+B4ZYZL+B5HLZL+B6HJ+B7XY

模型二:对管理变量的回归模型

Y=B+B1ZZZL+B2AQZL+B3JSZL+B4HLZL+B5HJ+B6XY

模型三:对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因素的回归模型

Y=B+B1ZYZL+B2HJ+B3XY

五、统计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利用SPSS15.0进行描述统计。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样本数据、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统计量。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

由表1中解释变量的均值可以看出,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ZYZL)为3.8110,说明此项控制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i医院控制环境(HJ)和社会效益(XY)分别为3.8538、3.7608,说明医院有较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名誉;从中位数上可以看出。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ZYZL)为3.750。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医院在专业质量控制方面处于较高水平;医院控制环境(HJ)和社会效益(XY)分别为3.8571、3.8571。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医院的控制环境和社会效益都处于较好水平。

(二)回归分析

表2中的回归结果显示:三个模型的Adj-R2都在50%以上,F值都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高度拟合数据信息;由DW统计量和VIF值可以看出变量不存在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模型一中只有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二中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和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模型三中的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可以看出,在模型一和二中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与医疗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以上结论说明公立医院对医疗质量控制的核心仍然是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的控制;其次也能更改加强对护理质量的控制,然后再逐步改善对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控制。造成这种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公立医院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

六、政策建议

从本文研究结论来看,新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专业部门质量控制和护理质量控制上,对于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建设还存在不足。本文认为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医院出资人与管理者之间的行为造成的。国家作为公立医院的主要出资人,也就决定了医院资产都属于公益性的,从性质上与经营性国有资产有着根本区别,因此模仿国有企业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资者代表的做法在公立医院领域中并不一定合适。卫生行政部门完全可以作为出资人代表来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又是行业管理者,这种双重身份有利于政府引导公立医院实现社会性目标,防范多头领导的局面。也许会有人担忧卫生行政部门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会引发规则上的混乱和竞争中的不公。但对于公立医院领域,即使存在竞争,也只是公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由于两者都以实现社会性宗旨为目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必然是良性的,不会因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两重身份有所改变。

在管理层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最好是复合型人才。既具有深厚的医学专业背景,又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现实中这类人才数量甚少。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建议从具有医学背景的中青年医师中选拔具有管理意识的后备力量加以培养:从短期发展来看,可以直接吸引职业管理者加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管理技能来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必要时,可以为职业管理者配备专门的医学顾问或助手,以弥补其决策与管理中医学知识欠缺所造成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刘建,朱慧芳,第二周期医院评审首家试点的体会和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

[2]李小兵,医院评审推动了医院基础管理工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3)

[3]林钧才,关于医院评审之营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

[4]张明,郭文虎,陆志范,医院评审的合理性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6)

[5]王丙毅,医疗质量评价与监管的博弈分析和机制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5)

上一篇:基于破产重整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析 下一篇:唐山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