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针织产品在织造中常见疵点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6-22 06:40:15

亚麻针织产品在织造中常见疵点及预防措施

【摘 要】本文介绍了亚麻针织产品在织造中常见的漏针、花针、破洞、纬斜等疵点。分析了疵点出现的原因,寻找最佳的预防和解决措施,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织物的外观质量。

【关键词】 亚麻 针织物 织造 疵点

1 前言

亚麻针织产品以其吸湿透气、抗霉抑菌、外观粗犷等优良特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亚麻纤维属于植物束纤维,是靠果胶等将纤维聚合在一起,抱合力差、刚性大、纤维粗硬、延伸性差、弹性差。所以,亚麻纱在针织机上编织较其他纤维更为困难,纱线在进纱、成圈、退绕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疵点,影响织物的外观质量和服用性能。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疵点,寻求最佳的解决和预防措施,总结一些方法和经验,仅供同行参考。

2 常见疵点及预防措施

2.1 漏针

在织造过程中,操作或机械调校不正确,织针未能钩起应该进行织造的纱线,从而使原套在织针上等待被下一行纱穿起的线圈在脱离织针后悬空,没有编织形成线圈,或成圈后又重新脱出针钩而形成的线圈脱圈。

(1)检查导纱器与织针位置是否正确,前后织针是否损坏。

(2)检查所用纱支与针号是否对应。

(3)查看纱线是否太硬或结头过多。

(4)调整针盘三角的相对位置,确保盘针与筒针位置对应。

(5)检查牵拉卷曲张力,是否过紧或不均匀。

2.2 花针

偶然的花针是由于织针针吞弯曲或者因为织针未上升到合适的高度,使得线圈因此未能脱圈所致。

(1)检查织针或沉降片是否损坏。

(2)检查并调整导纱器的位置。

(3)重新调节牵拉卷曲张力,使张力均匀。

(4)清纱、去纱结、过蜡, 使得线圈容易脱出。

(5)调节起针三角张力,让线圈容易脱离针钩。

2.3 破洞

由于纱线强力不足、条干粗细不匀、杂质含量大或机械等原因造成纱线断裂,使编织不能进行而形成的孔洞。

(1)纱线质量不好,应倒纱过蜡、电清或换纱批。

(2)纱结太大,应该打十字结,并用纱剪剪纱尾,不能长于0.3cm。

(3)结合编织图案,调整纱线松紧,将张力调到均匀。

(4)调整牵拉卷曲张力,以免张力过大或不均匀。

(5)检查进纱线路,避免麻屑、飞花堵住通道,使进纱线路不畅通。

(6)选择合适的织针型号,检查是否有坏针。

2.4 针圈不匀

由于码子松紧不一,在成品上形成针圈大小或松紧不一的线圈横档,或造成衣片两边松紧长短不一。

(1)用张力表检查纱线张力,检查编织过程中,纱线受意外张力作用,使局部针圈较紧,形成凹进的横条。

(2)检查直向针圈的排列密度是否正常,以免成品上形成直行两个针圈柱排列间隔稍大或稍小,呈现稀路或密路状。

(3)检查纱支状况,避免个别纱支弄错或混纱支、纱批。

(4)纱线条干长片段的明显粗细,表现在成品上形成明显较厚或较薄部分,更换纱线。

2.5 纬斜

在织物宽度范围内,织物上的花纹或直条与织物的边不互相垂直,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

(1)由于亚麻单纱本身捻度方向多为S捻,在编织过程中造成纹路向一侧倾斜的状态,因此采用S捻和Z捻纱交替配置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织物纬斜。

(2)两边张力不匀,造成针织横列偏离垂直于织物布边直线,调整张力,使其均衡。

(3)对亚麻纱进行气蒸定捻后编织,可减少因捻度不稳定而造成的布面纹路歪斜。

2.6 花纹错乱

扳花、拔花、提花错误或多摇少摇使花位不正或花型错乱。

(1)检查提花花片片齿是否打掉或插错。

(2)检查选针滚筒是否错误或停转。

(3)操作人员严格按工艺操作。

2.7 油针

织物中纵向一条或几条带有油迹者,在布面上呈现为一条黑线直落。

(1)适当加油,避免机器内油太多或太少。

(2)检查机器以防机器漏油或渗油严重。

(3)定期清洁针槽或织针,保持机台卫生合乎要求。

(4)清理针槽,避免针槽太紧。

2.8 破边

布边边纱连续断纱三根以上,布边断裂成缺口。

(1)织造时边纱所受张力过大,因而断裂。

(2)边砣使用不当或规格不符,将边纱拉断。

3 结语

实践证明,准确分析和判断亚麻针织产品在织造中常见疵点,并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和避免各种常见的疵点,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织物的外观质量。

作者简介:张绍萍 (1963-)黑龙江省纺织工业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上一篇:浅析农超对接实施过程中物流体系建设 下一篇:如何提高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