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误食马铃薯中毒的诊治

时间:2022-06-22 05:52:04

马铃薯属茄科植物,卵圆形块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农村是农民主要的能量饲料来源。猪由于采食含有有毒成分的马铃薯茎叶和腐烂生芽的块根,便会引起以神经症状和胃肠炎为特征的中毒现象,马铃薯中毒在我县随时可见,笔者经治12例,治愈8例,死亡4例。

1症状

轻症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病变,神经症状轻出现流涎、呕吐、腹涨、腹痛,有时由于胃肠炎而下痢、血便、便秘,此外,有时精神沉郁,病畜极度衰弱,排尿困难、呼吸困难、体温上升、瞳孔散大、走路摇摆、后肢麻痹,最后昏迷抽搐,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重症多出现神经症状,初期兴奋不安,狂燥奔跑,不顾周围障碍,有时腹痛、呕吐。后期精神沉郁,后肢无力,甚至四肢麻痹。有时呈现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呼吸困难,心脏衰弱,一般2~3d死亡。

2症状分析

用马铃薯的茎叶及发霉腐烂的块根喂猪时,因马铃薯内含有一种生物碱叫龙葵素(又名马铃薯素或龙葵苷C45H73O15N)而引起中毒。据实验证明,马铃薯素各部含量不一致,绿叶中含有0.25%,芽内含有0.50%,花内0.70%,果实内含有1%,引起发芽变绿变紫时,芽内可高达4.10%,生霉腐败的马铃薯素含量更高。

马铃薯素能刺激胃肠黏膜,致使胃肠发生出血性炎症,吸收后引起红细胞溶解,侵害大脑和脊髓,而引起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麻痹。

3剖检变化

可视黏膜贫血胃肠黏膜,胃肠呈现出血性炎症变化,肝肿大脆弱,常见有心内膜有散在性出血点,血液暗褐色,不宜凝固,脑充血、水肿。

4诊断

根据喂料史、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可确诊。

5治疗方法

停喂与中毒有关的饲料,采取加速内容物排出解毒,强心、补液、镇痛、解痉的治疗原则。

5.1西药治疗

处方一:1%硫酸铜溶液20~25ml,鞣酸溶液适量,溴化钠0.50~1.50g;用法:病初内服1%硫酸铜或皮下注射阿朴吗啡0.01~0.02进行催吐。

处方二:2%冰醋酸300ml,10%安钠钾10~20ml;用法每头猪2%冰醋酸(用蒸馏水稀释)200ml,静脉注射冰醋酸50~70ml,肌肉注射10%安钠钾2ml。

处方三:5%葡萄糖250ml,复方氯化钠250ml,庆大霉素20ml,止血敏10ml,三磷酸腺苷20ml,10%VC20ml,20%安钠钾静脉注射,1%仙鹤草素注射液15ml肌注,1%鞣酸溶液400ml内服。

5.2中草药治疗

处方一:金银花20g、明矾30g、甘草30g;按处方配药,候温加蜂蜜30g 灌服。

处方二:硫酸镁30~60g,菜油6~15ml;按处方配药,加水300ml调匀1次灌服。

6典型病例介绍

村民养了3头白色品种猪,2004年3月10日早发现不食。畜主要求前往诊治,畜主诉1头为2月龄,1头为7月龄,一头为8月龄。3猪同槽而食,通常饲喂的是草糠与玉米粉,特别爱吃菜,3月8日~3月9日往圈里倒了些马铃薯的茎叶及有些腐烂了的马铃薯。免疫史:曾2次注射猪瘟免化弱毒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和猪肺瘟菌苗。

检查:体温都上升,体温分别为41.50 ℃、41.70 ℃和41.80 ℃。2月龄的猪是口吐白沫,腹泻,粪便腥臭,混有血液和黏膜,伴有阵发性抽搐,走路左右摇摆;7月龄与8月龄的2头猪除有明显的胃肠炎症状外,还狂燥不安,横冲直撞、四肢麻痹,有明显腹痛,精神兴奋不安,呼吸困难,62次/min,58次/min,31次/min。

诊断:根据食史,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马铃薯中毒。

处方一:对7月龄和8月龄猪同等药物进行治疗

①首先用安乃近10ml,肌肉注射,以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②硫酸镁35g,菜籽油10ml加水调匀1次灌服,以促进毒物的排出;③10%葡萄糖500×2;VC0.30g;止血敏10ml;磺胺嘧啶钠5g,静脉注射,起到补液、解毒与缓解胃肠炎症状。用上述方法治疗2次后,因8月龄的猪吃的较多,症状未减轻,当晚死亡,而7月龄的猪有所好转,并有了饮食欲,继续治疗调理后康复。

处方二:对2月龄小猪的治疗

①痢菌净10ml,肌肉注射,以起到缓解腹泻的作用;

②10%葡萄糖500ml;VC0.10g,混合静脉注射;③1%的鞣酸溶液200ml内服。

小猪经3次治疗后,渐渐好转,最后康复。

剖检:可见肠黏膜潮红、出血,上皮脱落、坏死;肝脏肿大、质脆、出血,脾、肾轻度肿大,心脏内有凝固不全的暗红色血液,眼睑及颈剖皮下有胶样侵润。

7体会

7.1马铃薯中毒虽然不是常见病,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造成猪的急性死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给饲养户造成经济损失。

7.2在马铃薯的保存上要防止发芽变绿,已经发芽腐败时,应予以清除和废弃,对其余能做饲料的可煎熟加醋煮透再喂,这样避免马铃薯中毒。

上一篇:一起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怎样才能有效防治鸡球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