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时间:2022-06-22 03:35:01

静滴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炎 预防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89

我科于2007年6月~2009年6月外周静脉推注或静滴胺碘酮后致静脉炎48例,在护理中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8例,均为静脉推注或静滴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男32例,女16例,年龄25~73岁,其中Ⅰ级28例,Ⅱ级12例,Ⅲ级8例。

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1]。①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改变,未触及硬结;②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③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预防及护理方法

给药前的准备:给药前让患者了解胺碘酮使用的必要性、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输注过程中的配合方法、及其药理作用。了解不良反应,讲解静脉炎的转归,消除其恐惧心理并取得配合。

严格掌握用药的速度和方法:先将每分钟注入1mg换算成微泵所需的参数ml/小时,用微泵控制速度,保证用药速度和时间的准确性。静脉用胺碘酮起效快,注射15分钟后其作用达到最大,以后的4小时内逐渐下降,需静脉维持用药,在达到血药浓度后再加上口服药。使用过程中注意微泵的报警,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

调节输注的浓度、pH值、控制给药的持续时间:①据文献报告:静脉滴注胺碘酮浓度>3g/L时,易引起外周静脉炎,如静脉滴注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其浓度不超过2g/L,也可引起静脉炎[2],因此给药浓度应控制在0.6~3.0g/L为宜。②调查研究发现:高浓度胺碘酮外周静脉泵入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率呈正态分布关系,持续泵入20~30小时,静脉炎发生率最高[3]。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减少静脉给药的时间,并尽早过渡到口服给药。③胺碘酮注射液与盐性液体配伍,可产生混浊、沉淀或加速分解,引起静脉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在常温下配伍于8小时内使用,选择上肢静脉,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4]。④输液前以5%葡萄糖注射液做引针穿刺,防止因穿刺不成功造成药物外漏。输液结束后用20ml左右的5%葡萄糖注射液推注,缩短药物残留于血管内的时间,从而减轻了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①胺碘酮静脉给药维持时间较长,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易导致静脉炎,因此应首选中心静脉给药,由于静脉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②选择外周静脉给药时,宜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

药液渗漏及静脉炎的防护:对使用胺碘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执行床前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如患者诉注射部位疼痛和灼热,无论局部皮肤有无肿胀均应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下列方法处理。①硫酸镁湿敷:主要是利用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消退。此外镁离子还具有抗炎、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消肿的目的。②土豆泥外敷[5]: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盐类、胡萝卜素、维生素 B、C、茄碱、龙葵素等。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茄碱、龙葵素有缓解疼痈,减少渗出作用。使用土豆泥主要是利用其粘贴性好,水分不易丢失、滞留时间长等优点。③湿润烧伤膏外敷[6]: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化血管壁之功效。另外通过保护神经末梢和松弛立毛肌达到止痛作用,其疗效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④喜疗妥软膏外敷[7]:喜疗妥软膏的主要成分为多磺酸基黏多糖,每100g乳中含有多磺酸基黏多糖2500U,涂抹静脉炎处,经皮肤吸收后,能迅速穿透皮肤,分布在皮下组织内,抑制组织中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水肿及血肿的吸收,抑制血栓形成及生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⑤云南白药加酒精[8]: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扩张局部毛细血管、阻止损伤部位血凝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外用有止痛、活血、疏通经络作用,而酒精加云南白药能渗透到硬化的血管内,加快云南白药的药物作用过程。

结 果

40例Ⅰ~Ⅱ级静脉炎患者经过3~7天的治疗及护理均治愈(除2例死亡外),6例局部组织结节状硬结给予应用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并出现皮肤点状溃疡后改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加外科换药处理5天治愈。

讨 论

胺碘酮静脉给药可引起急性血栓性静脉炎和化学性静脉炎[9]。高浓度胺碘酮从外周静脉泵入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8.2%。选择中心静脉给药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因此,在使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付春华,赵雁,于莹,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11(37):816-817.

2 田金萍.静脉注射可达龙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护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22(6):540.

3 李纬,张俊,乔燕舞,等.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2(13):594-595.

4 梁晶.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静脉炎发生不同影响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2(9):110-111.

5 陈丽捷.两种土豆方法治疗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2009,3(3):50.

6 祝爱娥.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l3(11):1472-1473.

7 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3-334.

8 于芳.喜疗妥软膏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临床医药实践,2009,7(18):539-540.

9 田文英.外用正红花油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100.

上一篇:肿瘤化疗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后... 下一篇: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手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