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独境界

时间:2022-06-22 02:25:01

独思

浮器的尘世越来越不安静,能静下心来沉思的人越来越少。追逐名利:心中自然难以平静;喜欢热闹,心中自然浮躁。其实活人,要活出自我,活出境界,还是要让这颗悸动的心平静下来,去读书,去思索。人的思想火花产生于三种状态:一是产生于激烈的争论中,火花一现;二是产生于观察与思考,灵光一现;三是产生于阅读中的思想碰撞和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这三种状态都离不开思考。不论短暂还是漫长,不论顿悟还是大觉,不论浅近还是深远。不过,第三种思考更成熟,更深刻。

要独思,就要保持适当的沉默,而不是聒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向人们发出精绝的叩问,就是在沉默与独思后的思想大爆发。甘地说:“沉默是信奉真理的人的精神训练之一”,吉辛说:“人世间越来越吵闹,我不愿在增长的喧嚣中加上一份,单凭了我的沉默,我已向一切人奉献了一份好处。”说明了他们是善于独思的,是思想者。鲁迅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更是伟大思想家的真实写照。我们不当思想家,不当哲人,但我们总要生活。要生活,要走路,就有怎样走,去哪里的问题,就需要思考。蒙田曾言:“要是你懂得如何思考和安排你的生活,你就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思考,对每一个人都需要。古罗马的哲人从人有两只耳朵,只有一张嘴,揣摩出造物主的意图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实际上,我们还有两只眼睛,一个大脑,就是让我们多读、多看、多思考。

夜拥衾被,闲坐石台,仰卧草地,独坐书房,都可以思考。甚至走路、散步,也可思绪绵绵,进入一个美妙的思考境界。独思,犹如一个人进入厨房,调制带有自己特色的精神糕点,极具营养。至于味道,是酸是甜是苦是辣,唯有自知。其充实、其沉醉、其忘情、其豁然开朗、抑或涅重生的美妙感觉,也唯有自知。

独饮

我总认为,聚饮,是喝给别人的;独饮,才是喝给自己的。聚饮要的是场面的气氛,独饮才能品出酒的精髓和神韵。对于酗酒的酒徒来说,喝一辈子的酒,他也不知道酒的味道;对独饮者来说,酒的香醇美妙,酒的悠长廖远,酒的博大精深,尽藏于心。酒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敌人。你对它温柔亲切,它是朋友;你对它粗鲁、亵渎,它是敌人。独饮者大都是酒的朋友,并视作知己,痛苦时饮它,能释胸中块垒;快乐时饮它,让你酣畅淋漓;愁苦时饮它,有解愁绪;疲累时饮它,能焕发精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何等洒脱,何等美妙!最见不得对酒的亵渎,狼藉遍地的人懂得什么酒的情趣?常见有人饮酒时呲牙咧嘴,苦皱着脸,饮酒如饮毒药,何苦来者?更可怜的是,生活中还有另类饮酒,自个儿把那杯名叫生命的酒酿成了一杯苦酒,一人独饮,唏嘘哉!

独行

如今参团旅游大行其道,好处是省心,坏处是了无情趣。大轰大嗡地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来啥也不知道,有啥意思?除了行路和购物,景点蜻蜓点水,名义上是去过了,却毫无印象毫无收获,亏大了!真正的观景赏物,还是独行好。不必节日凑那个热闹,去看满世界的脑袋;亦不必舍近求远,非胜地名景不可。哪里青山无秀峰,哪里云水不映照?“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独自上路,或约一二好友独自成旅,观田园风光,赏阡陌纵横,涉小溪山涧,卧野草花丛,进冷僻山坳,入清静柴门,听鸟鸣虫声,享天籁之音,真是“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也许当初欧阳修正是独步山水,才写出“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的美丽诗句的吧!

独行,并不寂寞,也不空虚。有松竹朋友陪伴,有山鸟兄弟呢喃,花香扑鼻,清风拂面,尽享自然美景,尽感天地韵致,一切烦恼抛却脑后,得到的,是满眼的纯净,满身的清爽,满心的舒怡。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上一篇:麟游县审计局注重“五方面”教育培训等 下一篇:现念 精彩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