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是扶贫的受益者?

时间:2022-06-22 05:42:39

扶贫组织的职能和扶贫活动的目的本来无可争议,但看过前面扶贫的几个典型个案,不能不对一些扶贫组织及其活动持谨慎态度。

同样是扶贫活动,一家是扶贫走过场、走形式,欺上瞒下;一家是扶贫先扶己,置广大农民的利益于不顾而中饱私囊;还有一家则把“扶贫工程”当儿戏,搞出“问题奶牛”愚弄群众,如此扶贫不仅越扶越贫,而且令政府威信扫地,人们有理由怀疑类似扶贫组织存在和扶贫活动开展的价值,纵观这几年的扶贫舞弊案,其中有一个惊人之处,即很多扶贫活动均与企业联姻,或与失信企业同流合污,或为不良企业扛旗打伞,或给“心肝”企业包打天下。这样的扶贫已不是扶民,而是在辅佐企业赚农民的信任钱。这一性质的变化,不禁使人想为所涉扶贫组织或地方改一改名,叫“企业之家”,或叫“企业扶贫办”,或干脆叫“企业权益扶贫保护协会”。

为什么专为贫困农民服务的扶贫组织或扶贫项目,却俨然成了企业的“护花使者”?

东方网特约评论员周稀银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扶贫组织是清水衙门,或曰“名誉机构”,无论是办公经费和人员设置都难敌其他部门,如果与企业“共舞”,也许能换回自己的“一桶金”。二是贫困农民孤独无助,最好糊弄,让企业打着扶贫的旗号,既显示了自己的工作业绩,又给企业一展身手的机会,何乐而不为?三是扶贫本身就是个软指标,即使精力和经济上有较大投入,见效也不快,而帮一两家企业,发达”,不仅会留下个增加地方税收的美名,而且说不定还会为自己捞一点“辛苦费”。实乃“双赢”的上等好事!

其实,在农村扶贫过程中,“扶工不扶农”、“扶富不扶贫”、“扶官不扶民”和“扶强不扶弱”现象曾经屡屡出现,少量的、宝贵的扶贫贷很难到达贫困农户手里。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俊臣对扶贫工作深有研究,据他了解,在扶贫的初期阶段,一些贫困县把中央政府下拨的扶贫贴息贷款,用来大办各类工业企业。其初衷,一是增加贫困县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使贫困县脱贫;二是期望新办的工业企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吸收贫困县的人员就业,这一模式实施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扶贫贴患贷款办起来的工业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不但没有成为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平台、动力和机会,反而成为贫困县的包袱,这种“扶工不扶农”的偏向不久便被发现与纠正,人们很快认识到,贫困地区的优势并不在于工业,更不在于脱离当地资源的加工业,而在于相对富集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劳动力资源,即适应当地实际的农业开发。于是,以农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开发式扶贫便应运而生,成为扶贫的主要方式。在此过程中,相继出现过“扶富不扶贫”、“扶官不扶民”和“扶强不扶弱”的偏向,例如,一些地方曾经屡屡出现过扶贫贴息贷款被乡村里的干部户、富裕户、强势户使用,而真正的贫困户使用不着、甚至于见都见不着的现象。

后来人们推崇的“公司+农户”的扶贫模式,在不少地方被异化成了“扶富不扶贫”,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的说法,农村的“公司+农户”80%的企业违约。本来,接受了扶持、使用了扶贫贴息贷款的“扶贫公司”,理应按协议吸收贫困户就业,从而实现“双赢”。但是,这些“扶贫公司,要么招收的不是贫困户,而是富裕户,弄虚作假;要么干脆就不招收新的员工,使主观上“公司+农户”的扶贫模式名不副实。

这些看似扶贫探索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实则反映了我们的少数政府部门,特别是一些涉农部门的通病,口头上大讲维护农民的利益,骨子里却整日在维护部门利益和自身利益,他们宁可与毫不相干的企业打成一片,也不愿意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做一件实事,甚至沦为损农坑农的帮凶。试想:连扶贫这类“专业对口”的事都不能真正落实到农民头上,其他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著名三农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谭同学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真切地从落实中央兴农政策的高度加强教育与引导,如果不从制度、法律上尽快加以规范和约束,那么。今天扶贫组织和扶贫活动可以出现这样的纰漏,保不准明天其他什么组织和活动也会照样惹出坑农害农的事端,扶贫问题已到了攻坚克难的时候,而清除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和障碍,不妨把治理整顿涉农部门和涉农队伍也作为一项“扶贫工程”来抓。

上一篇:古代扶贫与现代扶贫 下一篇:高估自己拒腐能力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