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下的“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热”

时间:2022-06-22 04:59:46

浅析当下的“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热”

【摘 要】课外辅导热是当下的热点教育现象,本文从补习内容、补习目的、补习主体三个方面分析了课外辅导热的特点。具体为课外辅导热补习内容多样化,年级越高,科目越集中,强度越大;补习目的不单纯,重成绩,轻兴趣;补习主体涵盖广,好、中、差生,一个不少。并从追求成绩、市场推动、从众心理三个层次剖析造成课外辅导热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课外辅导

一、课外辅导热现象揭露

近年来,课外辅导市场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搜狐教育日前的《 教育白皮书 》关于课外辅导的调查显示,29.62%的家庭每月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的花销在500~1000元;27.67%在1000~1500元;21.05%在1500~2000元;21.65%在2000元以上。[1]

笔者曾在上海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工作三年,切身感受到了中小学课外辅导的热度。很大一部分学生持续地进行补习,课外补习已经成为学习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超过80%的学生补习科目不只一科,有三成的学生不只在一家补习机构补习。课外辅导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印证了中小学课外辅导热这一现象。中小学课外辅导热具有哪些特征,究竟是什么推动了当下的中小学课外辅导热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于课外辅导的概念很多,本文引用张蕴哲的概念,他认为,课外辅导是指拥有一定知识量的个体或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之外,针对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个别指导或集体指导的有偿教育服务。[2] 而中小学课外辅导是个体或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进行指导的有偿教育。

二、课外辅导热特点透析

在1994~1995年期间,课外辅导主要是校内课外辅导,它是课外教育的一部分。课外教育是指中小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多种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外教育内容之一就是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外活动。[3] 1995年后的课外教育的实施者逐渐演变成具备资质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对中小学生实施教育。中小学课外辅导热具有以下特点。

1.补习内容多样化,年级越高,科目越集中,强度越大

中小学课外补习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块,一类为兴趣拓展,一类为校内教育的补充。兴趣拓展类多集中在小学阶段,包括绘画、古筝、钢琴、书法、舞蹈等。校内教育的补充更接近“补习”的涵义,包括校内开设的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各种主课程。具体的补习内容完全贴合校内课程的内容,补习的迫近目的是提升考试科目的分数。总体来看,年级越高,补习的科目越集中,强度越大,当然不排除些许个例。这和中小学生本身的特性及其接受的校内教育的特点相一致。

2.补习目的不单纯,重成绩,轻兴趣

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科学的教育应该是适度的、均衡的教育。而中小学课外辅导热这个现象存在的本身就已经偏离了教育应有的目的。学生补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学习成绩,这本身并没有错,但为了成绩的提升一味地补习,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倾向,就偏离了教育本身的目的,反而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和身心发展。在辅导机构,我遇到过很多盲目补习的学生,为着高额的补习费和父母的殷切期望,逼着自己坐在补习教室里,埋在海量的练习题中,对学习本身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好奇与探索已经慢慢在他们身上消失殆尽。学习可以为成绩,但当学习仅仅是为了成绩时,就应当为教育者们敲响警钟了。

3.补习主体涵盖广,好、中、差生,一个不少

以往,中等偏差的学生是补习的主体,这部分学生也是培训机构最初的主要群体之一。如今,经调查,补习不再只是这部分学生的选择,好、中、差生,都涵盖在补习主体之中。差生重点突破;中等生系统补习,查漏补缺;好学生拔高训练。补习主体涵盖广,是中小学辅导热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课外辅导热”背后——谁在操控

1.成绩是指挥棒,成绩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

“课外辅导热”在全国蔓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竟是什么推动了这种趋势的发展,通过对补习目的的调查,就不难看到,是学习成绩。当成绩成为衡量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且和升学、就业挂钩时,对成绩的狂热追求自然也不难理解。对成绩追求的背后是对我国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从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到重点大学,为了成为其中的一员,享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纷纷加入补习的大军。

2.市场是推动力,忧患意识的过度宣传

除一味追求成绩提升的心理作怪以外,市场的强大推动力也是造成目前中小学课外辅导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课外辅导机构极具诱惑力的广告宣传语中,诸如“快速提升学习成绩,名师一对一辅导”等,很多家长带着殷切的期望将孩子送入了补习的大军之中。在我曾经任教的辅导机构中,他们的课程顾问即销售人员都受过严谨的培训,会特意唤起家长的忧患意识,引导家长为孩子报名补习。一些全职的补习教师也受过这方面的培训,他们在学生补习一阶段后,向学生婉转地提出继续补习的要求。差生补习刻不容缓,中等生补习非常关键,好学生也不能放松,总之无论是处于何种程度的学生,都是销售人员重点攻克的客户。而这种忧患意识的过度宣传,刻意夸大补习的必要性和紧要性,必然会引起补习市场的火热。

课外辅导机构虽说贩卖的是知识,但就其性质上来说,归根到底属于商业机构,商业机构市场运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商业利润,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忧患意识的过度宣传是符合公司利益的。但是从家长角度来讲,应该理性对待销售人员的“兜售”,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征询孩子、学校教师等人的意见,考虑是否有补习的必要。

3.从众心理,从众背后是盲从与跟风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受到外界人群行为或公众舆论压力,在知觉、认识和判断上表现出依从多数人的意见,放弃自己原有的意见,转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或观点,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与绝大多数人趋同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即常说的“随大流”或“人云亦云”。[4] 而人们头脑中想象或实际存在的压力可以促使他们呈现从众的心理特征,采取从众行为,以消除独自一人承担失败的风险,借从众行为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

显而易见,课外辅导热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长或学生从众心理造成的。当家长或学生因为过于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担心上不了好的中学、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时,看到众多的学生都进入辅导机构补习,便也采取从众行为,来排解其想象或实际存在的压力,消除独自一人承担的风险。

在我曾经任教的辅导机构中,一个学生跟我讲,这里有20多个学员都是他们班的学生,她本身已经属于成绩非常不错的学生,在问到其为何补习时,她说,看到大家都在补习,好像自己不补习就会落后,不管有没有用,总归图个心理安慰。其实抱这样想法来补习的学生很多。而很多学生甚至已经忽略了补习本来的目的,只是单纯在补流中盲从而已。

从众心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心理特征,不可能根除,但是当我们一时盲从时,可以从一段时间的效果后看是否还有继续的必要,如果不计后果,一味盲从,无疑会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课外辅导热有诸多因素推动。正是这些因素汇集成一股强劲的力量,推动着课外辅导热度持续不减。而改变这种趋势的根本方法还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普及科学的教育观念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参考文献:

[1]陈曦.地方教育部门禁补令频出 课外辅导热能否降温?[N].人民政协报,2011-01-19.

[2][3]张蕴哲.试论课外辅导概念的演变[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1).

[4]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跟酒庄主人重新学喝葡萄酒 下一篇: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探究:问题、原因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