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

时间:2022-06-22 03:47:14

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压力较大,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在教师的压力下将知识机械的背诵。物理这一学科并不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而是需要通过实验以及现象的观察去了解每个物理原理,将原理全面掌握并综合运用的一门学科。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兴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中提升学习兴趣的方式展开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兴趣;重要性;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003-01

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物理通常属于基础理论知识,相关性的研究实验操作较少。学生在学习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研究了解物理原理。到了高中阶段,物理在难度上有了质的飞跃,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产生困难感,继而对物理无法提起兴趣,造成课堂效率以及学习效率的下滑。本文以高中物理中学习兴趣为主线,研究了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兴趣的培养方式,现报道如下:

一、兴趣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性

在兴趣的吸引下,学生在学习方面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需要对整体知识有所把控,在全局关注下研究各项物理原理。物理不同于语文、英语这类学科,如果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生搬硬套,学生并不能够掌握物理原理并加以运用,因此学生需要真正的融入到物理学习中才能了解这一学科。但由于物理本身的难度影响,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教师可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迎难而上体验学习物理、探索知识的快乐。在没有兴趣作为引导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性,只能勉强的、应付的去完成教师的各类要求,无法积极主动的对物理知识加以探索。

因此,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直接决定了其对物理这一学科可是否存在求知欲,并且在兴趣的帮助下渴望去了解物理原理,并通过各项试验证明这些原理,在自己动手操作下感受物理的魅力。

二、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方法

(一)利用实验作为课堂导入

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做物理实验,在课堂上做实验能直接刺激到学生,实验的新颖、形象、生动特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教师加以引导,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中的物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初次接触概念会比较模糊,难以理解,而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这些概念产生兴趣,从而愿意主动的去研究学习。例如在讲授摩擦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话题:怎样在汽车刹车时,使产生的制动力最大。同学们可能会倾向于刹车轮子在不转动的时候,产生的制动力最大这一回答。这时教师再指出:为了让车轮在刹车时不转动,汽车都装有防抱死系统。这时学生会产生为什么要装防抱死系统的疑问,接下来就可以为学生展示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实验。通过实验证明,最大静摩擦力是大于滑动摩擦力的,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引起学生对摩擦力的研究兴趣。物理规律和概念组成了物理的科学体系,而这些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这一门学科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实验,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感性上对物理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二)增强学习信心

自信心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对学好物理没有自信,就难以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而如果一个学生对学好物理有足够的自信,那么他就会主动的去学习物理,对学习物理产生强烈的兴趣。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需求与愿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能感受到努力实现目标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认可,从而更加相信自己对自己有强大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教材内容,有阶段、有层次的设计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课堂上应创造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氛围,尊重学生的想法,支持学生勇敢提出假设、质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中来,营造出开拓创新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的特征之一是具有问题性,前提是学生要有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设置出问题产生的情境,引导学生去积极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与同学讨论研究,去发现问题的实质,进而选择不同的方式途径来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另一特征是具有探究性,探究式教学重在师生共同研究探索的过程。在探究式教学中,师生双方可以互相交流意见、想法,彼此提出对问题的看法、观点,各抒己见,进行公平、公正的讨论,在探究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近年来,信息科技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表现形式与传递方式,而在教学中也广泛的应用到了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看到与听到,对教学内容有个更全面的感知。有的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接触的比较少,操作起来不太熟练,影响了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因此,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也应加强提高自身的能力,将多媒体技术运用熟练以帮助自己的课堂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物体运动的过程、动态的响应或是理论的结果,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直接将动态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直接接触,这样生动形象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探索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教师不再拘泥于黑板,而是可以理论结合实际,向学生全面的展现物理学体系。因此,灵活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的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五)竞赛与奖励激励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竞赛项目,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合适的学习方式,锻炼独立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这一目的,竞赛内容的设计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技巧,能快速有效的给与表现成果。作为竞赛的奖励,有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奖励,可以通过对学生提出表扬、给与学生特别的权利、或者直接给与物质上和分数上的奖励。但是要注意教师给学生奖励是为了鼓励学生能更好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不能让学生只重视奖励本身,这样也就失去了奖励的意义。曾有老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准备了一个特别的奖励,让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为学习优秀的学生颁奖,这样的方式既提醒了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要更加努力学习,也激励了他们燃起好好学习的斗志。学校通过竞赛与奖励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育中,传统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探索学习中的奥妙,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渐对高中物理学习产生兴趣,继而提升对学习的投入程度。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更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J].才智,2014,34:127.

[2] 廖陈帅.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62.

[3] 杨晓翠.兴趣:浅议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119-120.

[4] 史大伟.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24.

[5] 安霄.高中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与能动探讨[J].学周刊,2013,16:56-57.

上一篇:试论油田压裂技术发展趋势 下一篇:通过预测控制技术实现一键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