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港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及建议

时间:2022-06-22 03:05:13

董家口港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及建议

摘要:文章对董家口港现状、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董家口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董家口港;现状;优劣势;建议

一、董家口发展现状

董家口港区位于青岛市南翼胶南市辖区的泊里镇内,三面环海,水深条件优越,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未开发的优质天然深水良港。青岛市政府制定了根据以胶州湾为核心、以鳌山港区和董家口港区为两翼的“一湾两翼”的港口规划。港区规划面积60.2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规划码头岸线长约35.3公里,陆域面积约38平方公里,设计泊位数112个,航道水深20米,建成后整个港口主要以煤炭和铁矿为主要货品,世界最大型船舶可自由进出港口,港口吞吐量预计可达3.7亿吨。目前,董家口港区内的重要工程之――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在建设之中。鲁能通用码头工程1个5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将完成主体建设。

二、董家口优劣势分析

(一)董家口港的主要优势分析

第一,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董家口港区三面环海,水深条件优越,终年不淤不冻。近岸港区水深平均-15米以上,距-20米等深线不到1000米,且距主航道不足10公里,适合建港的岸线长。董家口港地处山东半岛南翼,山东半岛地处环太平洋经济圈最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西与我国能源基地中原地区接壤,南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邻,处于我国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区交汇处。董家口港靠近亚欧、亚美和亚澳三大国际主航线,未来可发展为辐射沿黄流域,面向亚欧大陆的重要国际物流节点,成为新的亚欧大陆桥桥头堡。

第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配套措施得力。青岛市将董家口港的开发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青岛市政府已决定从2009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港区内经营的企业各项税收收入的地方留成部分和港区规划范围内港投集团经营收益、码头货场转(租)收益、路港费、港口各项规费等所有收益上缴政府部分,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入港投集团,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由港投集团通过填海等方式新开发的土地所产生的收益,海域使用金等地方政府收益部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缴纳,上缴后按程序返还港投集团,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入公司。

第三,青岛市港区布局重新调整,港口得到货源有力保障。董家口港建成后,胶州湾内煤炭、矿石等干散货码头及液体化工码头功能逐步向董家口港区转移,前湾港区将发展成以集装箱为主的专业港区,董家口港区将发展成为以干散货、液体化工为主的国家重要能源储备运输中转基地和交易市场。董家口预期可获得充分的货源保证。

第四,“钟摆效应”带来巨大发展契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煤炭出口国,一进一出,正好形成“钟摆效应”,董家口港正好处于山西煤炭基地出口和铁矿石进口“钟摆”的结点上,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钟摆效应。在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铁矿石巨头中,巴西到中国的海运距离最长,海运费最高,最不占优势。为了降低成本,淡水河谷大力组建16条40万吨级大船的船队。然而,中国港口目前却没有40万吨级的泊位停靠这些大船。董家口港区规划了3个40万吨级泊位、10个20万吨级泊位,为抢占先机、抓住机遇,奠定了基础条件。

(二)董家口港的主要劣势分析

第一,基础设施不健全,集疏运网亟待建设。目前,只有一条乡村公路通往董家口最南端,规划的钢铁基地、造船基地等临港工业的选址目前尚处于自然状态。根据《青岛市琅琊组团总体规划》对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描述,未来将形成九横八纵的主干道框架连通生活区、工业区和对外交通网。目前除通往钢厂道路正在修建外,其余都尚未开工,陆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必然会影响港区的建设进程。

第二,直接腹地经济总量偏小,近期支撑力较弱,缺乏稳定的客户资源。董家口港的直接腹地胶南市,经济总量偏小,对港区的货源支撑力量有限。而对辐射腹地的争夺势必会遭遇相同腹地的日照港的激烈阻挡。缺乏稳定的长期客户资源。

第三,专业化人才欠缺,建设运营经验缺乏。青岛市组建了主要由政府人员组成的港口投资集团,作为董家口港投融资的主体。这些人员缺乏建设和运营港口的经验,同时,未来港口运营将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目前状态下,尚未建立一支适应董家口港开发和建设的人才队伍。

第四,配套设施和辅助服务有待完善。港口的良性运转需要仓储物流、船舶货运、海关边检商检、银行信托保险、船舶燃料供应等多行业多部门的辅助支撑。目前,董家口所处港区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对未来港区交通运输、物流服务等综合的发挥存在制约作用。

三、董家口港发展建议

(一)拓展融资渠道,保障港口开发

董家口港区的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融资平台和环境,保证港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一,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重点吸引中远、中海、招商局等大型航运企业、以及中国铝业、鲁能、青岛钢铁等大宗货主、大型企业集团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港口建设,在投资项目、投资比例、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为投资企业创造宽松投资环境。

第二,发挥港口投资集团融资平台功能,通过“土地抵押贷款、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加强银企、银政合作,为董家口港区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部分企业集团可以参股组成投资集团共同参与港区的投资建设。

第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有关投资机构参与港区投资体系建设,以土地和港口收费权等作为抵质押,通过银团贷款等形式对董家口港区内基础设施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二)推进港城一体,保障港口基础

从世界港口的发展历史来看,港口与城市息息相关。港口的发展依赖于其母体城市的发展程度。城市作为港口设施的载体,成为港口产业发展的依托。董家口是一个新型的港区,与青岛、胶南等城市相距甚远,缺乏母体坚实的基础。董家口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与港城建设的衔接与配合。在以临港产业发展为契机,融入“两城七区”的蓝色经济区,发展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三)推进港货联盟,保障港口货源

董家口港定位于大宗干散货的运输基地,因此,应积极推进与铁矿石、原油、煤炭、天然气、粮食等大型干散货的中国及全球的主要供需方形成战略联盟。通过共通投资、经营码头,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保障港口的进出口货源。铁矿石方面:一方面,应积极争取与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掌握全球铁矿石供应得主要供方展开合作,争取成为其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主要港口;另一方面,还应大力争取与腹地内的铁矿石需方青岛钢铁、济南钢铁等大型钢铁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煤炭方面:应积极与腹地内的兖矿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新汶矿业等大型煤炭出口商实现合作。原油方面:争取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合作共建原油码头,同时争取在港口腹地上建设大型炼化企业。

(四)推进港航联盟,保障港口航线

积极推进与马士基、地中海、达飞、长荣、中远、中海、招商局、中外运、海丰等国内外的大型航运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堆场、租赁码头、合作仓库等形式结成联盟,吸引大型航运企业在港口开设外贸航线和内贸航线,增强港口的市场吸引力和货源控制力。

(五)推进港工联盟,保障港口效益

积极探索与钢铁、石化等大型临港工业展开合作,实现相关多元化经营,通过参股、租赁、联营等形式,分享临港工业收益。另外,与临港工业形成风险相互抵消的投资池,提高港口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对港口的过分依赖度。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上一篇:运用SWOT分析法确定HW公司发展战略 下一篇: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零售行业的区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