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是最好的支持

时间:2022-06-21 06:34:21

认同是最好的支持

阿风和小屹打架了!

被拉开的两个小家伙像两只斗鸡,炸着毛,对视着。

阿风涨红着脸对小屹说:“我再也不要和你玩了!”

小屹也犟着脖子对阿风说:“你再也不是我的好兄弟了!”然后气呼呼地关门回家了。

阿风闷闷地站在那里,对我说:“妈妈,我再也不理小屹了,以后每一天每一天都不理。”

我说:“刚才小屹不让你打枪,你一定很生气吧?”

阿风说:“是!”

我说:“小屹可能是想你和他一起玩乐高。”

阿风低下头,嘴里仍倔着:“我就是不理他了。”

我不搭腔,做着自己的事情。

阿风在家里瞎晃,百无聊赖。我看到他一点点地蹭到门边,摸上门把手。

“是不是又想找小屹玩了?”

阿风没回头,说:“是,我刚才说的是明天不理小屹。”说着扭开把手。

我追了句:“得先跟小屹说对不起哦。”

阿风脚步欢快地冲到小屹家门前。

门一开,阿风就大声地说:“小屹,对不起。”

两个小家伙又毫无芥蒂地玩在了一起。

孩子间的喜怒哀乐就是如此的变幻无常。他们之间解决冲突的方式也往往不遵循章法,与成人社会的交往原则、程序大相径庭。作为爸妈,与其在孩子面前充当法官的角色,还不如感受一下孩子的心情,当当孩子之间的传话筒更妥当――让孩子明白对方的感受,自己想想办法解决问题。

生气或者伤心时,孩子通常听不进他人讲的道理,只会一味地钻在愤怒或伤心的死胡同里,拉也拉不出来。我们换一个方法和思路。如果大人对他说:“我知道这件事让你很生气,我知道你现在很伤心,因为……”这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来自爸妈的认同,他知道爸妈是和他站在一起面对问题的,这是很重要的心理支持。这个时候,一旦孩子点头说“是”,负面情绪其实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舒缓;这个时候,他会愿意向爸妈倾述事情的原委,倾听建议和意见,并且反思自我的行为。

来自爸妈的认同,还有一个持续性的影响力。它能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即使他做错了事情,父母都是理解他的感受的,愿意倾听自己的,而且相信他不是坏孩子。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信任感,将会为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最好的沟通桥梁。

这种信任,只有在幼年期建立才是有效的。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幼年的成长期中缺席,将孩子交给祖辈或阿姨照顾,认为孩子小时候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教育什么的等他长大了再带回身边也来得及。人与人之间最无条件的信任只有在幼年才能建立,这不仅是因为血缘,更来自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认同。

当然,低质量的陪伴,缺少认同感的亲子关系其实是同样的“父母缺席”。譬如,孩子遇到问题时,如果父母只知道至上而下的说教、训斥,这等于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在心理上父母距离孩子也只能渐行渐远了。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引导,需要内省。有了父母的认同,会让孩子有了内省的心境,同时也心甘情愿地接受引导。

观点:

我们做媳妇和做女儿的,对婆婆和自己妈妈的意见,往往会更容易接纳妈妈的,而对婆婆的看法产生质疑。这里就有一个爱的立场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对自己爱的、认同的人会无条件的信任,容易用接纳的心理去思考其意见。同理,我们陪伴孩子成长,就是要让孩子始终感受到你的认同,让他们相信不管发生什么,父母都是最好的倾听者与支持者。

倾听和认同是孩子成长中最有力的支持。

上一篇:郊区学校儿童教育的构思 下一篇:关于被频繁假冒名义举办活动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