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了,我们怎样备课

时间:2022-06-21 04:13:38

课改了,我们怎样备课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相信许多老师已是耳熟能详,但是在现实中许多课堂还是老样子——我讲你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们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一套备课方式,只要是新授课,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复习铺垫开始,遵循这样一条教学途径:启发谈话,揭示课题──新授─小结──布置作业。不可否认,这一教学结构是许多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于一节课来说,课外的功夫直接决定着其成功与否。一个优秀的教师,常常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设计教学方案上,而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则是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以及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得当的验证。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节语文课呢?在实施“345”优质高效理论的今天,我觉得首先要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的转换。那么,面对新课程,我们该怎样备课呢?

一、备学生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再好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论,如果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都会流于形式,成效甚微。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了解学生,要防止因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者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要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能准确地把握难易与详略,恰当选用手段与方法。总之,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去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以便有的放矢的去因材施教;如果学生学不会你所传授的内容,那么再好的教案、再好的教育理论也只是个形式而已。

二、备教材

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资料等,它是教学大纲的充实和展开,它反映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把学科的整体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反映得更加清晰;有了教材,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精神更易领会,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掌握。备课前,先不要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基本的道理,我有的同事在备课时,先看教参,再看课文,甚至有的可能还这样想,小学课文课,几句话、几百字,一看就明白,有什么可读的。其实不然,在有的老师上的公开课上,有好多问题他自己也没有弄懂,如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甚至文章的主旨也不明白,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这的确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必须首先打动自己。教育学生学语文要有独特的感悟,我们自己必须有独特的感悟,自己若没有感悟,也就不可能去打动别人。备教材或钻研教材应熟悉教材的要旨,首先通览教科书,熟悉其全部内容,包括编者意图、组织结构,同时,兼顾前后,了解本学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要从教材体系上把握教学内容,弄清前后关系;然后,精通教科书,不仅知其结构、系统、梗概,而且对插图的构思、练习的安排了如指掌;不仅对每一章节、单元,明其宗旨,知其特点,而且对每一字句、每一概念,精通其文,搞懂其意,逐句"过堂",多替学生问几个为什么,把教材内容搞深搞透。最后,不仅掌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而且要熟知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教育性,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去把握教材内容。

三、备方法

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考虑如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如何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后小结;怎样引发兴趣,强化动机,吸引注意,启迪思索,鼓励创新;如何联系实际,使用什么仪器设备,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进行什么演示和示范:安排哪些练习和作业及语言的组织,板书的设计,例题的筛选,教具的使用等。备方法的要求:一是灵活多样。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应该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富于变化,努力寻求适宜的新颖方法。尽力做到常教常新。比如;有时旁征博引,以新奇吸引学生;有时绘声绘色,以形象感染学生;有时展示图物,以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总之,要根据不同目的、不同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备课标和单元训练目标

语文课标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声有色,才能把课讲实、讲活。目标不清楚,搞课改,只能雾里看花,结果远离根本;目标清楚,万变才会不离其宗。

认真钻研单元训练目标和教学参考。课标是一个学段的目标和要求,单元训练是对一个单元、一篇文章的目标和要求,是对课标阶段目标的分解。单元训练的目标要求,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训练点。即使课标要求弄清楚了,单元目标不清楚,也照样吃不透教材。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再看看教参。教参教参,只是参考,不要完全当作教学的要求。要学会分析、比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备课的种种方法,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345”优质高效课堂理论的付诸实践,课究竟该怎样备,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作者简介:

魏广河,男,潍城,(1971.11——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园小学,专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

上一篇: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一篇:巧用“错误”引领学生探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