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新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总体规划设计

时间:2022-06-21 12:35:31

固原市新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总体规划设计

摘要 固原市新区位于固原市区古雁岭西侧,呈东西走向,长约7.2km,宽约1.4km,规划建筑面积10余km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5年内完成市政府及直属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医院的动迁工程;完成新区规划小区、康居小区、宾馆酒店、商贸中心等项目建设,规划城市居民用房3万余户,城市常住人口10万人。

关键词 固原市;有线电视;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109-02

1 建设目标

新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必须基于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满足下一代网络发展要求,具有迅速升级为宽带综合信息网(HFC网)的能力和技术基础,实现数字电视、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等广播电视业务及综合信息、数据等IP业务承载平台功能,能够满足多功能业务开展需要,完全承载未来多种新型增值业务。

2 设计思想

1)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分步实施,建设一个性能优异的、能够迅速升级承载多种业务的综合信息基础网络;

2)网络结构、传输技术、设备器材优选国内外先进成熟技术成果;

3)建设一个性能优异的双向HFC网。

3 设计原则

3.1 标准性原则

遵循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基于本方案开发出来的技术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兼容性。

3.2 开放性原则

避免使用私有标准或协议,确保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互通,支持并能实现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

3.3 经济性原则

应该在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有线电视电缆网络资产的前提条件下有充分的技术实现可行性。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既有投资、发挥存量资产的效益最大化,确保双向宽带接入网络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4 可扩展性原则

宽带接入的用户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的、渐进的。需求设计必须保证先进性和可扩展性,能够符合主流技术发展的趋势,保证能够基于本方案的技术和系统可以随着业务需求扩展和技术进步进行平滑升级。

4 系统模式

1)基本传输功能

整个系统从传输功能上分为A、B两个平台,A平台传输广播电视节目,B平台传输交互式数据业务。首期工程进行A平台的建设,为下一步交互式数据业务的建设打好基础。

2)网络建设模式

(1)根据固原市城区总体规划建设,在新区中心地带建立分前端,新老前端采用自愈环形光缆传输结构,保证信号畅通和传输质量;

(2)以新区分前端传输机房为中心,干线传输采用光缆传输方式,用户分配系统采用同轴电缆分配方式。

3)要求系统要有较好的技术指标,较高的图象质量等级,系统带宽定格为1 000MHz,首期工程开通110MHz~550MHz数字电视信号频段,下行传输109套数字电视节目,其余频段预留为其它数据业务频段。

5 系统基本技术方案

1)系统带宽:整个系统采用1 000MHz带宽,频率范围为0MHz~1 000MHz;

2)频带划分: 111MHz~550MHz为下行数字电视频段;其余频段为数据业务、增值业务频段;

3)前端系统采用1 000MHz邻频传输技术、增补频道技术;

4)干线部分

(1)干线传输采用全星形结构,以分前端为中心点向四周辐射,在小区中心地域建立光交接箱,每个光交接箱敷设6芯光缆,1芯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下行传输数字电视节目,1芯采用波分复用技术传输数据业务,上行波长:1 310nm,下行波长:1 490nm;

(2)每个光交接箱接入8个光节点,光交接箱到每个光节点敷设4芯光缆,每个光节点不超过120户。

5)用户分配系统

(1)分配系统采用三级星形结构,光节点直接到户;

(2)信号接人点尽可能设在用户居住区中间位置,到各单元采用星形分配方式,从单元信号接入点到各用户采用集中分配方式。

6 网络结构

在总前端,数字电视广播平台、高清广播平台、互动电视平台(包括高标清时移、点播)、互动增值业务平台(游戏、电视支付、电子商务等广电新业态)、互联网接入平台等各种业务平成接入、集成、播出、分发。在总前端和分前端之间,构建IP城域骨干数据传输交换平台,完成总前端到分前端间各业务及通信的分发、接入、汇聚、交换、传输。

有线电视信号(包括数字电视、高清广播、VOD over CABLE(IPQAM)模式的下行点播信号)在分前端通过光发射机输出有线电视光信号,通过星型无源光分配网络接入小区光分路器,再经无源光分配后通过光缆延伸至光节点,光接收机输出有线电视射频电信号;互联网等数据信号以及VODover IP(IPTV)模式的点播信号通过IP城域网至分前端,在分前端接入EPON头端OLT设备,通过预留至光节点的光纤或通过波分复用技术与有线电视共用一根光纤至光节点处,连接EPON终端ONU设备。EOC 局端设备上联快速以太网口与ONU连接,射频接口与光接收机输出的有线电视射频电信号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混合,通过同轴电缆网接入用户家中。

7 系统技术指标分配

根据国标GY5063-1998《市、县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之规定,系统指标规定值C/N、C/CTB、C/CSO分别为43dB、54dB、54dB,系统设计值分别为44dB、55dB、55dB。具有一级光链路的系统指标分配按前端、光干线及分配系统所占比例进行分配。

8 工程实施步骤

第一期工程:以HFC网络为主导,建立分前端,完成光缆干线的敷设,一期工程预计2011年8月底完成。光缆干线改造步骤如下:

1)路由勘察、方案制定、投资预算,预计2011年6月底以前完成;

2)设备器材考察、选型、采购,预计2011年7月20日以前完成;

3)制定施工规范,建立分前端,光缆敷设工程展开,安装并开通;

4)工程验收。根据国标规定,对系统指标进行测试验算,各项指标均应符合行业规定。

第二期工程:用户分配系统的建设。光节点以下分配系统全部定位为全星型电缆分配网络,光节点直接带用户。

第三期工程:增加节目容量,系统升级,逐步向宽带综合信息网过度,建立健全HFC系统,开展数字电视新业务、互动点播和其它增值业务,实现回传功能,初具HFC网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振国,杨溥泉.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电工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刘春.机床电气控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上一篇:南京地铁一号线加装安全门系统后通风空调节能... 下一篇:四亿年前陆生维管植物就具有丰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