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时间:2022-06-21 11:52:38

报刊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传媒开始步入大众化时代,在传媒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报刊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成为舆论的热点。该文主要从新闻评论的主体、种类、舆论引导作用及其新型表达方式四方面浅述报刊新闻评论大众化的表现及其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评论 报刊 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224-02

20世纪以来,被称为媒体旗帜与灵魂的新闻评论逐渐成为舆论的焦点,媒体以往的独家评论之争也由于争夺话语权的需要而转变为独家评论之争,最早出现的报刊新闻评论因其主要运用文字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而旁征博引、深刻透彻的特点,掀起了空前的新闻评论热潮,然而这并不仅仅源自于各路报刊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大众也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渴望获知更多的信息,同时又想明悉信息背后的种种背景与因由,因此,新闻评论便成为一种媒体满足大众信息和观点需求的良好途径。大众在新闻评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评论逐渐呈现出大众化发展趋势。

1 新闻评论的大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报刊新闻评论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大众广泛参与到评论者行列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日趋加强,读者本体论形成共识。社会舆论气氛和谐、活跃。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大众参议热点新闻事实的热情空前高涨。随着整体世界格局和个人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受众迫切需要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进行阐释与剖析。这里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受众自己可以对当前的热点与新闻事实进行判断,但无法达到专家和新闻人思考的全面、透彻。另一种是受众希望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与众多的新闻人、专家、学者包括其它受众一同进行交流。因此,大众广泛参与到新闻评论者的行列中。

以南方周末评论版为例,在2010年4月8日的南方周末[1]F30版自由谈栏目中,有高中生发表的《上火车,我不想免票》、浙江某地职员发表的《建议拍摄矿难纪录片》、社会学教授发表的《卖地寻根医疗治本》。在F29版评论[2]中,有对城乡差别进行质疑的大学生评论《郊区的算不算北京人》、有思考现代人诚信问题的退休编辑评论《考试作弊要不要报告》等。这些新闻评论着眼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评论者来自于各行各业,大家都以自己的视角对社会热点进行评论,大众正日益成为评论者的主体。

1.2 群言型报刊新闻评论的种类和形式不断增加

群言型新闻评论即指以大众个人评论为主的,自由发挥个人观点的新闻评论,群言型新闻评论本身即是大众充分融入新闻评论的产物。群言型新闻评论为大众提供了参与新闻评论的空间和平台。而大众的加入也促进了群言型新闻评论种类和形式的不断增加。

截至2007年,全国97%以上的报刊都开辟了名目繁多的新闻评论专栏。1980年1月开办的《人民日报》微型评论专栏《今日谈》一直深受读者欢迎。《人民日报》的《人民评论》专栏1995年和199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央级主要新闻媒介优秀专栏之一。

作为全国第一家创办时评版的都市报纸《南方都市报》,其言论版已历经三次改版[3],这三次改版中,充分体显了群言型新闻评论种类和形式的不断增加。2002年创办之初的《南方都市报》时评版每天一版,以平日每日一篇(周六、日除外)的规模发表社论。此时的《南方都市报》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群言型新闻评论,大众参与度较低。到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专辟来论版。至此,其时评版也由每天一版增加到每天两版:社论版和来论版。社论版的栏目主要有本报社论和观察家。来论版的栏目主要包括:马上评论、视点、观点交锋、第三只眼、众说纷纭和时事漫画。来论版的所有言论皆为公众评论。改版后的《南方都市报》群言型新闻评论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度增加,来论版成为群言型新闻评论的专版,大众以评论、交流、叙述等多种形式融入新闻评论中。2006年10月,《南方都市报》针对言论版进行了第三次改版。一是从社论版移出来信/来论栏目,形成比较纯粹的社论空间。二是在个论版对页增设了众论版。除容纳从社论版移出的来信来论内容外,开辟空间表现原汁原味的自由言论形态。众论版的开设不仅意味着《南方都市报》形成了民间发言的言论层次,也实现了其群言型新闻评论的集中化和形式上的开放和自由化。大众可以在这里集中发表对新闻报道的评价和议论,长篇大论和闲言碎语都乐意成为被接纳的评论方式。在未来,也将产生更多的群言型新闻评论种类和形式,架设起报刊新闻评论与大众的桥梁。

1.3 报刊新闻评论对大众的社会生活有巨大的舆论引导作用

1994年1月24日,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宣传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是对宣传思想战线包括新闻媒介提出的重要任务。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新闻评论又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因此新闻评论对大众的社会生活肩负着巨大的舆论引导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下,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也不尽相同。

1996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长篇通讯《岗位做贡献 真情为他人――记北京市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通讯运用大量的事实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全面介绍了李素丽的感人事迹。同一天发表的评论员文章《真行的微笑更动人》则指出李素丽同志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待乘客的真心和真诚。这种真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可贵的品德。评论不仅肯定了李素丽同志的先进事迹,也向广大群众号召这种真诚待人,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人争做李素丽”的良好社会风气。对先进劳动模范,社会典型焦裕禄、孔繁森等的新闻评论也有类似的舆论引导作用。

21010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玉树发生了7.9级强烈地震。2010年4月21日《环球日报》[4]的头版发表了社评《辽阔中国今天降半旗》。社论中提到:“全世界通过电视镜头看到了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玉树,看到了携手面对灾难的多民族的中国,时间无法倒流,地震已轰然发生,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祖国拥抱我们所有的灵魂。在过去的岁月里,在从今天开始的前面,我们同为中华儿女,共同承受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分享同一个未来。这份同胞情将长存天地。”社论充分肯定了全国人民在震后众志成城,齐心抗灾的团结精神,鼓励受灾群众在悲痛中重拾信心,与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救援和灾后重建贡献力量。起到了安慰灾民情绪,鼓励大众共度难关的舆论引导作用。关于5.12汶川大地震以及08年南方雪灾的新闻评论也起到了相近的舆论引导作用。

1.4 报刊新闻评论的言论版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

所谓的“小我”实则就是普通百姓。“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即是大家平等自由的表达个人关于社会各方面问题的观点,因最广大最平凡的大众常被誉为草根一族,因此出现了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同时这也是为“公众发言”理念的实践。在报刊言论在呈现出“新闻由头+论述理由+总结”的固定话表达模式后,探索创新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

目前国内最为典型的呈现“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的即是《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言论专版。青年话题言论专版创办于1999年11月1日,是国内创办较早的言论版之一,由于《青年话题》所采用的文章主要是来论,而来论80%源自于自由稿,自由稿作者为争取最大刊录可能而经常把同一篇稿件发给不同媒体,这种一稿多投的现象给《中国青年报》保持稿件独家性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因此,《中国青年报》广泛吸纳“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独辟蹊径实现其稿件独家性。

2008年1月份《青年话题》[5]共出版13期,其中7期共选用了17篇“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财政买单后更应重视解决教材浪费》《网络视频不会死,但不能无聊无赖地活》《浪漫的新闻眼:悲悯情怀被高歌猛进湮没》《我不是“胡屠户”但想和差生一起哭泣》《日本人在给我们上书法教育课》《一个文科女生的就业郁闷》《这样的新闻中让我感到不舒服》《考研专业课试题让我大失所望》《一个研究生遭遇的求职面试》《考场职场女性需要的不是加分》《携手抗击暴风雪,让回家的路更畅通》等。纵观这些“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的标题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如上文提到的《这样的新闻让我感到不舒服》《我不是“胡屠户”但想和差生一起哭泣》这两篇评论的标题中都包含一个“我”字,这个“我”字表明作者从第一人称出发,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议论,突出小我的特点。又如上文的《一个文科女生的就业郁闷》《一个研究生遭遇的求职面试》这两篇评论并没有出现第一人称的“我”,但“一个文科女生”“一个研究生”不仅突出了评论视角的小我特点,还直接点明了“我”的身份。“小我”表达的草根言论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小见大,带给读者意想不到的思考。如《浪漫的新闻眼:悲悯情怀被高歌猛进湮没》,在这篇评论中,作者以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出发,讲述了具有革命情怀的留守老人在被赞扬歌颂背后的孤独生活。评论以小角度切入,引发受众对留守老人的关注,进而思考我们社会中一些华而不实的问题。

2 当代报刊新闻评论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报刊新闻评论的主体逐渐由大众化向大众精英化发展

当今新闻评论在报刊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闻评论的优劣逐渐成为报刊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因此受众对新闻评论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评论,包括新闻评论专栏的兴盛与衰落,甚至存与亡。这也就是所谓的“观众淘汰”。许多报刊迫于“观众淘汰”的压力,以很多目光敏锐、认识深刻、文字功底好的评论老手取代在新闻评论繁荣之初在观点立论上崭露头角的新。被众多编辑认同的“评论老手”实则多为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及新闻从业人员,这些“老手的新闻评论更容易采用居高临下的视角。新闻评论本身即是观点、思想的碰撞。因而评论者的评论也难以做到绝对的客观。在很多情况下,”评论老手“的新闻评论很难与受众产生共鸣。

这是一个新闻评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非新闻评论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退步。其实质也仍然是以大众为本位。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但报刊并不能一味“投其所好”评论老手的文章固然深刻,语言精粹。但它并不能取代原生态、本色化的平民声音,大众需要在评论者的语言文风、评论内容中寻找到自己生活化的影子。唯有如此,大众才能更好地贴合到新闻评论当中,并以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新闻评论中。

2.2 报刊新闻评论大众化使评论选题贴近大众生活,但同时也造成了选题方向的同质化

随着新闻评论大众化的不断发展,新闻评论的选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及更早的时候,新闻评论的选题多为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大政方针以及社会劳动典型等,具有较强的政治性,选题视角比较高。如《人民日报》1990年5月10日发表的《领导干部要学焦裕禄》,1993年12月31日新华社评论员文章《严正的宣告》。近几年来,新闻评论的选题开始对大众最关注、最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评论,与此同时众多报刊在同一时期出现了“不谋而合“的新闻评论,同质化倾向日趋明显。

2008年2月27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全国公路超期收费的公告。第二天出版的《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的社论都选择了这一论题。2008年1月7日、1月9日、1月12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就取消手机漫游费这一问题分别发表了题为《取消手机漫游费为何这么难?》《希望“全程直播“成为听证会惯例》《为什么不召开取消漫游费听证会》三篇相同选题的社论。2008年1月8日,三家媒体又同时针对问题分别发表了题为《面对公权恫叹,舆论求不退场》《西丰据传案警惕对记者滥用诽谤》《“县官”擅权弃法何时休》的评论。

新闻评论选题的同质化其实是在同一新闻资源背景,具体的选择范围以及稳定明确的选题原则,成熟的运作机制中产生的。为避免新闻评论选题的同质化,报刊应加强对大众生活各方面的关注与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与大众生活相关的热点问题,这样才能为大众服务,同时凸显报刊自身特色,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胡文龙,涂光沛.新闻评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注释

[1] 南方周末.南方报业集团出版,2010-04-08(F30).

[2] 南方周末.南方报业集团出版,2010-04-08(F29).

[3] 马少华.新闻评论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3.

[4] 辽阔中国今天降半旗[N].环球时报,2010-04-21(1).

[5] 中国青年报.中国主办,2008

-01(青年话题言论专版).

上一篇:民用飞机有限元模型拼接与修改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谈数据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