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后遗症等

时间:2022-06-21 11:45:11

脑震荡后遗症

刘良栋

方一 四子定晕汤

组成女贞子、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各12克,党参、枣仁、黄芪各15克,当归、蒺藜各10克,川芎、远志各6克,牡蛎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 养肝益髓,补气活血,营脑安神。

主治 脑震荡后遗症。

方二 健脑散

组成红参15克,地鳖虫、当归、枸杞子各21克,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功用 攻补兼施,通络止痛。

主治 脑震荡后遗症,症见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刚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淤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严重神经官能症患者,亦可用之。

方三 活血温胆汤

组成 丹参、桃仁、远志、石菖蒲、枳实各12克,制香附、红花、竹茹、半夏、陈皮各9克,茯苓、木通、厚朴各15克,车前子30克,制胆星、大黄(后下)各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 活血化淤,祛痰利温,清窍攻下。

主治 脑震荡和轻、中度脑挫伤。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或嗜睡,便干纳差,甚至肢体活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备注:本症单用广西田七粉,每服3克,温开水冲服,日服2~3次,用于轻型脑外伤,效果亦佳。

保健

徐春韬

方一 黄精补脑汤

组成制黄精、何首乌、玉竹、沙参各15克,白芍、郁金各6克,山楂、泽泻各10克,茯苓12克,当归3克,大枣15枚。

用法 上药加水、酒各半,煎取汁,连煎2次,每日1剂。然后将二次药汁混合分2次温服。

功用 补脑宁心,荣养气血,延年益寿。

主治 精神萎靡不振,全身疲乏无力,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方二 百郁汤

组成百合30克,郁金9克,枳壳、桔梗、川芎各6克,当归、杭芍各9克,夏枯草15克,乌贼骨9克,生牡蛎15克(先煎)、柴胡9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养心宁神。

主治 练功偏差及郁证,症见精神恍惚,心神不定,悲忧善哭,烦躁不安,多思善虑等。

方三 加味参芪汤

组成人参60克,生黄芪、淮山药、生龟板各150克,补骨脂、茯苓、胡桃肉、杜仲、生鸡内金、生鳖甲、淮牛膝、枸杞子、炒枣仁各100克,明矶、黄连、杏仁、川贝母、甘草各30克,糯米1000克。

用法 上药共研成粗末,备用。每次取10~15克,加冷水适量,微煎,分2~3次随意服下(药渣不必服下)。

功用 益气健脾,滋阴补肾,清心化痰,安神定志。

主治 精神困倦,腰膝酸软乏力,头脑胀闷,睡眠不稳,食欲不馨,心绪烦乱,或时而烦躁冬天特别怕冷,喜静,但时有失落,孤独感。本症在离、退休干部中较多。

小儿疳积(营养不良)

陈 涛

方一 健脾消积汤

组成胡黄连、白芜荑、鹤虱、槟榔、榧子肉、炒建曲、炒麦芽、雷丸(打)、焦山楂、自术各10克,川椒炭1.5克,厚朴、枳壳各6克,苦楝根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每日空腹服3次。3岁以内小儿,可分2日6次服。

功用 清热、消滞、健脾、杀虫、磨积。

主治 疳积,形体干瘦,四肢骨瘦如柴,肚腹大如箕,青筋暴露,五心烦热,皮肤干燥,中脘痞硬,纳食少,饮水多,喜吃焦香甜味,或吃生米、泥炭、食盐、布条、纸屑等。

备注 本方兼治小儿潮热、自汗、形瘦、口渴不欲纳食,或虫积腹痛等症。连续服用3剂,自能纳食,或泻蛔虫。

方二 三甲散

组成炙鳖甲、炙龟板、炙穿山甲、鸡内金、炒槟榔各30克,砂仁他克,番泻叶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1岁服1克,一日服3次,开水冲服。

功用 消食导滞、消破积。

主治 小儿疳积(实滞型)。症见面色萎黄、发干稀疏、厌食嗳气、呕吐乳食、咬牙、流口水,指纹紫青,脉滑数,舌红、苔白腻。亦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备注 同时配用针剌四缝穴,每次针1侧,3日1次。

方三 化滞消疳汤

组成三棱、莪术、槟榔、鸡内金、青皮、陈皮、砂仁、焦三仙、胡黄连、白术、山药、扁豆各适量。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 消积腱脾、理气和胃。

主治 疳积。

上一篇:我的病怎样医治等 下一篇:仙茅等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