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河西走廊石窟文化资源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

时间:2022-06-21 09:32:52

挖掘河西走廊石窟文化资源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

作者简介:盛鸿彪,(1987.7-),男,汉族,甘肃高台人,现任教于高台县第二中学,为西北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语文)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

刘利杰,(1985.11-),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现为甘肃省酒泉市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和河西文化。

摘 要:河西走廊积淀,孕育和承载着博大、深厚、多元并具有鲜明特征的河西文化,以极具地域特点的“河西走廊石窟文化”为背景,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建立初步的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富有特色的河西文化教育与熏陶,对校本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河西走廊;石窟文化资源;校本课程

随着校本课程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许多学校便把自身地域特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深挖并进行开发。据此开发校本课程有许多闪光点:首先,它突出了地方特色,从自身地域特点出发,使学生对周围环境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生于斯,长于斯”家乡的爱恋之情。其次,它符合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能为学生量体裁衣,制作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再次,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均衡性,校本课程自然而然便凸现了各地的多样性,它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的需求。作为汉族农耕文化为主导,其它异质文化碰撞、交汇整合的河西走廊,是孕育和滋养中华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地域。[1]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被史学界誉为“石窟鼻祖”的武威天梯山石窟;有中国石窟寺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敦煌石窟;有莫高窟的姊妹窟:瓜州榆林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等,大大小小的石窟,密布河西走廊沿线。因此,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令人叹为观止。笔者认为,挖掘河西走廊深厚的佛教石窟文化资源,不仅能很好的保存地域文化,将这些内容编入校本课程还能让石窟文化资源精髓在我们的下一代中得以很好的传承。

一、丰富多彩的河西走廊石窟文化

(一)、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的起源

河西走廊作为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汇的长廊,曾谱写出汉唐盛世的文治武功,承载过祖国统一、民族融合团结的乐章。作为西方文化进入古代中国的重要通道,它遗存了太多的文化元素,石窟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一)举世罕见的艺术宝库: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从秦建元二年(366年)开始创建,经历10个朝代,千年之久。无数能工巧匠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陡峭的山崖上,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莫高窟艺术按其内容的形式可分为彩塑、壁画和建筑三个部分。

1.彩塑

塑像是莫高窟的主体,风格多样,千姿百态。从北魏开始,到元代结束,莫高窟彩塑菩萨的风格、服饰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北魏时塑像的“秀骨清像”,到隋唐朝的雍容厚重,再到盛唐的磅礴气势;从刚开始的注意衣纹的动感,菩萨的衣裙保持着较为保守的衣饰样式,到盛唐,石窟彩塑风格大胆,袒胸露臂。莫高窟的彩塑经历了1000多年,颜色仍很艳丽,令人惊叹。这些彩塑菩萨,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也是我国古代服饰和染指工艺、宗教美术研究的宝贵资料。

2.壁画

莫高窟所有艺术中壁画成就最高,在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满载着1600多年以来林林总总的文化讯息。既有佛教信众的观想体验,又有河西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莫高窟壁画,不但拥有自身的形式美观,又同时富含着极神秘而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2]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蕴含着无际的想象力,给人们呈现了一个优美而空灵的艺术世界。这些数量众多的壁画,是我国古代先民超凡创造力的结晶,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3.建筑

一方面,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中,有很多建筑的壁画,类型多样,257窟出现了外在城墙,城体有女墙。249窟覆斗形窟顶绘有城一座.296窟北壁下部绘有王城一座。除此之外,296窟,257窟,249窟均有宅第与宫殿的图画;301窟,257窟428窟有塔的绘画。在我国建筑史,自秦汉至隋唐,所存实物建筑极少,远不能反映当是建筑的概况和规模。借助莫高窟中所绘建筑图形,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真实建筑的艺术精髓。另一方面,由于莫高窟的开凿历经10余个朝代,作为世代累积的艺术,它本身窟形制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有中心塔主窟,倒斗形窟,殿堂窟,大象窟等。除此之外,还有唐末宋初的木构窟檐现存五座,其中四座较为完整,一座残缺。也是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季羡林先生这样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可见莫高窟文化的恢弘、丰富、集中。莫高窟佛教尊像中,菩萨的容貌姿态是最丰富动人的,它展示了东方女性特有的魅力,塑像被世人称为“东方维纳斯”,画像则被人称为“东方圣母”。

(二)瓜州榆林石窟

榆林石窟位于今瓜州县城东南75公里处踏实河两岸的崖壁之上。始建于北魏,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现有洞窟41个,存壁画5000多平方米,彩塑100多身。其西夏、元代洞窟中的内容可补莫高窟之不足。[3]故学术界把榆林石窟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石窟塑,壁画在很多方面与莫高窟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从时间上来看,自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则比榆林石窟逊色得多。尤其是西夏和元代开凿的洞窟,则为同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从石窟中壁画来看,榆林石窟中壁画艺术水平也比较高,其中乐舞形象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的晚期壁画则是研究西夏,回鹘及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从建筑艺术上来看,榆林石窟建筑形制比较特别,在设计结构学上都有独特价值。

(三)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今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境内,窟群比较分散。现存石窟包括金塔寺石窟,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马蹄寺南、北二寺等七部分。七个石窟群洞总数达七十余个,其中以金塔寺东、西二窟,千佛洞和马蹄寺诸窟的造像与壁画最为突出。关于石窟开创年代,一般认为在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政权”阶段,历代均有增修。[4]

马蹄寺石窟是一座典型的佛教石窟群,从石窟壁画风格我们能看到印度西域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后的特点。从它的塑像,壁画,可以反映当时丝绸之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建筑、科技、民族等方面内容,我国佛教石窟艺术在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四)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5]

天梯山石窟作为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对凉州佛教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从石窟艺术的分格上讲,是我国美术史上著名的“凉州模式”,足见天梯石窟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影响。

二、挖掘河西走廊石窟艺术的必要性

河西走廊石窟众多,它既是辉煌灿烂的东西文化交流、融会的见证,又是独特的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石窟所承载的建筑、考古、宗教、文学、艺术、民俗、语言文字、文献、古代科技、文物科学保护等是中华名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取之不尽。

(一)挖掘河西走廊石窟艺术,能让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校的学生,可谓汇聚了我县的“精英”学子,绝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喜欢荒诞离奇的思考,喜欢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他们胸怀壮志,希望有机会到外面“闯一闯”,有一番作为。却不想着以后如何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究其原因;是“崇洋”的心理在作怪,缺乏对家乡的了解。学生在教科书中学到的都是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代表性的事物,比如说是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但他们在书本上却找不到有关自己家乡的点滴故事。这样一来他们肤浅地认为在经济发达的省市有事业平台让他们施展才华,即便回到“本土”也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开发石窟艺术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生活意味浓厚,融学术性、历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校本教材,能充分发挥河西走廊乡土资源的教学优势,让河西走廊文化走进我们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文化传统保护意识,在追本溯源中,培养学生的爱家意识,让我们的学生以后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忘家乡文化。

(二)以石窟艺术为基点,实现校本课程的生活性,特色性和发展性

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语文的学习无处不在。英国哲学家怀德海曾说过:“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动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以河西走廊石窟艺术为基点,将学生置身于家乡灿烂文化之中,实现校本课程的生活性。通过开设以石窟艺术为主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辉煌,接受生活中艺术的熏陶,关心身边事物。然后让学生根据个人所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角度,设置小专栏自由评说历史。实现“课内学――课外用”的理念。或从石窟的建筑艺术感受古代建筑的精妙,或从考古视角领悟几千年文明沉淀的博大精深,或从民俗方面感悟地方区域文化的精妙……这样的校本课程,资源永远是现实和鲜活的,内容永远是多样化和动态的,情感永远是丰富和真实的,主体永远是实践和主动的。[6]

随着课程内容相互渗透的日益深入,强调多学科资源的整合,更注重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我校处在河西走廊中部――“金张掖”。我们就充分利用了家乡的社会资源:马蹄寺石窟,实现了校本课程的特色性。我们举办了“走进马蹄寺”系列讲座,从马蹄寺得名,马蹄寺的建筑艺术,肃南锅庄舞蹈……把马蹄寺文化请进校园,走进课堂。从不同角度,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生动个性的为学生介绍了马蹄寺石窟文化艺术。接着我们开展了“我与马蹄寺文化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采用实地考察探索的方式,利用网络、图书等途径获得素材,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身边熟悉的人,探索马蹄寺文化渊源,讨论马蹄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为马蹄寺石窟的发展献言献策。当饱含学生科研成果的文章在与学生见面时,学生是无比高兴的,因为他们通过这项活动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收获到知识的同时学会了与人沟通。

(三)以校本课程为基点,实现课程教学的整体育人功能

在挖掘河西走廊石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整合。使校本课程对学生更具适切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校本课程为学生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7]通过开设河西走廊石窟艺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让学生通过自身亲自调查,整理,亲身感受河西走廊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情感共鸣。我们在开设河西走廊石窟艺术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发现,仅靠某一科的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地理,化学,数学等诸多科目,我们就把这些教师请进语文课堂,在学生自读完成自学,弄清字、词、句之间的关系后,向各位老师请教相关学科知识,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河西走廊艺术为基点,开发了各类教学资源,发挥了各科教师的特长,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实现课程教学的整体育人功能。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校本课程为媒介,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我们在开设校本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兴趣优先,资源优选的原则。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出发点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河西走廊的石窟文化艺术,形成各种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等。在形成能力的同时,我们做到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科研究水平和专业素质显著增强。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师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在开设河西走廊石窟艺术校本课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一是务必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二是务必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收集资料,整理,筛选,开发校本教材,为了适应教材开发,老师努力参与课程研究,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探索适合本班的教学规律,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开展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走访,调查,网上查阅资料等,学生身心收获巨大,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受了历史的熏陶,沐浴着家乡的灿烂文化,品味着千年河西走廊石窟文化的韵味,享受着风格迥异的不同的石窟艺术的差异,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生着新的变化:课堂上书声琅琅,楼道里作品说话,口中诗词不绝,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幅度提升,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教学风景。[8]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就能还你多大的精彩。

3.学校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成效卓著

我校经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收获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空前高涨。在该项校本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对河西走廊的认识是模糊的,不系统的。实施该校本课程以来,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名山大川,文物古迹有了清晰的认识。

二是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自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知识积累明显增多,写作能力普遍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是学校特色的显现。我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墙,校园广场文化,教学楼楼道建设等方面大量融入河西走廊区域文化元素,成为我校颇具特色的亮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胆创新,与其他文化课整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实践证明:该项校本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均衡,具有学校特色,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许多教师参与其中,拓展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后,我们将把校本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彰显个性,促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打造特色校园的重点工作来抓,稳固立足点,找准方向,拓宽路子,迈开步子进一步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研究课题“基于河西文化背景的中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1]GHB232)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涛.论河西文化的特征―兼谈挖掘研究河西文化的策略和现实意义[J]甘肃:河西学院学报,2006,(3)

[2] 林硕.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构图研究[J].山东:山东大学学报,2012,

[3] 张宝玺.甘肃石窟艺术[M]甘肃美术出版社,1994

[4]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河西石窟[M]文物出版社.1987

[5] 汤球:《十六国春秋纂录校本》卷七《北凉录》[M]商务印书馆

[6] 金英华:高中语文小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探索争鸣》综合天地,2008(09)

[7] 方玲燕: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思路与案例剖析[J].《教学与管理》,2005年(06)

[8] 邹艳霞: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

上一篇: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伴良性结节状改变的相关... 下一篇:马来酸曲美布丁、双歧四联活菌联合氟哌噻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