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婚”现象,我欢欣鼓舞

时间:2022-06-21 08:13:55

对“不婚”现象,我欢欣鼓舞

不婚?我没有觉得现在很多人不婚,都是渴婚得要命。你看一下身边40岁的人有几个不婚的?很少。中国大城市只是初婚的年龄在延后,但是结婚率还是很高的。

但结婚不是每个人此生一定需要做的事。那些自我空间需求特别大的人,比如说有些人不能跟别人共用一个卫生间;那些不肯跟任何人做任何妥协的人,比如说为了吃汉堡包还是吃面条都能跟伴侣吵架的,他们是不需要婚姻的。这些人就是一座孤岛,他们的性格太强大了,所以一个人过很好。

先学会恋爱

大部分人结婚的时候都不会去想婚姻本质是什么,再决定结不结婚。大多数是在20多岁的时候,爱得要死,把结婚看成爱的最高形式,就结婚吧。或者说并不相爱,迫切想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理由。

在结婚之前,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恋爱。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不会爱了,很多人都类似马诺那样热爱金钱却蔑视、轻视谈恋爱。你可以说现在的人个性张扬,很开放,恋爱成风,性也很泛滥很随意。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的人是很压抑人性的,怎么说“在宝马里哭泣”都是不开心的吧。如果可以换得金钱,情爱和都不需要了,所有在感情和肉体上的快乐我们都不需要了,那么除了金钱欲望之外,把其他的欲望都降低到最低点,这不也是一种极端压抑的生活吗?人可以跟人民币吗?

爱的欲望是天生的,但是爱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才有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大家都习惯用“我爱你”的方式来爱你,恋爱中的困惑就在于你表达爱的方式不是我想要的方式,这就需要学习。

已婚女人最孤独

婚姻包括3个要素:性、感情、利益。结婚10年之后,婚姻中还有两个要素存在,这个婚姻就很不错了。如果只有一个的话还可以维持,如果一个都没有就早点离吧,三要素都具备,这种情况,只在婚姻蜜月期见过。

婚姻是不完美的。你去问一下已婚的人有几个是不孤独的?人生来是孤独,结婚和生小孩都不可能帮助你去掉孤独。到我这里来做心理咨询的人往往是想逃出婚姻的或者婚姻有苦恼的,他们恰恰觉得在婚姻中感觉很孤独。我记得中国和国外都做过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生活满意度最高的是已婚男人,生活满意度最低的是已婚女人。

作为一个已婚女人,我认同这个调查结果――已婚女人最孤独。我觉得很真实,已婚女人常常承受着职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相对于男人,又比较少勇气实行婚外恋来排遣压力。

我刚说的3个要素;性、利益、感情,不管贫富,我们结婚以后最先流失掉的是性的乐趣,对性的满意度持续降低,这就是人性,所以婚姻最不能满足的就是性。“婚姻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免费享受性生活”,现在还有男人是这么认为吗?哪怕一开始抱着天真的想法的男人,一旦踏入婚姻以后他会发现婚姻里“免费的果子”不好吃,没多久就吃腻了。

老伴等老了再找,50岁的时候找一个中老年人来恋爱。不是时间越长,感情越好。时间也是感情最大的杀手,永远不要忘记男女之情,男女之性,都是有图新鲜的成分在,要不然一些男人抛弃发妻去娶一个新老婆,为什么?喜新厌旧是人的永恒特性。

不婚者多,说明日子过好了

现在,在欧洲很多人选择同居不选择婚姻;在日本这么多年来结婚率持续下降,同样的情况也一定会在中国发生。目前,中国大城市的离婚率是35%,我有信心80后的离婚率将突破45%。

不好意思,作为一个已婚妇女,对离婚率高如此欢欣鼓舞。我有时故意说一下狠话。我是一个诚实的人,不会去讴歌婚姻很完美,婚姻不可能完美,我自己的婚姻也不能用“完美”形容,但是我认可它,认可它所有的缺陷,放大它带给我的所有的好处。

为什么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晚婚的人这么多,因为你有很多选择。一个女人不结婚也过得挺好的,而在你妈妈那个年代不结婚要受到很大歧视,可能全家人都会嫌弃你,因为你占了一张原本要让出来的床。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其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在我们父母辈的年代里,一个男人只要在上海有一个小阁楼,就不愁没姑娘嫁他。现在80后不需要通过婚姻就能获得性生活,不需要通过婚姻就能获得一间房,甚至不需要婚姻你都可以要一个孩子,婚姻给人带来的好处在减少,婚姻还有什么诱惑呢?

离婚率高,不婚者多,这说明我们的日子过好了,基本的物质生活要求都满足了,自然对感情、婚姻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的上辈人来说,恋爱结婚这些事情都是不讲究的。他们要求不高、不挑剔,凑合着就过了一辈子了。现在人对恋爱对象太挑剔,或者期望值太高。因此容易失望。

(吴迪:心理咨询师)

上一篇:所有色彩的性格可能不婚 下一篇:婚姻公司破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