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七喜

时间:2022-06-21 04:01:10

七喜控股近期麻烦不断。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七喜控股拍卖所得的一处物业原来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储物室,时代周报记者现场调查发现,这些建筑实际为闲置的仓库,已经破旧不堪。从成交确认至今已经过了16个月,这里除了一名看守人员,基本无人问津。

实际上,七喜自去年便已陷入漩涡之中。先是几名高管相继离职,接着遭遇H701手机涉嫌抄袭风波,继而其2011年的业绩下滑幅度令市场一片唏嘘。问题重重的七喜控股成了市场的焦点之一,而后“亿元项目或被大股东间接揽下 涉嫌利益输送”、“七年建不成首募科研楼项目”等种种报道将矛头指向七喜控股。

最近,七喜控股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仍然在资本市场上增发,此举令七喜控股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七喜控股意欲何为?将走向何处?风口浪尖上,七喜控股恐怕尚难平息。

9000万买破仓库

2011年7月22日,七喜控股公告称,公司于2010年12月3日参与了广东中旺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关于广州市芳村区信义路24号第1-17幢的房产的竞拍,并成功拍下此处房产,“近日,房产已完成过户,公司已取得房产证”。

根据七喜控股于2010年12月 6日的《关于参与房产竞拍的公告》,此处房产成交价格人民币9000万元,建筑面积19758.6平方米,房屋使用性质为仓库、办公。

然而,花9000万元买来的地块是怎样的呢?

记者调查看到,该处房产是一个院落式的地块,没有正式的门牌号,除了一名保安和另外一个女子,这里基本无人居住。院子深处是已经破旧不堪的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院子入口横着一根禁止车辆出入的杆子,一旁的保安部用白色粉笔在墙上写着“闲人免进”四个字,加上院子里一棵大树下挂着一个沙袋,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不禁令人生畏。

“这里是信义路24号。”上述保安告诉记者,他在帮湖北中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看守,至于为什么不是七喜控股而是湖北中民、这里将被用来做什么,保安表示:“我们也不知道。”记者发现,院子深处右边一栋独立的房子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赫然写着“湖北中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字样。

根据七喜控股3月21日的“重大合同进展公告”,七喜控股目前就七喜科学城总部基地项目拟与湖北中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此后的澄清公告显示,“公司大股东确认湖北中民并非本人的控股公司”。如此看来,湖北中民与七喜控股并没有关联,但为什么其广州分公司会在七喜控股购买的地块上挂牌呢?此举令人十分不解。

截至发稿时,时代周报记者多次拨通七喜控股董秘办公室的电话,工作人员均称董秘颜新元不在办公室,因此七喜控股并未就上述情况对记者作任何说明。

其实,进军房地产行业对七喜控股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08年,七喜控股便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领域。

根据七喜公开的公司公告显示,2008年,七喜控股参与了花都三东大道北2号地块及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DS0801地块使用权的竞拍,并表示如果竞拍成功,拍得土地将用于开发商品住宅,公司将及时变更经营范围,增加房地产开发内容。

“对目前计算机及其配件行业竞争惨烈的情况,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大背景下,七喜控股寻找盈利能力相对稳定、见效快的项目,是公司现实的选择,可补充公司原有IT 业务盈利下降带来的影响,有助于公司持续发展。”当时广发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研究员惠毓伦在其研报中透露。

但遗憾的是,公司最终未拍得此两块土地的使用权。时隔3年后,七喜控股再次卷土重来,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宗花费9000万元的房产并不算惊喜。

“看它比较适合做什么。七喜控股会根据当地的规划来确定做什么,它的规划用途也还需要去沟通确定。”七喜控股董秘颜新元此前曾对外表示。

业绩不振仍然增发

据七喜控股公布的2011年业绩预告公告,“预计201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00万-5500万元。”相对2010年969.77万元的净利润下降约达515%至567%,下降幅度颇为惊人。

七喜控股称,造成公司2011年业绩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公司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毛利偏低,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在报告期内调整了部分产品的销售模式,导致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下降;本年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及其他相关费用也有较大的增长以及年底处理了大量的不良库存,导致报告期内营业利润亏损。”

事实上,作为一家于2004年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七喜控股早些年的业绩就不太尽如人意。从七喜控股公开的年报来看,从2004年上市至今8年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18.10亿元缩减到了12.41亿元,且营收从2006年便开始连续下滑,2009年亏损达6700多万元。

此外,记者留意到,七喜控股官网公布的投资者关系中“分红配股”一项只有2004年及2005年两条记录,此后连续5年没有分红记录。

在公司业绩不振的情况下,七喜控股依然发出了增发公告。

4月10日,七喜控股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确定非公开发行股票1亿股,股票定价为4.0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0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全部由公司控股股东兼董事长易贤忠以现金认购,而易贤忠已于4月8日签订附加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合同》。

预案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股份总数为302335116股,其中易贤忠持股129677590股,占本次发行前公司股份总数的42.89%,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的总股本将变更为402335116股,易贤忠单独持有的股份将增至229677590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57.09%。

对于此次增发原因,公司表示目前公司资本规模相对较小,自有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不够强大,制约公司的发展。

“目前是一个年报的编写期,有些东西不方便透露,具体的措施方法会在即将公布的2011年报里面有所体现。”对于未来管理层有什么方法对公司进行更为有效的经营,七喜控股董秘颜新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高管离职公司未来不明

去年7月至今年2月,短短7个月内,七喜控股频频出现内部高管离职现象,平均每月有1人辞职。七喜控股证券事务代表张琳、独立董事陈朝晖、审计部负责人罗荔璇、财务部负责人关剑明、董事高斌、董事会董事毛骏飙、审计部陈文聪共7人相继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

毛骏飙为七喜控股的元老之一,于1999年加入该公司,曾担任七喜控股董事副总裁、七喜电脑总经理,曾被媒体称为“华南PC操盘王”。

陈文聪则于2000年7月大学毕业后加盟七喜控股,2011年10月20日(即审计部原负责人罗荔璇离职后)担任公司审计部负责人。到今年2月13日离职,陈文聪任此职时间不过四个月。

“不方便讲这些,已经离开了就是离开了,没什么好讲的。”七喜前副总裁毛骏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是个人原因辞职,已经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了,不了解情况。”七喜前董事高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两人均表示,离职之后的新去向均未确定。

至此,七喜控股的去向成了外界十分关注的话题。

“公司传统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收入出现明显下滑。公司寄予厚望的手机产品目前仍未达到预期,由于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尽管公司加大了对手机业务的市场投入,导致公司的销售费用大幅增长,但手机销售情况仍距预期目标较远。手机业务需要大量的投入,若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该项业务的前景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惠毓伦曾在2008年有关七喜控股的研报中表示。

在传统业务遇冷,进军房地产领域未见起色,业绩大幅下滑,同时又面临高管离职的情况下,作为计算机整机以及周边设备和移动通信产品的专业制造商,七喜控股将如何决策?定增之后有何作为?是否还会继续扩张业务领域?种种疑问,唯有拭目以待。

上一篇:杨惠妍重任:股价一年翻倍 下一篇:英特尔:构建超极本新渠道